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內容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內容如下:
1、節約用水,隨時關上水龍頭,不讓水白流。
2、少用洗潔精,大部分洗滌劑含有化學物品,會污染水資源。
3、節約用電,隨手關燈,少用電器。
4、低碳出行,減少尾氣排放。
5、節約森林,少用一次性物品。
6、選購綠色食品,認準綠色健康。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節能減排的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范。今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十一五”前三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重要內容,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單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三年累計下降10.1%,節能約2.9億噸標準煤。全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不斷降低,2007年分別下降4.66%和3.14%,2008年分別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三年累計分別下降8.95%和6.61%。
雖然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特別是今年以來產業結構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但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突出,第三產業比重偏低,高耗能工業增速較快。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加劇,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有的地方出現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苗頭,有的地方擅自出臺高耗能行業電價優惠政策;一些企業效益回落,影響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工作層面也還存在著認識不到位、激勵政策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監管不到位、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從目前進展情況看,“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仍落后于時間進度,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2009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堅持節能減排不動搖,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重要內容,作為減緩和適應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全面落實各項節能減排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務求取得更大成效,確保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與“十一五”規劃實施進度同步。
一、加強目標責任考核。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省級政府2008年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現場評價考核,評價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落實獎懲措施,實行嚴格的問責制。組織各地節能主管部門開展千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審核匯總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并做好考核結果的運用。發布2008年全國和各地區單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指標公報,以及2009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公報。抓好軍隊資源節約統計與考評工作。
二、推動重點工程實施。繼續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新增中央投資、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和國外優惠貸款對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循環經濟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節能環保能力建設。2009年,通過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形成7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能效等級1級或2級以上高效節能空調、冰箱等10大類產品,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加大推廣力度;推廣節能燈1.2億只;支持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000萬立方米,全國36個大城市基本實現污水全部收集處理;新增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設施5000萬千瓦以上,新增鋼鐵企業燒結機煙氣脫硫設施20臺(套)。
三、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擴張。組織修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在抓緊組織實施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等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項目審核管理規定,強化用地審查、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從嚴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擴張。繼續推動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力度,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進行改造和提升。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2009年“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機組1500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000萬噸、煉鋼600萬噸、水泥5000萬噸、造紙50萬噸、鐵合金70萬噸、焦炭600萬噸。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推廣大型企業兼并重組落后企業等有效做法,落實好差別電價政策和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職工安置政策措施。發布節能設備指導目錄、落后高耗能設備淘汰目錄等,推動淘汰落后高耗能設備。落實節能發電調度辦法,抓緊出臺配套政策。大力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四、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圍繞能源、資源、環境等領域,建設和完善若干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效發電、重污染行業清潔生產、建筑節能等方面組織科研攻關,攻克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編制工業、通信業清潔生產技術指南和重點節能技術推廣專項規劃。支持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重大科技專項。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的實施力度,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做好“金太陽”太陽能發電、大型超超臨界發電、有機廢水循環利用等技術的規模化推廣應用。制定半導體照明(LED)產業發展意見。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加快風能資源的評估與開發。發布農業機械節能減排技術。出臺關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鼓勵專業節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中小企業、公共機構實施節能改造。啟動污泥處理處置示范工作。積極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繼續開展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規范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特許經營,鼓勵排污單位委托專業化公司承擔污染治理或設施運營。發布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設備(產品)目錄,編制環保裝備示范工程規劃。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合作,切實加強雙邊、區域和多邊在節能、新能源和低碳技術研發等方面的交流,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五、著力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繼續大力推進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發布能源利用狀況公告,開展節能管理師試點,形成2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制定發布鋼鐵、建材、電子信息、軍工和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深入開展重點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擴大強制性能效標識實施范圍,制定發布電風扇、微波爐、通風機、工業鍋爐等6種產品能效標識實施規則。組織開展5萬個鍋爐房節能管理達標活動。2009年底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全面開展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009年改造6000萬平方米;繼續推進供熱按用熱量計量收費;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規模,出臺推動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建筑領域應用的實施意見,實施好新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新農村農房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庙椖俊4罅Πl展公共交通,優化道路運輸組織管理;嚴格執行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實施落后車輛淘汰制度,完善報廢汽車回收機制;加快發展水路運輸,推進船型標準化;加快電氣化鐵路建設;優化航線航路,啟動機場節電工程,研究建立民航業節能減排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監測考核體系。安排財政資金70億元,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推進節約型機關、學校、科技場館、文化場館、醫院、體育場館等“六個100示范工程”建設,研究建立公共機構節能考核制度。開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審計和公示工作。繼續安排中央投資支持農村沼氣建設;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大“以獎促治”工作力度,解決一批村鎮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推進零售業節能降耗。
