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響應曲線能說明什么問題
一、co2響應曲線能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的問題如下
二氧化碳解離曲線是表示二氧化碳分壓與血中二氧化碳含量之間關系的曲線,血中二氧化碳分壓與二氧化碳含量并呈正相關,在正常生理范圍內基本上呈直線相關。二氧化碳反應曲線的變化對于判斷體內酸堿平衡紊亂有很大的幫助,是臨床上常用的一項檢查方法。
血氣分析可以檢查二氧化碳反應曲線。血氣分析是通過測量動脈血、光離子濃度和血液中溶解的氣體(主要包括氧氣和二氧化碳)來了解人體呼吸功能、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的手段,能直接反映肺的通氣功能和酸堿平衡,主要用于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的診斷,可以直接測量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和PH值,并計算出一系列參數來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
二、下圖為人體血液內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圖中H為肺動脈) (1)曲線a表示的是___
(1)二氧化碳?????氧氣????????(2)肺泡外的毛細血管???肺靜脈
(3)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4)與血紅蛋白結合
試題分析:曲線a在I段迅速降低是由于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組成的,在Ⅰ段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肺泡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根據氣體擴散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會穿過毛細血管壁、肺泡壁進入肺泡,因此,曲線a在流經血管H、I、J的過程中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漸減少,符合二氧化碳在血液流經肺部時含量的變化情況,曲線b代表的氣體在流經血管H、I、J的過程中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漸增多,符合氧氣在血液流經肺部時含量的變化情況,故曲線b表示的是氧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方向是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根據橫坐標表示的血流方向可判定血管H是肺動脈、I是肺部毛細血管、J是肺靜脈,內流的血液為動脈血,血紅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氣結合成氧合血紅蛋白。
三、分析高一生物圖像 二氧化碳濃度(植物光合與呼吸)
夜間無光照,植物的新陳代謝主要考慮呼吸作用。這時候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
凌晨2時—5時,氣溫要比0時—2時低,所以呼吸作用強度因為受溫度影響,在密閉容器內二氧化碳的增加速率在曲線上就體現為“2時—5時圖線(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要比0時—2時緩”。
四、如圖表示的是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變化。
本題考察的是植物器官呼吸作用相關知識,
首先從題干入手:
1. 由“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可知:
該器官無綠色的細胞器葉綠體,因此只能進行呼吸作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2.由“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可知:
“O2吸收量”代表有氧呼吸的反應速率
“CO2生成量”代表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反應速率(這里需要注意,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反應速率并不一定是1:1的關系)。
其次對考察知識進行梳理:
1.植物器官的呼吸作用有兩種,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植物器官的有氧呼吸作用反應式為 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植物器官的無氧呼吸作用反應式為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由上述兩個反應式可知:
當CO2釋放量=O2吸收量時,植物器官只進行有氧呼吸
當CO2釋放量>O2吸收量時,植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當O2吸收量為0時,植物器官只進行無氧呼吸
2.當氧氣含量為0時,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
隨著氧氣含量上升,植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當氧氣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
最后對本題圖進行分析:
1.橫坐標為氧氣濃度:
當氧氣濃度為0時,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
隨著O2濃度增加,植物開始:只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有氧呼吸→只進行有氧呼吸
P點CO2釋放量=O2吸收量,所以植物進行有氧呼吸
2.曲線解釋:
O2的吸收量=有氧呼吸CO2的釋放量,所以靠近X軸的曲線代表了有氧呼吸作用。
靠近上方的曲線已注明CO2的釋放量=有氧呼吸CO2釋放量+無氧呼吸CO2釋放量
∴CO2釋放量-有氧呼吸CO2釋放量=無氧呼吸CO2釋放量(即陰影部分)
所謂的CO2凈釋放量=CO2釋放量-氧氣吸收量
我能想到的就這么多,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再問吧~
五、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隨著CO2增多,沉淀質量的變化圖像是曲線還是兩條直線?
曲線,氫氧化鈣也是微溶物,會生成碳酸鈣沉淀,反應速率也會變慢,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化學反應中圖像都是曲線變化的,比較平滑,比如溶解度曲線圖,酸堿度變化圖像等。但活潑金屬與酸生成氫氣的質量的圖像是直線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