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銷售企業節能減排論文!
一、石油銷售企業節能減排論文!
石油行業一直被看做是典型的較高耗能行業。如果從單純的靜態能耗規模來看,石油行業確實比一些行業(如服務業)高。但如果因這一表面現象,就在節能減排上孰優孰劣對各個行業進行比較,將“能耗劣等戶”這一帶有很強主觀色彩的帽子扣在石油行業頭上,不僅有失客觀,更有失科學,于情不合,于理不通。正確看待石油行業在國家節能減排中的地位,是一個大的認識問題,不得不好好討論一番。
我國是一個大國,必須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石油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必須發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石油行業是我國的基礎工業,發展的數量和規模取決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階段和內在要求,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石油行業作為耗能相對較高的產業,是由其生產屬性決定的,同樣也存在某種不受人支配的客觀規律制約。
事實上,我國石油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不僅不是“劣等戶”,反而具有很大的潛力,更具有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是節能減排的排頭兵。例如,2008年中國石油分別超額34.3%完成年度節能計劃指標,能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節能工作繼續走在國有大中型企業前列。
石油行業節能減排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石油行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產業鏈長、生產環節多,不同生產環節之間的銜接性強,與節能減排所需遵循的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如果根據系統思維和循環經濟原則統籌安排生產,將石油生產中的物質流、能量流有機整合,就可以做到物質有效轉換、能源節約使用,減少排放甚至實現零排放。如大慶油田作為開發近50年的大型油田,盡管為了彌補老區產量遞減而加大聚合物驅油和外圍難動用儲量的開發力度,增加高耗能產量的比例,給控制能耗增長帶來了更大的困難,但大慶油田堅持系統優化思想,通過立體化節能減排管理方式,實現了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管理。與立體化節能減排實施前的2000年相比,在注水量增加7.32%、產液量增加16.7%、總井數增加59.4%的情況下,能耗總量卻降低了4%。
同時,石油行業節能減排具有很大的組織管理優勢。節能減排是一個非常注重管理的活動。石油行業企業規模大,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完善,既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強大的組織管理能力在“橫向”業務上有機銜接,又可以在“縱向”上一插到底。再如中國石油從公司總部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到各重點企業的節能工作領導機構,從質量管理與節能部到各企業的節能綜合歸口管理部門,節能的組織觸角層層延伸。從上至下的節能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形成,確保了節能工作的有效開展。此外,公司還嚴格實行節能目標責任制,將年度節能量、節水量指標作為硬指標分解納入對所屬企業領導的業績考核,在節能壓力層層傳遞的同時,從根本上保證了節能總目標的實現。
石油行業正是由于在“物”的層面具有節能減排的產業優勢,在“人”的層面具有強大的組織管理優勢,是名副其實的節能減排排頭兵。
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節能減排監測中心怎么樣?求指點
我看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做的一份對其各作業區設備節能狀況的調查,好像就是這個中心參與的,感覺下了功夫。但從幾次考核看,要在平臺上節能,難度很大。從中海油做法看,對這個領域的投入是很化力氣的,估計去那里工作應該待遇不是問題,但發展潛力需要好好評估。
我只知道地方上油田的節能減排監測中心很累,屬于監督與服務一體的單位,收入比較穩定,待遇也不錯,當然,累是必須的,習慣就好了~!
應該挺不錯
三、中石油機構改革方案?