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好循環經濟促進法貫徹實施工作。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印發省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編制指南。建立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范推廣、能力建設等。深化循環經濟示范試點,開展“循環經濟專家行”活動。加快實施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出臺促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意見,建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標識制度。組織編制實施再生金屬利用規劃、重大機電裝備再制造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國家生態示范工業園區建設。研究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發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加快脫硫石膏、磷石膏、農作物秸稈等資源化重點工程建設。啟動第三批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和第三批“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制定重點電子信息產品污染物管理目錄,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加快第二批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支持建設一批統一規范的社區回收站點、專業化分揀中心和區域集散市場。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啟動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試點。促進災區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進一步加大“限塑”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力度。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有關文件精神,抓緊制定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相關標準和政策。推動機電產品包裝節材代木。推進循環農業促進行動,重點抓好10個循環農業地市建設,以及農墾制糖業、天然橡膠業的循環產業建設。
七、完善相關經濟政策。繼續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落實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實行鼓勵余熱余壓發電的上網和價格政策。繼續推進電價改革,完善需求側電價管理制度。繼續實行促進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鼓勵使用再生水。完善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償制度。出臺農村老舊渡船拆解改造補償制度。研究調整車輛購置稅政策。推進環保收費改革,提高收繳率。研究建立污染物減排激勵機制。修訂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繼續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繼續實施促進節能減排的政府采購政策,完善清單動態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執行政策的獎懲制度。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進一步擴大用于節能減排的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研究開展污水處理項目收益債券試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節能減排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推進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
八、加快法規和標準建設。完善節能減排法律法規體系,加快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促進法配套法規建設。落實好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研究起草排污許可證條例。盡快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條例。修訂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能效標識管理辦法、節能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組織制訂、修訂電爐鋼冶煉和氧化鋁、尿素等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水源熱泵機組、小功率電機、容積式空氣壓縮機、通風機、工業鍋爐等用能產品強制性能效標準。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電石、熱軋帶肋鋼筋等高耗能和易造成環境污染產品的市場準入條件。制訂電力企業節能降耗主要指標監管評價標準。
九、強化節能減排監管。加強對各地區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各項節能減排優惠政策的落實,堅決制止和糾正擅自出臺對高耗能行業實行優惠電價、違規亂上高耗能和高排放項目等行為。加強節能減排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嚴重浪費能源資源、嚴重破壞環境、違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私自排污等問題。開展能效標識、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計量數據及使用、高耗能特種設備等專項檢查。深入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重點做好電力、鋼鐵、建材、造紙等12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強化對義務監督員的培訓。發布電力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通報。
十、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加快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建設。加強資源環境、循環經濟基礎研究,建立體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中國資源環境統計指標體系。抓緊組建國家節能中心,健全省級節能監察機構和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結合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組織實施第二、三產業用能單位能耗調查和主要耗能行業重點耗能設備普查。繼續推進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強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自動監控、信息傳輸與統計等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啟動建設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監管信息平臺。
十一、開展規劃編制等重大問題研究。編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展“十二五”節能專項規劃前期研究,研究節能重大問題,重點做好節能目標預測。對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開展“十二五”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前期研究,重點對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及排放指標等開展專題研究。做好“十二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前期研究,重點是目標、技術路線、政策機制等,特別是對垃圾處理技術路線、污泥無害化處理做專題研究,為制訂“十二五”規劃綱要做好前期準備。
十二、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繼續廣泛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以節油節電和全民節能為重點,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教育,普及節能環保知識,積極倡導節約型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做好2009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中國城市無車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六?五”環境日的宣傳活動。各地區要對節能減排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開展“汽車節能環保駕駛”活動,大力宣傳節能環保駕駛理念。新聞媒體要加大節能減排報道力度,宣傳先進經驗,曝光反面典型,發揮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
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節能減排綜合協調,環境保護部要做好減排協調工作,指導、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本工作安排的各項工作,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節能減排進展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該怎樣節能減排呢?
