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廠脫硫脫硝崗位累嗎,環境咋樣?
一、熱電廠脫硫脫硝崗位累嗎,環境咋樣?
熱電廠脫硫脫硝崗位,一般來說,運行和檢修崗位在設備運行正常時,不累,如果設備運行異常,就會很累。
兩者比較,脫硫脫硝運行崗位因為要倒班,所以比較熬人,而脫硫脫硝檢修崗位在自由一些,但是在事故搶修或者機組大小修時,就需要連續作業,而且很多時候要么是高空作業,要么是在轉動機械上作業,因此比較危險。
屬于除塵系統,平時沒事,也不累不臟,畢竟操作已經自動控制了。
就是檢修時太臟,全是粉塵,簡直沒人樣了
二、維護脫硫除塵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注意脫硫除塵器各工序水源是否正常,保持循環池水位在正常位置,保證運行中的循環水量,避免因循環水過小而導致脫硫除塵效果下降甚至殃及除塵器的正常運行。冬季應注意循環水池、水泵、水管、各支管的防凍工作;
2、脫硫除塵器停運后,應保持脫硫泵工作1個小時以上,以保證塔內可能積存的細灰或沉淀物沖洗干凈。冬季長期停運,應排盡除塵器內部的積水,防止凍壞除塵器。石灰池應排盡積液,防止凍壞溶解池;
3、每次脫硫除塵器停爐時間若有富裕,建議打開人孔檢查各旋流板上是否有積灰,若有,應及時用水沖洗干凈;
4、冬季溶解石灰時,應酌情加溫或用蒸汽溶解,其水溫保持在20℃以上;
5、制備石灰漿液或堿液時,應按規定佩戴防護眼鏡、保護手套,若不慎濺入眼中,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就醫;
6、加強污水管理工作,沉淀及結晶物應及時排除,確保循環水的清潔度,加強沉淀分離。嚴格杜絕水中有薄膜、樹葉、雜草等物質存在,防止吸入水泵或噴頭,造成堵塞;
7、脫硫除塵器檢修與運行中,不得敲擊除塵器本體。
掃描儀作為圖像輸入設備,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那么在使用當中怎樣正確地去維護保養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今天,編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掃描儀日常維護保養要注意的地方。
這個需要問除塵器設備的廠家才可以更好的知道如何的維護
三、脫硫除塵器BTC_T故障怎樣排除?
1.脫硫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設計因素
設計是基礎,包括L/G、煙氣流速、漿液停留時間、氧化空氣量、噴淋層設計等。應該說,目前國內脫硫設計已經非常成熟,而且都是程序化,各家脫硫公司設計大同小異。
(2)煙氣因素
其次考慮煙氣方面,包括煙氣量、入口SO2濃度、入口煙塵含量、煙氣含氧量、煙氣中的其他成分等。是否超出設計值。
(3)脫硫吸收劑
石灰石的純度、活性等,石灰石中的其他成分,包括SiO2、鎂、鋁、鐵等。特別是白云石等惰性物質。
(4)運行控制因素
運行中吸收塔漿液的控制,起到關鍵因素。包括吸收塔PH值控制、吸收塔漿液濃度、吸收塔漿液過飽和度、循環漿液量、Ca/S、氧化風量、廢水排放量、雜質等。
(5)水
水的因素相對較小,主要是水的來源以及成分。
(7)其他因素
包括旁路狀態、GGH泄露等。
2.改進措施及運行控制要點
從上面的分析看出,影響FGD系統脫硫率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叉相互關聯,以下提出了改進FGD系統脫硫效率的一些原則措施,供參考。
(1)FGD系統的設計是關鍵。
根據具體工程來選定合適的設計和運行參數是每個FGD系統供應商在工程系統設計初期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特別是設計煤種的問題。太高造價大,低了風險大。
特別是目前國內煤炭品質不一,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很多電廠燃燒煤種嚴重超出設計值,脫硫系統無法長期穩定運行,同時對脫硫系統造成嚴重的危害。
