2021國家節能環保政策有哪些
國家節能環保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辦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主要措施有下列幾項: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吨腥A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采取有利于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第五條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愿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節能環保是指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隨著國家重視度提升,以及居民環保意識增強,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逐漸擴大。節能環保產業鏈較長,涉及到節能環保設備、節能環保產品、節能環保服務等多個環節,其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市場對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同時,造成了一定的環境污染,在此背景下,節能環保市場需求迫切。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為保護生活環境、緩解能源危機,我國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逐漸增大,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政策密集出臺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節能環保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報告》顯示,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優異成果,2020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8萬億元左右,行業發展持續向好。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進一步增長,預計將達到9萬億元。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應用,節能環保產業將逐漸向智能化、數字化、精細化、系統化等方向升級。在國家相關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多個節能環保產業園示范試點得到創建和實施,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園分布已呈現明顯聚集狀態,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山東以及上海等沿海地區,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未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行業發展仍面臨較多問題,例如節能服務專業人才緊缺;節能環保技術轉化率低;大部分企業規模小,企業研發實力較弱;能源管理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等。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節能環保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家扶持力度加大,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節能環保產業集群也在逐步形成,但在行業發展的同時,節能環保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未來節能環保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