一.居家
1.照明用電
注意隨手關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單單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 白天可以干完的事不留著晚上做,洗衣服、寫作業在天黑之前做完。早睡早起有利于身體健康,又環保節能。
2.低碳烹調法
盡量節約廚房里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熱時產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煙污染居室環境。減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飯鍋和水壺裝得太滿,否則煮沸后溢出湯水,既浪費能源,又容易撲滅灶火,引發燃氣泄漏。調整火苗的燃燒范圍,使其不超過鍋底外緣,取得最佳加熱效果。如果鍋小火大的話,火苗燒在鍋底四周只會白白消耗燃氣。 自家煮飯炒菜,量足夠吃就好,不多炒。變質的飯菜可以埋在地里做肥料。
3.節水妙招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或者澆花。 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干凈,洗起來既節水省時,又可少用洗滌劑,減少水污染。 沖洗衣服時,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為洗衣粉遇到肥皂會減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節約清洗時間。 洗臉、洗手用小臉盆接住水,然后倒進大桶收集起來。 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較干凈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洗抹布、擦地板、沖馬桶。
4.愛惜衣物之道
穿衣以大方、簡潔、莊重為美,加少量的時尚即可。相比那些時尚的服飾,傳統衣著的保鮮度和耐用性更好。 外出時穿的正式服裝和家居服分開,回家就換上寬松舒適的家居服,可以延長正裝的壽命。 吃飯、走路時注意照管衣服,避免濺上油污和泥漬。 做飯、干活時穿上圍裙或勞動服,保護衣服不被損污。 洗頭、洗臉時,用毛巾遮護衣領,卷起袖子,避免衣服被水打濕。 脫下來的衣服要折疊好,放在衣柜里或者掛進衣櫥,不要在外面亂堆亂放,以免落上塵埃雜穢。 晚上休息時換上睡衣,既整潔又不損壞衣服。 臟衣服洗干凈以后,如果有破綻的地方,可以用顏色相近的布塊補綴,不要怕丟面子。服裝莊重整潔,舉止禮貌得體,才真正有威儀、有面子。
5.家用電器的節能使用
購買洗衣機、電視機或其他電器時,選擇可靠的低耗節能產品。 電視、電腦不用時及時切斷電源,既節約用電又防止插座短路引發火災的隱患。不用時關掉飲水機的電源。保持冰箱處于無霜狀態。
6.循環再利用 靠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來減少材料循環使用,可以減少生產新原料的數量,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紙和卡紙板等有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一種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大部分是甲烷)。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水污染。因此,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回收塑料及金屬制品,一公斤鋁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盡量少消耗鋁膜包裝的利樂磚包裝,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7.節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制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風和避免房間過暖,就能簡單地減少10%的費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檢查閣樓和空心墻隔熱材料的質量。冬季檢查門和窗邊的縫隙是否密閉。 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
8.可再生能源
使用各種可再生能源的技術,能大大地減少我們在使用能源的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太陽能可以加熱水和發電。在一些歐洲國家越來越多地采用生物質采暖系統,還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風力渦輪發電機已經可以供家庭使用。
9.垃圾分類處理
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寶貴的資源,同時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廢紙被直接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飲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關的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家用電器可以送到專門的廠家,進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準備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收集廢紙、塑料、包裝盒、廚余垃圾等。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不僅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也有利于培養孩子愛護環境的習慣和自覺性。
10.交流捐贈多余物品
將多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來,通過交換和捐贈的辦法,達到重復利用的目的。
二、購物時
1.自備購物袋或重復使用塑料袋購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來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節約塑料袋就是節約地球能源。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超過一百萬噸,「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使垃圾量劇增。
2.購買本地的產品
購買本地的產品能減少在產品運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據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公布的一份報告,在英國,8%從車子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運送非本地產品的車輛。
3.購買季節性的產品
購買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能減少溫室生長的農作物。很多溫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來種植非季節性的產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地的食品最適合當地人食用。本地生產的其他商品,維修保養方便且成本低廉。季節性的食品是在最適宜該物種生長的自然生態下成熟的,最富營養,同時也少有各種催生的添加品。而反季節食品不僅價格貴而且營養較少,添加的農藥、化肥和催生劑也危害健康。
4.少用一次性制品
商場里充斥著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簽字筆……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所產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環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為例,我國每年向日本和韓國出口約150萬立方米,需要損耗200萬平方米的森林資源。
金點子一:
1、 將舊練習本中未用完的紙張裝訂起來,做草稿本,
2、 收集用過的草稿紙和舊作業本及試卷,找到合適的途徑,送到造紙廠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紙張。
3、 節約用紙,把草稿紙寫滿,不要只寫幾個數字就扔掉。
4、 盡量節約用紙,無論是手紙還是餐巾紙,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 在廢報紙上練習寫毛筆字和畫國畫。
6、 有些包裝紙,可以做成手工藝品,美化生活。
7、 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 方便筷或竹簽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藝品。
9、 不要用機械的方法破壞、損害樹木。
10、 多種植植物。
11、 把裝修中剩余的木頭、木屑送去造紙廠,減少砍伐樹木的數量。
12、 和日本人一樣,珍愛自己國家的每一棵樹,用法律來規范人們的保護意識。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1、 大家沒有重視對植物的保護。
2、 用過的廢紙沒有恰當的去處。
3、 同學們有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金點子二: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水資源的緊缺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可以把用過的但相對比較干凈的水沖馬桶、擦地板或者澆花。
2、 用水間歇可以把水龍頭關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 少量的衣服用手洗,避免洗衣機洗時使用大量的水。
4、 洗澡時,將開頭空房的冷水積蓄起來,可以洗衣服或別的用場。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1、等待二次使用的水平時放在哪里。
金點子三: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電資源的節約使用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沒人或沒必要的時候,不開燈、不使用空調。
2、 離開房間后隨手關燈。
3、 同一個房間,在采光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不用開兩盞燈。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同學們有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只要我付得起電費,讓自己舒服一點,多用點電有什么關系。
金點子四:
我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塑料袋的使用
我們認為可以改進的方法:
1、 不隨便扔塑料袋,對大自然有害。
2、 超市里的塑料袋可以當垃圾袋。
3、 買菜時少要塑料袋,或自備布袋或籃子。
我們的改進方案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圖方便和美觀,不愿意使用布袋或籃子。
有廣義和狹義定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說,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的排放;從狹義上來說,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我國的節能工作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加強用能管理,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