歷經一年研究討論的中石油總部機構及業務板塊改革方案近日落地。4月8日,中石油集團公司召開了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部署動員會,會議對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實施方案做了說明。中石油集團還下發了《關于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集團公司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集團公司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實施方案》。據悉,中石油集團此次推進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是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慎重研究后制定的方案。
據中國石油報報道,中石油推進總部機構改革以優化完善中石油集團公司管理體系。通過改革調整,將形成“總部為戰略引領和一體化統籌中心、業務板塊為業務運營和利潤中心、企業為執行中心和利潤分中心”的組織架構。
精簡總部機構
目前,中石油尚未公布具體的改革方案。微信公眾號“石油圈”發布的相關信息顯示,中石油總部部門調整方案如下:
將集團辦公室改名為綜合管理部(黨組辦公室),撤銷維穩辦、董秘局,并入綜合管理部,集團辦應急管理并入生產經營管理部;
將規劃計劃部改名為發展計劃部(設立對外合作辦公室、新能源新材料發展辦公室),撤銷對外合作經理部,增加金融、投資、新能源管理職能;
將財務部、資金部、資本運營部重組為集團財務部、股份公司財務部;
在生產經營管理部掛牌生產運行指揮中心,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撤銷企業改革管理部,并入法律部,并更名為法律和企改部;
將人事部更名為人力資源部,與黨組組織部合署辦公,并成立集團公司黨組編制委員會;
將質量安全環保部改名為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
將信息管理部改名為數字和信息化管理部,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并入共享運營公司。
中石油集團公司現行組織架構
來源:中石油集團公司網站
此次中石油推進總部機構改革的目的在于精簡機構,提高總部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據中國石油報報道,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指出,在公司管理體制架構中,總部為中樞,必須在轉職能、提效率上狠下功夫,實現機構精簡,職能聚焦,服務保障有力,效率效能提升。據了解,通過此次改革,中石油的總部部門數量和人員都將有所精減,減幅在10%-20%之間。
組建四大業務板塊
相比對總部機構的調整優化,中石油對集團業務板塊的改革更為公司內部及業內所關注。據中國石油報報道,按照突出業務協同、專業化發展和產業鏈國內外一體化統籌的原則,中石油對集團公司的業務板塊劃分進行了調整,將現有的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子集團),分別為油氣和新能源板塊、煉化銷售和新材料板塊、支持和服務板塊、資本和金融板塊。
中石油官方網站顯示,當前,中石油集團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10大類,分別為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銷售、天然氣與管道、國際油氣業務、國際貿易、油田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制造、科技創新。此次中石油推行的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將對這10大類業務重新進行劃分調整,計劃成立油氣新能源子集團、煉化銷售新材料子集團、支持和服務子集團、金融資本子集團。
不過,中石油尚未公布對當前具體業務如何進行劃分調整。其中,涉及多個業務板塊的公司歸屬如何備受關注。比如,國際貿易板塊相關主體公司的業務還涉及油氣進出口、國外煉油化工及加油站等銷售業務。
有業內人士分析,受集團板塊調整的影響,原先集團內部獨立的油氣勘探與天然氣銷售等相關業務,在管理上將統一歸口油氣與新能源板塊,實行國內外一體化管理,這是順應油氣體制改革的需要。
不過,同一板塊內各單位之間的職責邊界如何劃分等細節問題,仍待進一步明確。近一年多來,中石油的油氣田企業可直接銷售天然氣,這與實行天然氣批零一體的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存在交叉,兩者的業務邊界有待厘清。
此外,此次中石油推行的總部組織體系優化調整,與2019年底中石化集團公司啟動實施的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思路多有相似之處。
2019年11月,中石化集團宣布將總部部門由30個減少到20個,并建立了油氣和新能源、煉油和銷售、化工和材料、資本金融和支持等四大業務板塊(子集團),子集團為非注冊機構。當時負責推進中石化管理體制改革的是時任董事長戴厚良。戴厚良于2020年1月17日調任中石油董事長。
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凸顯
中石油本輪改革,新能源和新材料在業務板塊設置中的戰略意義凸顯。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中石油的新能源發展與油氣主業將合并在同一個板塊,油氣勘探開發企業、天然氣銷售企業或成為中石油發展新能源的主體。同時,有消息稱,中石油在油氣和新能源板塊設置中將進一步強化天然氣業務。新材料與煉化銷售業務則歸口為同一板塊,體現了兩者的協同性。
此次中石油總部機構改革還在新更名的發展計劃部內,專門設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發展辦公室,以指引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
據中石油官方披露,此次推進總部機構及業務板塊調整是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順應能源行業發展趨勢的戰略選擇。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長久以化石能源為主營業務的石油公司,面臨發展與減排的雙重挑戰。2021年以來,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紛紛開始研究“雙碳”目標實現路徑,并加快了新能源的布局。
2021年3月29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新能源新業務發展。具體來看,主要實現路徑包括,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利用好公司礦權范圍內風光地熱等豐富資源,大力實施風光氣電融合發展和氫能產業化利用,加大地熱資源綜合利用力度;積極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清潔替代和CCUS;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力度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