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有哪些名人 (6個)?
一、海門有哪些名人 (6個)?
海門區,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海門文化屬吳越文化,海門人主要使用吳語,屬江浙民系。海門區總面積1148.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60萬人(2019年末),下轄3個街道、9個鎮。
2019年,海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2.37億元。海門是中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第一位:邱竹賢
邱竹賢(1921年4月12日—2006年7月28日),江蘇海門人,有色金屬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挪威技術科學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學院外籍院士,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邱竹賢于1943年從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礦冶系畢業,之后在四川電化冶煉廠、臺灣高雄鋁廠、撫順鋁廠任工程師12年;1955年調入東北工學院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輕金屬冶煉教研室主任,有色冶金系主任;1987年當選為挪威技術科學院外籍院士;1989年當選為挪威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7月28日在沈陽逝世,享年86歲。
邱竹賢長期從事鋁電解工業生產和熔鹽電解、融鹽物理化學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的研究。
第二位:施雅風
施雅風(1919年3月21日-2011年2月13日),筆名廈峰、蒲良,江蘇海門人,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中國冰川學的奠基人,中國凍土學和泥石流研究的開創者,被譽為中國現代冰川之父。194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史地系。1944年獲浙江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施雅風一生致力于冰川學和地理學研究,領導和促進開展凍土學與泥石流的研究,在發展中國地貌學、干旱區水文學、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第四紀氣候和環境變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三位:張謇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祖籍江蘇常熟土竹山,清咸豐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生于江蘇省海門直隸廳長樂鎮(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同治十二年(1873年)歸籍通州。
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謇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奉張之洞之命創辦大生紗廠。民國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詔書,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實業總長;同年,改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
民國4年(1915年),因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部分要求,張謇憤然辭職。民國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劇場。民國11年(1922年),棉紡織業危機,導致張謇的事業全面崩盤,大生紗廠走向衰落。民國15年(1926年)8月24日,張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歲。
第四位:沈其韓
沈其韓,男,江蘇海門人,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蘇省淮陰縣(今屬淮安市),中國地質學家、勘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土資源部地質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6年畢業于重慶大學地質系,入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從事巖石學研究。
1956年10月調入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沈其韓長期從事早前寒武紀地質、變質巖石學等研究。80年代在華北地臺對深變質巖和重大地質事件進行深入研究,主編(第二主編)1∶4000000中國變質地質圖并參與總結。
90年代對早前寒武紀麻粒巖和地層(構造)年代格架進行系統研究。2000年以來對中國北方地球早期陸殼形成與演化及動力學模型和中國西北地區若干重點前寒武區構造-巖石-地層單元的劃分對比及年代格架進行深入研究,研究小組多次發現最古老的陸塊。
第五位:徐旭東
徐旭東,江蘇海門人,生于1942年8月24日,臺灣遠東集團董事長。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818名。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公布,徐旭東以94.8億元財富值排名第278位。
2020年2月26日,以14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443位。1942年8月24日出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后,一度在美工作,曾任紐約花旗銀行經濟分析師。1970年返臺后,任亞東工專學校電子計算機科主任及遠東紡織公司外銷部經理、副總經理、亞東化纖公司總經理等職。
1993年后,他從父親手中相繼接管亞洲水泥、遠東紡織、遠東百貨、東聯化工、遠東國際飯店、裕民航運等公司董事長等職,成為集團的首領與徐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第六位:印象初
印象初,1934年7月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1958年印象初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畢業后分配至青海大學農學院任教,后調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動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被河北大學聘為終身教授;2001年被山東農業大學聘為特聘教授。
印象初長期從事蝗蟲分類工作,30多年來發現蝗蟲新屬37個,新種103個
二、海門位于哪個市?
海門市,江蘇省縣級市,南通市代管。
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建縣,名海門縣。1994年6月撤縣設市,成立海門市。
海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與上海隔江相望,被譽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緯31°46'-32°09',東經121°04'-121°32',全市土地面積1148.77平方公里。海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較足,無霜期長。
海門市是中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5.90億元,比上年增長7.7%。
三、海門是哪里?
在江蘇,以下是其簡介:
海門市位于長江三角洲,是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縣級市。有“棉糧故里、濱江樂土”之稱。面積1001平方公里,人口101萬。
行政區劃
下轄20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海門港、1個棉花原種場。
鎮:海門鎮、三星鎮、三和鎮、德勝鎮、三廠鎮、常樂鎮、麒麟鎮、悅來鎮、萬年鎮、三陽鎮、四甲鎮、貨隆鎮、余東鎮、正余鎮、包場鎮、劉浩鎮、東灶港鎮、臨江鎮、王浩鎮、樹勛鎮。
鄉:海永鄉。
省級經濟開發區:海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工貿新區
江蘇省國營江心沙農場、海門市永隆沙農場、海門市棉花原種場、海門市大東農場、海門市蓄禽良種場、海門市種羊場、海門市包場漁場、海門市長江漁場、海門市沿江漁場、海門市三廠苗圃、海門市農科所、海門市海門鹽場、海門市財政局蘆蕩管理所、海門市海門港。
地理氣候
境內地勢平坦,海拔2.5-5.2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日照2250小時,無霜期230天左右。
四、南通海門是什么地方?
江蘇南通縣級市
海門市,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海門文化屬吳越文化,海門人屬江浙民系。海門市總面積1148.77平方公里,99.82萬人(2017年末),下轄3個街道、9個鎮。
海門市是中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投資潛力100強,中國最佳縣級城市30強。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0年7月17日,撤銷縣級海門市,設立南通市海門區,以原海門市的行政區域為海門區行政區域,海門區人民政府駐海門街道北京中路600號。
五、南通新機場先開工還是輔助工程1000Kv特高壓先開工?
南通新機場和南通1000kV特高壓輔助工程是兩個不同的項目,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先后順序。這兩個項目的建設規模和時間安排也可能會受到政府規劃、資金支持、環保審批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化。
南通新機場是江蘇省南通市政府的重點項目,計劃建設一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的現代化機場,目前已經完成前期工作和相關的環保審批,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南通1000kV特高壓輔助工程則是南通市電力公司的項目,計劃建設一個連接南通和上海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以滿足南通市電力需求和上海市電力外送需求。該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環保審批和建設籌備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項目的建設時間和進度可能會隨時變化,建議關注相關政府部門和媒體的最新消息,以便及時了解項目的最新動態。
六、海門禁止釣魚的規定?
1.是的,海門禁止釣魚。2.這個規定是為了保護海洋環境和增進公眾對環保的意識。禁止釣魚可以減少人類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此外,釣魚是一項需要一定技術和知識的活動,如果沒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容易對海洋環境造成損害。3.值得一提的是,海門的漁業資源豐富,海鮮美味。如果想品嘗新鮮的海鮮,可以到當地的海鮮市場購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