(2)控制好鍋爐的燃燒和電除塵器的運行,使進入FGD系統的煙氣參數在設計范圍內。必須從脫硫的源頭著手,方能解決問題。
(3)選擇高品位、活性好的石灰石作為吸收劑。
(4)保證FGD工藝水水質。
(5)合理使用添加劑。
(6)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好FGD各系統的運行控制參數。特別是PH值、漿液濃度、CL/Mg離子等。
(7)做好FGD系統的運行維護、檢修、管理等工作。
除霧器結垢堵塞
1.除霧器結垢堵塞的原因分析
經過脫硫后的凈煙氣中含有大量的固體物質,在經過除霧器時多數以漿液的形式被捕捉下來,粘結在除霧器表面上,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沖洗,會迅速沉積下來,逐漸失去水分而成為石膏垢。由于除霧器材料多數為PP,強度一般較小,在粘結的石膏垢達到其承受極限的時候,就會造成除霧器坍塌事故。
沉積在除霧器表面的漿液中所含的物質是引起結垢的原因。如果這些污垢不能得到及時的沖洗,就會在除霧器葉片上沉積,進而造成除霧器堵塞。
結垢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1)濕-干垢:
多數除霧器結垢都是這種類型。因煙氣攜帶漿液的霧滴被除霧器折板捕捉后,在環境溫度,粘性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固體物質與水分逐漸分離,堆積形成結垢。這類垢較為松軟,通過簡單的機械清理以及水沖洗方式即可得到清除。
(2)結晶垢:
少數情況下,由于霧滴中含有少量亞硫酸鈣和未反應完全的石灰石,會繼續進行與塔內類似的各種化學反應,反應物也會粘結在除霧器表面造成結垢,這些垢較為堅硬,形成后不易沖洗。
2.防止除霧器堵塞的措施
由于除霧器的功能就是捕捉煙氣攜帶的霧滴,因此形成濕-干類型的垢屬于正常現象,脫硫系統都設計有沖洗裝置將沉積的石膏垢定期及時沖洗掉,防止其堆積。
正常運行期間,應按照設備廠家要求的沖洗水流量和沖洗頻率進行沖洗,可防止結垢物堆積,同時防止發生堵塞和坍塌事故。
應重點進行以下工作:
(1)定期進行沖洗,通常2小時一次,低負荷可適當延長確保沖洗壓力,要求沖洗時噴嘴處壓力0.25-0.3MPa;
(2)定期檢查沖洗閥門,防止閥門內漏,確保除霧器壓力測量準確,建議采用環形取壓,同時帶吹掃。只有準確的壓力測量,才能正確的進行監控;
(3)嚴格控制吸收塔漿液濃度(小于20wt%);
(4)避免長期高PH運行,另外PH波動不能太劇烈。
石膏品質差
1.影響石膏品質的因素
石膏品質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石膏含水率高(大于10%);石膏純度低;石膏中CaCO3CaSO3超標;石膏中的CL-、可溶性鹽(如鎂鹽等)含量高等。水泥廠對石膏水分、純度、CL要求較高,CL高則影響水泥的粘性。
在石膏的生成過程中,如果工藝條件控制不好,往往會生成層狀或針狀晶體,尤其是針狀晶體,形成的石膏顆粒小,粘性大,難以脫水,如CaSO3?1/2H2O晶體。
而理想的石膏晶體(CaSO4?2H2O)應是短柱狀,比前者顆粒大,易于脫水。所以,控制好吸收塔內化學反應條件和結晶條件,使之生成粗顆粒和短柱狀的石膏晶體,同時調整好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是石膏正常脫水的保證。
(1)吸收塔內漿液成分因素
石膏來源自吸收塔內漿液,其品質的好壞,根本上由吸收塔內反應環境及反應物質決定。常見影響石膏含水率的因素:
漿液中雜質成分過高:飛灰、CaSO3、CaCO3、 Cl-、Mg2+、含量高,前三者本身顆粒較小不易脫水;而過多的Mg2+則影響石膏結晶的形狀,因增加了漿液的粘度而抑制顆粒物的沉淀過程;
Cl-過高也會影響石膏的結晶。通常吸收塔內要求Mg2+<5000ppm, Cl- <10000ppm,否則脫水就有影響。
石膏在塔內停留時間短,結晶時間不足,其顆粒小;
漿液過稀,石膏過飽和度不足,漿液濃度低于10wt%。
(2)設備因素
旋流器分離效果差,造成脫水機上漿液濃度過低;
