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
開封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
用氨蛋酶治理基本能解決,氨蛋酶特殊性在于: PH4.0-8.5 溫度10--50°C 獨立保持活性 (污水污物雜菌)
催化反應迅速(時間短高效)
原理 迅速分解污染源蛋白質有機物成份,置換厭氧菌生長發酵分解能力,消除厭氧活動帶來氨味、臭味、刺激氣味和產物,改善環境品質
加能改變污水入氨蛋酶,能迅速分解有機物,降低或消除厭氧活動氣味,污物產生。同時,能改變污水顏色,顏色變淺或完全消除。從根源上,治理污水有機物!
方案簡單:1.原因治理基礎上加入氨蛋酶,消除黑水氣味、臭味等,
2.改變黑水顏色--變淺-清澈;
3.消除抑制黑水中厭氧活動,促進水中生物正常生長
4.自然調節水中生物微生物群,逐漸顯現
5.大幅降低氨氮值
6.水中大幅提高改善,符合正常水要求
每當夏季,校園人工湖散發出很濃的臭味,請從水污染化學角度說明臭味產生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
河流黑臭產生的原因
城市河道黑臭主要是過量納污導致水體供氧和耗氧失衡的結果,水體缺氧乃至厭氧條件下污染物轉化并產生氨氮、硫化氫、揮發性有機酸等臭惡臭物質以及鐵、錳硫化物等黑色物質。生活污水是導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他污染源還有:生活垃圾、有機工業廢水、合流制管網溢流污水、污水廠尾水、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水等。
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恢復河流的景觀功能,對黑臭河流的治理大概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和新的組合工藝等 ?。
1、物理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截污、調水、清淤等水利工程,以及機械除藻、引水稀釋、人工造流等。經過物理法治理的河流因為河床加深,挖去嚴重污染的淤泥,會對減輕河流的臭味起到良好的作用,截彎取直會增強河流的沖污能力。但是物理法方法需要建造大型的構筑物,費用較高,也受到當地水利水文條件的限制,適應性比較差,而且物理法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河水黑臭的問題。
2、河道曝氣法
河道曝氣生態凈化系統以水生生物為主體,輔以適當地人工曝氣,建立人工模擬生態處理系統,以高效降解水體中的污染負荷,改善或凈化水質,是人工凈化與生態凈化相結合的工藝 [6-8] 。
同濟大學的諶偉等以受污染河道的黑臭水體為研究對象,比較了三種曝氣方式 ( 低強度連續曝氣、間歇曝氣和高強度連續曝氣 ) 對水體的修復效果,分析了低強度曝氣技術的可行性 。結果表明,對于流量較小的緩速滯流河道,長期采用低強度曝氣可達到降低污染負荷、消除水體黑臭的效果;以氨氮去除率達 98 %為控制指標,低強度曝氣能耗僅為高強度連續曝氣的 6.25 %和間歇曝氣的 17.24 %,大大降低了曝氣經濟成本。
3、化學法
化學方法如化學試劑除藻,加入鐵鹽促進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脫氮等方法。但由于化學試劑的投加量大,成本較高,此種方法在黑臭河流治理的應用中并不多見。
4、生物法
生物方法在河流黑臭治理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主要有人工濕地處理、水生植物恢復、生物修復等 。其中生物修復技術在國內外黑臭河流治理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生物修復就是利用特定的生物 ( 包括土著或外源微生物以及植物等 ) 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消除或富集環境污染物,從而達到對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恢復的生物過程。由于生物修復技術具有環境友好、生態節能的優點,是一種低投資、高效益、運行操作方便靈活的水體污染治理技術,因此生物修復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黑臭河流主體修復技術 。
為了進一步探索華南地區高負荷污水流量和潮汐狀況下的黑臭河涌生物治理技術,廣州市白云區朝陽涌進行了黑臭水體生物修復試驗,在預處理后,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包括底泥生物氧化,水體生物修復,河涌生態恢復 。通過生物治理,消除了上游預處理河段水體黑臭現象,使中下游自然潮汐狀況下水體潔凈好氧。
5、新型工藝
治理河流黑臭的新工藝如底泥的生物氧化、懸浮填料移動床、組合生物修復技術、生態浮床等。新技術其實是原有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組合和延伸。這些方法各有利弊,要根據具體情況,特別是水體污染狀況及污染物的種類加以選擇利用,發揮各種方法的長處,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
國內外河流黑臭現有研究成果
1、建立水質黑臭指數關系式
方宇翹和裘祖楠等通過對上海地區蘇州河出現的黑臭現象進行研究應用嗅闊值和主要環境因素的相關分析,提出城市河流的黑臭是 COD 、 NH3-N 、 DO 與水溫等多因素引起的 。應用多因子參數,建立的水質黑臭指數關系式,能判別城市河流中黃 ( 灰 ) 綠無臭、藏褐微臭、黑臭、深黑惡臭 4 個類型級別。應用建立的黑臭指數關系式,對上海地區河流進行了實測檢驗,正確率達 97% 。
2、影響生物修復的因素
( 1 )污染物的可利用性 污染環境中的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存在形式等都是影響微生物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污染物對微生物來說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性,例如自然界中存在的絕大多數有機污染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利用并降解,而大部分人工合成的大分子有機污染物不能夠被微生物利用并降解。重金屬在污染環境中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其不同的化學形態對微生物的轉化和固定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 2 )環境因素 影響微生物降解性能的環境因素主要有營養物質和電子受體。在土壤和水體修復中,氮、磷是限制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達到有機污染物的完全降解,適當添加營養鹽,增加污染環境中微生物所需要的微量無素、維生素和有機酸等成分,可促使土著微生物迅速增長,同時還具有緩沖 pH 值的作用,可使污染環境修復過程縮短。
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終電子受體的種類和濃度是影響污染物降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電子受體包括溶解氧、有機物分解的中間產物和無機酸根,如硝酸根、硫酸根和碳酸根等。應用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時,由于硝酸鹽本身就是一種污染物質,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限制硝酸鹽的濃度 。
3、預防水體黑臭的水質指標
南開大學的胡國臣和王忠等選擇了與水體黑臭生化過程有關的一些參數,進行了現場和模擬試驗測定研究,結果證明 DO 、 BOD5 、硫酸還原菌數等,與水體黑臭具有較好的相關性 。水體黑臭與不黑臭的臨界指標為: CH=21.5 , DO=1.8mg / L , N=2000 個/ ml , BOD5=14mg / L 。
4、發展趨勢和研究前景
4.1 曝氣/微生物/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黑臭河水
原位生態修復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經濟、實用的治理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受污染河流的治理。受污染河流的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包括曝氣充氧、微生物修復、原生動物修復、植物修復及人工濕地修復。單一修復技術的應用研究已經較為廣泛和深入,但將這些修復技術綜合起來用于受污染河流治理的研究尚不多見。
李捍東、朱健等結合河北省東部某黑臭河流治理工程開展了原位生態修復中試研究,通過 2 個月的運行 (2008 年 7 月 10 日 —9 月 10 日 ) ,取得了組合工治理黑臭河流的翔實數據 ]。組合工藝對 COD 的去除效果穩定而良好,在穩定運行階段進水 COD 變化很大 (396 ~ 610mg / L) ,但最終出水的 COD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