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1.物理法: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該工藝用于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2.化學法:向廢水中投加藥劑,使其中的有毒物質轉化成為無毒物質或毒性大為降低的沉淀物。
3.中和沉淀法:如酸性廢水用堿性廢水或投加堿性物質進行中和,形成沉淀物。
4.氧化法:如處理含氰廢水時,常用次氯酸鹽在堿性條件下氧化其中的氰離子,使之分解成低毒的氰酸鹽,然后再進一步降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
5.還原法:如含鉻廢水用亞硫酸氫鈉或硫酸亞鐵加石灰處理,使Cr6+還原成毒性低的Cr3+,并形成氫氧化鉻沉淀。
6.鋇鹽法:如含鉻廢水用鋇鹽處理,使鉻酸根成為鉻酸鋇沉淀。
7.鐵氧體法:電鍍廢水經過處理產生氫氧化鐵或其他重金屬氫氧化物沉淀,通過氧化反應使重金屬轉入強磁性的鐵氧體結晶中。此法可用于含鉻廢水的處理。 化學法設備簡單,投資較少,應用較廣。但常留下污泥需要進一步處理,而且電鍍廢水分散,污泥不易集中處理和利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電鍍廢水處理方法可以到東元新能源網站去了解。
電鍍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RO膜處理法、電解法、生物法、紫外線處理、蒸發法等,一般是幾種方法聯合處理才能達到GB21900的要求。
電鍍廢水需要根據你的制程(鍍種)來分別處理,一般電鍍廠的常規處理工藝如下:
含氰廢水→破氰處理→綜合廢水調節池
含鉻廢水→破鉻處理→綜合廢水調節池
有機廢水→酸化反應→生物處理系統→沉淀→放流池
綜合廢水(酸堿廢水)→絮凝沉淀→放流池
含鎳廢水→在線回收鎳→綜合廢水調節池
一般處理達標排放如以上幾種,如有特別情況還需根據水質參數來定,如需回用的話針對所需用水要求制定相關的回用系統(如利用RO、UF等過濾裝置配合使用)
化學沉淀多些,成本低,就是深處理效果不是很好。
現在不少工藝是先用化學沉淀法處理,然后用離子交換樹脂深處理。金屬濃度不高的就直接用樹脂處理了。
需要樹脂可以找我。
進口杜笙離子交換樹脂。
二、電鍍污水的處理方法?
一般工藝:
分質預處理,一般分為氰水、鉻水、油水,個別有磷水,分別預處理
以前的傳統工藝為綜合廢水:反應-沉淀-過濾-回調,一般情況下該工藝COD、BOD、氨氮會超標,建議后加:生化-沉淀-過濾
但是,某些生化工藝對前面金屬離子要求高,要注意選擇工藝
三、電鍍廢水處理方法都有哪些?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都要分出來
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樹脂法、鐵碳電解、化學沉淀法、生化法、反滲透等。
四、電鍍廢水處理是如何運用生物處理技術的?
生物處理技術是通過生物有機物或其代謝產物與重金屬離子的相互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 目的,具有成本低,環境效益好等優點。
生物化學法是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
例如:利用脫硫腸桿菌(SRV)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銅離子,在含銅質量濃度為246.8mg/L 的溶液,當PH為4.0時,去除率達99.12%。
生物處理技術是通過生物有機物或其代謝產物與重金屬離子的相互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具有成本低,環境效益好等優點,由于傳統處理方法有成本高,對大流量含低濃度重金屬的廢水難于處理等缺點,隨著重金屬毒性微生物的研究進展,生物處理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采用生物技術處理電鍍金屬廢水呈發展勢頭。
1.生物絮凝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淀的一種除污方法。所用的微生物絮凝劑是由微生物產生并分泌到細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質DNA、纖維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質構成,分子中含有多種官能團,能使水中膠體懸浮物相互凝聚沉淀。目前,對重金屬有絮凝作用的約有十幾個品種,生物絮凝劑中的氨基和羥基可與Cu2+Hg2+Ag+Au2+等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鰲合物而沉淀下來。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廢水具有安全方便、易于實現工業化等特點。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2.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指利用生物體的化學結構及成分特性來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屬離子,再通過固液分離而去除金屬離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離金屬離子,有些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釋放的蛋白質,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沉淀物而去除。該法具有原料易得。處理成本低等特點。
3.生物化學法生物化學法是通過微生物處理含重金屬廢水,將可溶性離子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例如:有人利用脫硫腸桿菌(SRV)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銅離子,在含銅質量濃度為246.8mg/L的溶液,當PH為4.0時,去除率達99.12%。
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的優點
1. 綜合處理能力較強
生物法能夠較好地處理電鍍綜合性廢水,使廢水中的六價鉻,銅。鎳、鋅、鎬、鉛等有害金屬離子得到有效處理,同時形成沉淀,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能夠達到電鍍廢水處理的基本目的。
2. 處理方法簡快適用
采用生物法處理技術比較簡單。既不需要車間分道排水,也不需要繁瑣地調節廢水pH 值。廢水pH 值范圍較寬(pH 值4~10) ,從電鍍車間排出的廢水直接混合后(含氰廢水需先破氰再混合),即可進行處理。
3. 處理過程控制簡單
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運行過程中實際上只有一個控制參數,就是含菌水和廢水的混合比例,而且是依靠含菌水的過量保證廢水中金屬離子的完全反應,運行中的控制很簡單,容易實現自動化處理。
4. 污泥量少
同化學法、離子交換法、氣浮法等方法相比較,生物法中功能菌對金屬離子的富集程度較高,污泥中金屬離子濃度高,從而生成污泥量少,二次污染明顯減少。
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的缺點:
1. 功能菌反應效率有待提高
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目前所采用的功能菌和廢水中金屬離子的反應效率不太高,當廢水中金屬離子濃度在30~80mg/dm ,時(這是工業電鍍車間排放水的一般濃度),含菌水和廢水反應比例為(1 ~2 ) :l 。由于這一缺陷,需要建2個與廢水池相同體積的培菌池(2個培菌池交替使用)。換言之,由于使用含菌水的量較大,培菌池的容積至少要等于日處理廢水的體積。由此使反應池和沉淀池對廢水而言使用率不到50 % ,設施有效利用率較低,工程造價也較高。
2. 功能菌繁殖速度較慢
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的直接消耗是每天要培養功能菌,使其繁殖生長。目前的功能菌培菌時間要24h 以上,而且要將培菌池保持溫度,10度左右,還需要每天定量投加合成培養基。由于功能菌的繁殖速度較慢.不但造成必須要有2個培菌池.才能保證每天運行,而且消耗能源較多,培養基的消耗也較大,造成處理成本仍然較高。
3. 處理水難以回用
采用生物法技術處理后的電鍍廢水,雖然重金屬離子達到排放標準,但由于生物菌的過多投加,水中的殘余生物還能繁殖,特別是放置一段時間以后,明顯看到水中有浮游生物。顯然這種水不能回用到電鍍清洗槽,只能用于配菌或沖洗廁所等,若要回用作電鍍清洗水,還需嚴格的凈化處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