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2016修正)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2016修正)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范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管理,維護水路運輸經營活動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水路運輸事業健康發展,依據《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水路運輸,是指始發港、掛靠港和目的港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通航水域內使用船舶從事的經營性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第三條 水路運輸按照經營區域分為沿海運輸和內河運輸,按照業務種類分為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
貨物運輸分為普通貨物運輸和危險貨物運輸。危險貨物運輸分為包裝、散裝固體和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包括液化氣體船運輸、化學品船運輸、成品油船運輸和原油船運輸。普通貨物運輸包含拖航。
旅客運輸包括普通客船運輸、客貨船運輸和滾裝客船運輸。第四條 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水路運輸管理工作,并按照本規定具體實施有關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水路運輸管理工作。第二章 水路運輸經營者第五條 申請經營水路運輸業務,除個人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外,申請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明確的經營范圍,包括經營區域和業務種類。經營水路旅客班輪運輸業務的,還應當有班期、班次以及擬停靠的碼頭安排等可行的航線營運計劃。
(三)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船舶,且自有船舶運力應當符合附件1的要求。
(四)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五)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與其直接訂立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設置制度、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事故應急處置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條 個人只能申請經營內河普通貨物運輸業務,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個體工商戶;
(二)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船舶,且自有船舶運力不超過600總噸;
(三)有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事故應急處置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條 水路運輸經營者投入運營的船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水路運輸經營者的經營范圍相適應。從事旅客運輸的,應當使用普通客船、客貨船和滾裝客船(統稱為客船)運輸;從事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的,應當使用液化氣體船、化學品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統稱為危險品船)運輸;從事普通貨物運輸、包裝危險貨物運輸和散裝固體危險貨物運輸的,可以使用普通貨船運輸。
(二)持有有效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檢驗證書以及按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證明船舶符合安全與防污染和入級檢驗要求的其他證書。
(三)符合交通運輸部關于船型技術標準、船齡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第八條 除個體工商戶外,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配備滿足下列要求的專職海務、機務管理人員:
(一)海務、機務管理人員數量滿足附件2的要求;
(二)海務、機務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歷與其經營范圍相適應:
1.經營普通貨船運輸的,應當具有不低于大副、大管輪的從業資歷;
2.經營客船、危險品船運輸的,應當具有船長、輪機長的從業資歷。
(三)海務、機務管理人員所具備的業務知識和管理能力與其經營范圍相適應,身體條件與其職責要求相適應。第九條 除個體工商戶外,水路運輸經營者按照有關規定應當配備的高級船員中,與其直接訂立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高級船員的比例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一)經營普通貨船運輸的,高級船員的比例不低于25%;
(二)經營客船、危險品船運輸的,高級船員的比例不低于50%。第十條 交通運輸部具體實施省際客船運輸、省際危險品船運輸的經營許可。
省級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省際普通貨船運輸的經營許可。省內水路運輸經營許可的具體權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決定,向社會公布。但個人從事內河省際、省內普通貨物運輸的經營許可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具體實施。
廣東省發布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該方案發布對能源行業有何影響?
首先是對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積極影響。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充分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支持對傳統產業升級帶動作用較大的重點項目。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瞄準國內外同行業標桿,全面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節能環保水平。
其次是對于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有重大影響。要加強對降低能耗強度約束性指標的管理。根據能源產出率,實施“十四五”期間各省能源消費強度降低的基本目標和激勵目標管理。;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的靈活性,各省根據地區GDP增速目標和降低能源消費強度的基本目標,確定年度能源消費總量目標;新增可再生能源用電量不計入當地能源消費總量考核,使用原材料。
再者是對于節能減排是如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支撐有深遠影響。化石能源消耗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為如期實現碳排放達峰的碳中和目標,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節約優先方針,把節能放在首位,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閥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完善節能減排政策機制,努力扭轉高耗能趨勢和現象。
要知道的是促進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實現節能減排協同增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質量,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政策機制,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公共機構帶頭率先淘汰老舊車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每年新增及更新的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和節能車比例不低于60%,其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原則上不低于30%,大力推進新建和既有停車場的汽車充(換)電設施設備建設,鼓勵內部充(換)電設施設備向社會公眾開放。
這次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值得考量的。
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能源行業的發展,會使得發展的速度變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