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面積?
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面積?
中國有35個生物多樣性地區,通過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2015—2020年)》基本摸清了我國生物多樣性狀況,全國劃定的32個陸地、3個海域,共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約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29%。
還發現了新種和新記錄種50多個,健全和豐富了我國生物多樣性“家譜”。完成了34450種高等植物、4357種脊椎動物和9302種大型真菌瀕危狀況評估,構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數據庫,初步形成了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類保護地總數達1.18萬個,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領海的4.1%,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以及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二、中科院西高所如何?
中科院的各個所,都很好。但是都不是很好考。下面是對西高的概況,你自己了解下吧。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從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理論、應用基礎和應用開發研究)為主的公益性綜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研究所在職人員160人,百人計劃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含支撐系統人員)125人,管理人員16人。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院士1人、研究員29人(45歲以下11人)、副高級科技人員43人;博士生導師24人;博士42人、碩士28人。進入知識創新崗位人員90人,科技崗位62人(其中研究員22人,副研究員28人,中初級人員12人),占69%;技術支撐崗位(含CERN技術人員)19人,占21%;管理崗位9人,占10%。項目聘用人員62人,其中:研究員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1人,中初級人員21人,其他人員26人。設有植物學、生態學、動物學碩士點和生態學博士點以及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在學博士生53人、碩士生83人,在站博士后3人,客座研究人員18人。 ? 學科方向及研究領域 我所的戰略定位是針對青藏高原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和區域經濟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生物資源持續高效利用研究,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和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推動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 部門設置 研究中心:高原生態學研究中心、特色生物資源研究中心和高原生態農業研究中心;科研平臺:中國科學院高原生物適應與進化重點試驗室、寒區區域恢復生態學省級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工程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青海省藏藥藥理學和安全性評價研究重點實驗室;野外臺站:中國科學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實驗站、平安生態農業實驗站和三江源草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支撐部門: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信息與學報編輯室和分析測試中心;管理部門:所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科技處和財務處。
——————————————————————————————————————————
去新東方在線論壇看看吧(bbs.koolearn.com),海量資料!名師答疑!新東方課程免費下載!
歡迎來新東方答疑網站提問 faq.koolearn
三、為什么北回歸線上會有一顆綠寶石鼎湖山
鼎湖山空氣負離子含量全國第一,是著名的“天然大氧吧”。由于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旱草原,而處于相當緯度上的鼎湖山,受季風影響,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亞熱帶、熱帶森林,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
四、2004年,我國的第一個北極考察站---黃河站在挪威的—————群島上形成
北極黃河站--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2004年7月28日成立。北極黃河站位于北緯78度55分,東經11度56分,在實際的地理位置上,它處于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是我國繼南極長城、中山兩站后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 中國也成為第八個國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北極科考站。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