真空度過低:一般在0.04~0.06MPa之間最為合適,過高會造成真空泵過載;過低的原因可能是真空系統泄漏、濾餅厚度不足(20~40mm之間)、濾布破損等;
小顆粒堵塞濾布或者濾布沖洗不足;
真空泵入口堵塞、真空槽與皮帶孔相對位置偏移,皮帶上的真空度下降。
2.石膏品質差解決措施
(1)設計核算
應首先對設計進行核算,檢查吸收塔容積、石膏結晶時間(15h以上)、氧化空氣量進行檢查,是否滿足要求。
(2)分析吸收塔漿液成分
對吸收塔漿液進行取樣分析,檢查漿液內各成分,包括固相和液相。
(3)檢查石膏旋流站
檢查旋流站壓力是否合適,旋流子是否磨損。同時對頂流和底流取樣分析,確定旋流子分配比。
(4)檢查皮帶機設備
包括石膏底流是否分布均勻,石膏濾餅厚度是否合適不至于太薄或太厚,濾布是否堵塞或損壞,真空度是否偏低或偏高,管道有否泄漏,濾布/濾餅沖洗水是否正常等。
(5)檢查石灰石品質
石灰石中CaCO3含量低、白云石及各種惰性物質如砂、黏土等含量高將引起石膏品質低下;石灰石漿液粒徑過大不僅影響脫硫效率,且使石灰石的利用率偏低,石膏純度低。
3.運行建議
(1)提高鍋爐燃燒效率,保證電除塵效率,盡可能控制煙氣中的粉塵濃度在設計范圍內。
(2)保證吸收劑石灰石的質量。石灰石的雜質如惰性成分除對脫硫率有不利影響外,還對石膏的質量有不利的影響,因此應盡可能提高石灰石的純度及提供合理的細度。
(3)保證工藝水的質量,控制水中的懸浮物、CL-、F-、Ca2+等的含量在設計范圍內。
(4)選擇合理的吸收塔漿液PH值,避免PH值大波動,保證塔內漿液CaCO3含量在設計范圍內。
(5)選擇合理的吸收塔漿液密度運行值,漿液含固率不能過小或過大。
(6)保證吸收塔漿液的充分氧化,定期化驗,使塔內漿液的成分在設計范圍內。
(7)對石膏漿液旋流器應定期進行清洗維護,定期檢驗底流密度,發現偏離正常值時及時查明原因并作相應處理。
(8)對石膏皮帶脫水機、真空泵等設備應定期進行清洗維護,保證設備的效率,濾布和真空系統是重點檢查維護對象。加強對石膏濾餅的沖洗。
(9)定期維護校驗FGD系統內的重要儀表如PH計、密度計等,使之能真實反映系統的運行狀況。
(10)適當地加大系統的廢水排放量。
(11)控制好燃煤的含硫量,使之在設計范圍內。
漿液泵的腐蝕與磨損
1.漿液泵的腐蝕與磨損機理
由脫硫工藝的特點決定了,所有中間介質均為腐蝕性液體,同時液體中均攜帶有顆粒物。接觸這些漿液的設備,如泵、管道的磨損和腐蝕是免不了的。特別是對于泵,常伴有汽蝕現象發生,加劇了泵的磨損。
磨損是指含有硬顆粒的流體相對于固體運動,固體表面被沖蝕破壞。磨損可分為沖刷磨損和撞擊磨損,設備的磨損是沖刷磨損和撞擊磨損綜合作用的結果 。
(1)泵汽蝕的危害
汽蝕主要是由于泵和系統設計不當、入口堵塞造成流量過低而造成的,包括泵的進口管道設計不合理,出現渦流和漿液發生擾動;進人泵內的氣泡過多以及漿液中的含氣量較大也會加劇汽蝕。
產生噪聲和振動、縮短泵的使用壽命、影響泵的運轉性能
2.影響泵磨損的因素
磨損速度主要取決于材質和泵的轉速、輸送介質的密度。泵與系統的合理設計、選用耐磨材料、減少進人泵內的空氣量、調整好吸人側護板與葉輪之間的間隙是減少汽蝕、磨損,提高壽命的關鍵措施。針對石膏系統的生產流程,改變設備的運行工況,即降低漿液泵輸送介質的密度,可大大地延長設備的壽命。
2.降低磨損的對策
基于脫硫漿液的特性,泵磨損是必然,運行中應重點較少泵的磨損,延長泵的使用壽命。
嚴格控制漿液流速在設計值范圍內;
保證入口煙塵濃度低于設計值;
保證石灰石細粉品質,粒度、純度符合設計要求;
采用耐磨材料或耐磨涂層;
控制漿液密度在設計值范圍內。
3.降低腐蝕的對策
嚴格控制漿液PH,禁止長期低PH值運行;
定期對PH計進行標定,保證PH計顯示準確,避免PH大起大落;
多排廢水,降低漿液中的CL離子小于20000ppm。
機械密封損壞
1.機械密封結構原理
機械密封,亦稱端面密封,是一種限制工作流體沿轉軸泄露的、無填料的端面密封裝置,主要由靜環、動環、彈性(或磁性)元件、傳動元件和輔助密封圈等組成。
機械密封有至少一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該端面在流體壓力及補償機械外彈力的作用下,加之輔助密封的配合,與另一端面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從而防止流體泄漏。
