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中SS表示什么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你好,環境工程中SS是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于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懸浮物是造成水渾濁的主要原因。環境影響評價里的ss就是國家標準里指標,分為質量指標和污染物排放指標,在你的評價項目上馬之前,要監測該水域的ss現有濃度,這是質量指標,在你的項目上馬以后,要預測它對周邊水域的污染程度,這時用的是排放指標。
注意環境評價標準的選取,采用已有的國家、地方、行業或國際標準;如缺少相應的法定標準時,可參考國內外同類評價時通常采用的標準,采用時應經過專家論證。 規劃環評的評價指標是與環境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建設項目環評中習慣于環境質量標準等級和環境質量指標(項)的篩選。國際上已有的各類規劃環評的實踐表明,在規劃環評中,由于各行業的規劃層次和類型千差萬別,評價指標的內涵更廣,其表述更豐富多樣化,不存在一套相對固定的、通用的評價指標體系適合于所有的規劃環評。 較為通用的指標有:生物量指標、生物多樣性指標、土地占用指標、土壤侵蝕量指標、大氣環境容量指標、溫室氣體排放量指標、聲環境功能區劃、地面水功能區劃、水污染因子排放控制標準等。就目前情況看,規劃環評的研究色彩還比較濃,需要針對每個具體的規劃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當規劃環評的理論和實際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時,才有可能像項目評價那樣,形成相對固定的、與不同行業(類型)規劃相適應的、成套的技術方法和指標體系。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地要求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必須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灌溉用水(畜禽飲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氣等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環境質量要求,產地周圍3公里范圍內沒有污染企業,蔬菜、茶葉、果品等產地應遠離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應集中連片、產品相對穩定,并具有一定規模。
什么樣的食品才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特指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目前,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已在全國30個省區和直轄市委托了38個管理機構,9個產品質量監測機構,56個環境檢測機構,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綠色食品工作系統.建立了涵蓋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儲運及專用生產資料等環節的質量標準體系框架,制定了一批綠色食品標準.頒布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
綠色食品認證開創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的先河。十幾年來,綠色食品產業之所以健康發展,與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實踐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的“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路線是分不開的,不斷推進了綠色食品認證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因此,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是新階段農業發展的一項主要任務。農產品質量認證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技術手段,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綠色食品認證開創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的先河,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3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總數2047家,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總數4030個,產品實物總量3260萬噸,年銷售額723億元;一些省份已將綠色食品產業作為省域經濟的增長點,作為農業領域的主導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載體。短短十幾年,綠色食品以其生產和管理方式引領了新時期農業發展方向,成為安全、優質、營養食品的代名詞,走進城鄉人民生活,并以中國農產品精品的形象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臺。作為新興產業,綠色食品之所以有這樣的發展速度,與其在概念提出之初就建立了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的框架,實踐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的“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路線,不斷推進綠色食品認證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是分不開的。
一、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的構成與特點
綠色食品標準是指“應用科學技術原理、結合綠色食品生產實踐、借鑒國內外相關標準所制定的,在綠色食品生產中必須遵守、綠色食品產品質量認證時必須依據的技術性文件。”
綠色食品標準體系是對綠色食品產銷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的一系列標準的總和和系統,包括四個方面: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綠色食品包裝、標簽、儲運標準。
綠色食品標準體系有如下鮮明特點:
1.內容的系統性。綠色食品標準體系貫穿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涉及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標簽、貯藏運輸等諸多環節。
2.制訂的科學性。從1990年起,農業部正式提出開發綠色食品時,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先后組織國內各方面的專家,經過上千次試驗、檢測和參照或采納國際標準以及國外先進標準而制定的,對嚴于現在執行標準的項目及其指標值都有文獻性的科學依據或理論指導。
3.指標的嚴格性。綠色食品的標準無論從產品的感觀性狀、理化性狀、生物性狀都嚴于或等同于現行的國家標準。例如大氣環境質量采用國家一級標準,農殘限量僅為有關國家和國際標準的1/2。
4.控制項目的多樣性。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中土壤標準比國家標準增加了土壤肥力指標;產品標準增加了營養質量指標等項目。產地環境質量評價中,對水質、土壤、空氣等要素分別區分了污染嚴控指標和一般控制指標若干項。增加控制項目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物質對產品的污染,保證綠色食品的質量安全。
二、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發展現狀
十幾年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農業部的支持下,采取邊制定,邊試行,邊修訂的方法,使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在實踐中不斷被修正和完善,迄今,共發布通用性準則、產品標準等72項國家農業行業標準。同時,地方綠色食品管理機構還制定了數十項地方標準,有效地補充了綠色食品標準體系。
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1-2000),根據農業生態的特點和綠色食品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充分依據現有國家環保標準,對控制項目進行優選。它規范了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調查、監測、評價的主要內容、方法,規定了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農田灌溉水水質標準、漁業水質標準、畜禽飼養用水標準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各項指標及濃度限值、監測和評價方法。其附錄中還提出了綠色食品產地土壤肥力分級和土壤質量綜合評價方法。
2.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是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的核心內容,分為三個層次:綠色食品生產的通用準則;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綠色食品生產作業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