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如何測碳排放量?
開展碳排放交易首先要有方法計算各方交易主題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測算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六種:實測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數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和決策樹法。這六種方法各有所長,互為補充,但對于不同的碳源,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1 實測法:主要通過監測手段或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連續計量設施,測量排放氣體的流速、流量和濃度,用環保部門認可的測量數據來計算氣體的排放總量的統計計算方法。實測法的基礎數據主要來源于環境監測站。監測數據是通過科學、合理地采集和分析樣品而獲得的。樣品是對監測的環境要素的總體而言,如采集的樣品缺乏代表性,盡管測試分析很準確,不具備代表性的數據也是毫無意義的。
2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是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物料情況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方法。始于質量守恒定律,即生產過程中,投入某系統或設備的物料質量必須等于該系統產出物質的質量。該法是把工業排放源的排放量、生產工藝和管理、資源(原材料、水源、能源)的綜合利用及環境治理結合起來,系統地、全面地研究生產過程中排放物的產生、排放的一種科學有效的計算方法。適用于整個生產過程的總物料衡算,也適用于生產過程中某一局部生產過程的物料衡算。目前大部分的碳源排碳量的估算工作和基礎數據的獲得都是以此方法為基礎的。具體應用中,主要有表觀能源消費量估算法和詳細的燃料分類為基礎的排放量估算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