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環境保護網格化劃分方案?
以下是一個鄉鎮環境保護網格化劃分方案的示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環境安全和污染防治工作為重點,建立全鎮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體系,全面提高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水平,促進全鎮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基本原則: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劃片包干、定人定崗、定位定責”的監管體系。
二、網格劃分和監管范圍
劃分原則:全鎮環境監管責任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劃分三級網格,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監管范圍:一級網格1個,全鎮行政區域建立一級網格;二級網格39個,以村、居委會行政區域為單位建立二級網格;三級網格若干個,在鎮轄區內環境風險較大以上的企業建立三級網格。
三、工作職責和任務
一級網格:由鎮政府負責建立全鎮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體系,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對二級網格進行監督管理和考核評價。
二級網格:由各村(居委會)負責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體系,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對三級網格進行監督管理和考核評價。
三級網格:由企業負責建立本單位的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體系,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對內部的環境問題進行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
四、工作目標和實施步驟
工作目標:通過實施網格化環境監管,形成“政府統一組織、環境保護部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監管格局,實現環境監管關口前移、觸角向下延伸,切實保護和改善環境。
實施步驟:
(1)制定方案:各村(居委會)、各相關企業應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的環境保護網格化劃分實施方案。
(2)劃分網格:按照劃分的原則和范圍,將本地區劃分為不同級別的網格,明確各級網格的責任主體和監管范圍。
(3)建立體系:各級網格應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和制度,明確各級責任主體的職責和工作任務。
(4)開展培訓:對各級網格的責任主體和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對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的認識和技能。
(5)實施監管:各級網格應按照各自的管理制度和職責,對所轄范圍內的環境問題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
(6)考核評價:對各級網格的管理效果進行考核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懲和改進。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各村(居委會)、各相關企業應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
加強協調配合:各級網格應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確保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工作順利實施。
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對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意識。
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對各級網格的管理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