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污水中CN- 是什么物質
你說的應該是焦化廠酚氰廢水處理站處理,除去水中有害雜質主要有化學含氧 量(COD)、酚、氰(CN-)、氨氮(NH3-N)、油類、硫化物等類物質中的(CN-) 就是氰。
生活能量的主要來源
體能的來源,是來自食物中六大營養素中的三大營養質,即糖、脂肪、蛋白質。
人食入的淀粉類食物在體內最終消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在細胞內被利用,另一部分合成糖元(一個糖元可由多達300至500個葡萄糖分子經脫水縮合而成)儲存備用。脂肪類消化成甘油與脂肪酸而被吸收,一部分被細胞利用,一部分合成體脂儲存。瘦肉、魚等蛋白質類食物最終消化成氨基酸而被吸收,一部分在細胞內被合成組織蛋白,多余部分被氧化。
細胞的物質合成代謝中,除構成自身組織成分,以組織細胞生長與更新外,同時也是能量轉移與儲存的過程。三種營養物質中都包含一定的化學潛能,在物質轉變過程中必然同時伴隨能量轉移而儲存。營養物質蘊藏的化學能主要是通過生物氧化釋放能量,其中50%的能量,以熱能形式變為體熱維持體溫,并不斷以熱能的形式向體外散發;還有約45%的能量轉移到三磷酸腺甘(ATP)的化學物質中儲存起來,供機體各種生理活動利用。
這部分化學能,除肌肉收縮可完成一定量的機械功外,被機體組織利用時,基本上并不轉化為機械功,利用的最終結果,都是轉化為熱能而發散于體外。例如,心臟搏動所做的功,在整體內是用來克服血流阻力的,在克服阻力的過程中,心臟的機械功便轉化為熱能。又如胃腺分泌鹽酸時也作了一定的功。但當鹽酸遇堿性溶液而被中和時,也就轉化為熱能了。只有骨骼肌收縮時所消耗的能量,在一般情況下,有5至25%可轉化為機械功,其余也都轉化為熱能而發散于體外。
含氰廢水處理 如何降低氰離子
采用堿性氯化法,分二階段破氰,
第一階段為不完全氧化將氰氧化成氰酸鹽:
CN?+OCl?+H2O——CNCl+2H?
CNCl+2OH?——CNO?+Cl?+H2O
CN?與OCl?反應首先生成CNCl,再水解成CNO?;其反應速度取決于pH值、溫度和有效氯濃度,pH值越高,水溫越高,有效氯濃度越高則水解的速度越快高, CNO?的毒性僅為CN?毒性的千分之一;
第二階段為完全氧化階段——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氣:
2CNO?+3ClO?+H2O——2CO2+N2 +3Cl?+2OH?;
采用次氯酸鈉或液氯,投加量:第一階段 CN?:Cl2=1:3~4;第二階段 CN?:Cl2=1:4;兩階段合計 CN?:Cl2=1:7~8
第一級破氰時先將廢水PH值調到10-11.5,然后加NaClO氧化,ORP電位控制在300-350mV。
此過程反應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若PH大于11.5,此反應1min即可)。
第二級破氰:將廢水PH值調低到7-7.5,ORP控制在650mV以上,若未達到該值則應繼續加入NaClO氧化。此過程應該強攪拌。反應過程15min左右。
神經系統能量的唯一來源是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被吸收以后,在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會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這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動力,一部分用來維持恒定的體溫。神經系統的能量的來源亦是如此,所以唯一來源是我們從外界獲取的食物,最終來源是陽光或者太陽光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