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判定水質類
請問如何判定水質類
天然水評價指標 天然水評價指標一般為色、嗅、味、透明度、水溫、礦化度、總硬度、氧化-還原電位 、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等。天然水中的大氣降水水質與當地的氣象條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氣顆粒物的化學成分有關;地表水水質與徑流流程中的巖石、土壤和植被有關;地下水水質主要與含水層巖石的化學成分和補給區(qū)的地質條件有關。 [編輯本段]水質歸類 飲用水類: 飲用水I類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水質未受污染。 飲用水II類:較清潔,過濾后可成為飲用水。 飲用水III類:過濾清潔后可用作普通工業(yè)用水 污水類 IV類:普通農業(yè)用水,灌溉用。 V類:普通景觀用水。 劣V類:無用臟水。 [編輯本段]水質的劃分標準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 單位:mg/L 序號Ⅰ類 Ⅱ類 Ⅲ類 Ⅳ類 Ⅴ類 1 水溫(℃) 人為造成的環(huán)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 周平均最大溫降≤2 2 p H值(無量綱) 6 - 9 3 溶解氧 ≥ 飽和率90%(或7.5) 6 5 3 2 4 高錳酸鹽指數 ≤ 2 4 6 10 15 5 化學需氧量(COD) ≤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3 3 4 6 10 7 氨氮(NH3-N )≤ 0.015 0.5 1.0 1.5 2.0 8 總磷(以P計) ≤ 0.02(湖、庫 0.01) 0.1(湖、庫0.025) 0.2(湖、庫0.05) 0.3(湖、庫0.1) 0.4(湖、庫 0.2) 9 總氮(湖、庫,以N計) ≤ 0.2 0.5 1.0 1.5 2.0 10 銅≤ 0.01 1.0 1.0 1.0 1.0 11 鋅≤ 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F-計) ≤ 1.0 1.0 1.0 1.5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1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鎘≤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鉻(六價) ≤ 0.01 0.05 0.05 0.05 0.1 18 鉛≤ 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 ≤ 0.005 0.05 0.2 0.2 0.2 20 揮發(fā)酚 ≤ 0.002 0.002 0.005 0.01 0.1 21 石油類 ≤ 0.05 0.05 0.05 0.5 1.0 22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 0.2 0.2 0.2 0.3 0.3 23 硫化物 ≤ 0.05 0.1 0.2 0.5 1.0 24 糞大腸菌群(個/L) ≤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五種水質(1,2,3,4,5類水)根據什么標準劃分的?(要詳細)
一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guī)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三類水質: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一般魚類保護區(qū)及游泳區(qū)。
四類水質:適用于一般工業(yè)保護區(qū)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qū)。
五類水質:適用于農業(yè)用水區(qū)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水質監(jiān)測
各地區(qū)應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定期檢測。檢驗方法,按國家標準GB 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執(zhí)行。各地地下水監(jiān)測部門,應在不同質量類別的地下水域設立監(jiān)測點進行水質監(jiān)測,監(jiān)測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豐、枯水期)。
監(jiān)測項目為:pH、COD、BOD、SS、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揮發(fā)性酚類、氰化物、砷、汞、鉻(六價)、總硬度、鉛、氟、鎘、鐵、錳、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氯化物、大腸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區(qū)主要水質問題的其它項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水質
一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guī)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三類水質: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一般魚類保護區(qū)及游泳區(qū)。
四類水質:適用于一般工業(yè)保護區(qū)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qū)。
五類水質:適用于農業(yè)用水區(qū)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另外:依照《地面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guī)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我國地面水分五大類:
Ⅰ類-- 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Ⅱ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qū),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魚蝦類越冬、回游通道,水產養(yǎng)殖區(qū)等漁業(yè)水域及游泳區(qū);
Ⅳ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yè)用水區(qū)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qū);
Ⅴ類-- 主要適用于農業(yè)用水區(qū)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依據地表水水域環(huán)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Ⅰ類 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Ⅱ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qū)、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到、水產養(yǎng)殖區(qū)等漁業(yè)水域及游泳區(qū);
Ⅳ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yè)用水區(qū)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qū);
Ⅴ類 主要適用于農業(yè)用水區(qū)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