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小建議
1、不濫砍濫伐樹木,不隨意毀壞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筆記本隨意扔進垃圾筒筒;
3、隨手關緊關好水龍頭,一學浪費一滴自來水;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資源,不把臟水、廢水和有毒物質倒入河中,保護水中小生命;
7、隨手關閉電源,人不在時不開啟電燈、電視等家用電器,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8、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擴展資料
踐行低碳生活,保護共同家園:
1、關注生態環境
關注環境質量、自然生態和能源資源狀況,了解政府和企業發布的生態環境信息,學習生態環境科學、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健康風險防范等方面知識,樹立良好的生態價值觀,提升自身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素養。
2、節約能源資源
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多走樓梯少乘電梯,人走關燈,一水多用,節約用紙,按需點餐不浪費。
3、踐行綠色消費
優先選擇綠色產品,盡量購買耐用品,少購買使用一次性用品和過度包裝商品,不跟風購買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外出自帶購物袋、水杯等,閑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贈。
4、選擇低碳出行
優先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車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
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哪些價值
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只有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人類才能得以長久生存。地球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它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對人類活動的承載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人類的活動必須保持在這個限度之內。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自然資源,改造自然環境,但人類不能無節制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能忽視自然規律去改變自然環境,不能犧牲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當前,地球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資源短缺等問題日漸嚴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住上舒適的房子成為人們的強烈呼聲。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自然生態保持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更加迫切。
中國生態環境狀況的主要表現
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成為農村工業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的中介。與此同時,也給農村帶來生態環境更大范圍的污染,對農業資源、礦產資源造成更為嚴重的浪費。1978年以前,農村環境污染主要是化肥、農藥等,1978年以后鄉鎮企業成為農村主要污染源。
環境是一種特殊資產。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本身就構成經濟損失和財富流失。生態指標惡化已經直接而明顯地影響了現期經濟指標和預期經濟趨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