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29—2013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區別
區別:一是HJ2029—2013是對污水處理工程的,gb18466是水污染物排放的;
二是HJ2029—2013屬行業標準,gb18466屬國家標準;
三是HJ2029—2013應符合gb18466的要求。
污水處理中COD的二級排放標準是多少?到底是150還是100??江蘇環保局說是100!又沒有新的標準?
現在很多地方的污水處理項目(市政項目、企業項目都如此),不斷的提高排放標準,可以執行二級標準的執行一級,可以執行一級的執行地標,市政項目早先執行GB8978-96,后來冒出來GB18918-2002標準,有些項目沒建幾年又開始執行一級A標(原先執行96標準,后來執行GB18918-2002一級B標)
水處理中,構筑物的壁厚一般為多少
可以。通常根據工藝設計構筑物壁厚在200-350mm 左右。
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的特性
隨著建設工程規模的增大,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平面尺寸遠大于構筑物伸縮縫最大間距的限值;其次,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以露天結構為主,露天結構對溫度收縮作用敏感;另外,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壁薄而底板相對較厚,結構形式常采用超靜定結構,約束作用較大,溫差和收縮變化復雜。還有,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截面尺寸偏大是其另一特點,根據《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規定,鋼筋混凝土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壁板及底板尺寸均不宜小于200mm;《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 規定,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通常根據工藝設計構筑物壁厚在200-350mm 左右, 個別有500mm 者;底板厚度:考慮底板視為池壁的固定支承時,底板厚度取為1.2-1.5 倍池壁厚度,則底板厚度一般為300-600mm。若僅按幾何尺寸考慮,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不屬于大體積混凝土,但從溫度收縮裂縫控制角度考慮,貯水及水處理構筑物仍體現大體積混凝土的諸多特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