由于兩個端面緊密貼合,使密封端面之間的分界形成一微小間隙,當一定壓力的介質通過此間隙時,會形成極薄的液膜并產生阻力,阻止介質泄漏:液膜又可以使端面得以潤滑,由此獲得長期的密封效果。機械密封由于其泄露量小,密封可靠,摩擦功耗低,使用周期長,對軸(或軸承)磨損小,能滿足多種工況要求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泵等旋轉設備中。
2.機械密封的重要性
目前脫硫系統上95%的離心泵(水泵、漿液泵)都配備機械密封,機械密封良好的使用性能為脫硫裝置的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打下了物質基礎。但在脫硫系統實際運行維護中,由于機械密封引起的離心泵故障占脫硫設備總故障的 60% 以上,機械密封運行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脫硫裝置的正常運行,必須予以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
特別是吸收塔漿液循環泵,一旦機械密封泄露,直接影響脫硫效率,嚴重時會導致環保不達標,造成環保罰款。另外,由于循環泵機封非常昂貴,頻繁損壞直接影響效益。
目前吸收塔攪拌器也采用機封形式,如果出現機封損壞,有些還需要停運排空更換,給電廠造成很大麻煩。
3.機械密封泄露原因分析
離心泵在運轉中突然泄漏,少數是因正常磨損或己達到使用壽命,而大多數是由于工況變化較大或操作、維護不當引起的。主要原因有:
(1)抽空、氣蝕或較長時間憋壓,導致密封破壞;
(2)泵實際輸出流量偏小,大量介質泵內循環,熱量積聚,引起介質氣化,導致密封失效;
(3)停運未排空或入口門泄露,導致泵體內存有漿液,當泵長時間停運,漿液沉積嚴重,重新啟動由于摩擦副因粘連而扯壞密封面;
(4)介質中腐蝕性、聚合性、結膠性物質增多;
(5)環境溫度急劇變化;
(6)工況頻繁變化或調整,特別是管路配置調節門系統;
(7) 密封水斷流造成機封損壞
密封水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密封水外流,起冷卻密封端面作用;另外一種是密封水內流入泵體內,密封水比泵體內漿液壓力高0.1-0.2MPa,通過水來清洗密封端面。
在運行過程中,密封水應始終投入,一旦出現斷流,密封端面將會有漿液顆粒積聚,造成摩擦,機封很快就會被燒毀。特別對于密封水內流的機械密封,對于密封水的壓力還有要求,通常密封水均來自工藝水泵,應防止工藝水需求量大時壓力下降,造成密封水壓力低于泵體內壓力。必要時,應配置單獨的密封水泵。
(8)襯膠原因
設計管道時,未考慮襯膠厚度,造成通流量不足,特別是小漿液泵比較多。
(9)管道堵塞
脫硫系統經常會出現管道堵塞,或者是漿液淤積,或者是管道內雜物堵塞,或者是防腐襯膠脫落等,或者是管道上的濾網堵塞等,一旦管道堵塞,造成漿液泵憋泵運行,泵體內漿液氣化,溫度升高,就會造成機械密封損壞。
(10)管道設計不匹配
為了減小泵入口阻力降,增加汽蝕余量,在脫硫漿液泵的入口處設計偏心大小頭。很多項目上都存在,泵的入口管道設計不太合理,入口管道過細,導致泵的吸入量不足,很容易發生氣蝕,造成機封泄露。
4.解決措施
(1)運行中,加強對密封水的巡檢,特別是循環泵,防止斷流
(2)保證密封水壓力和流量
(3)無水機封改為有水機封
(4)定期檢查泵振動,一旦出現振動過大,及時停運進行反沖洗,必要時檢查入口管道或濾網。
吸收塔漿液起泡
1.漿液起泡的危害
吸收塔漿液起泡后,經常會導致吸收塔溢流。由于吸收塔液位均采用差壓變送器測量,一旦出現泡沫,就會導致吸收塔液位成為“虛假液位”,再加上攪拌器攪拌、氧化空氣鼓入、漿液噴淋等因素綜合影響,引起液位波動,造成吸收塔液位間歇性溢流。很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1)對煙道的危害
一旦吸收塔起泡溢流,漿液進入未作防腐的原煙道,造成原煙道腐蝕。
(2)對增壓風機的影響
一旦吸收塔起泡嚴重,溢流漿液順著原煙道流到增壓風機出口,漿液猛烈沖擊正在運行的風機葉片,極易造成葉片斷裂。特別是對于無GGH系統。
(3)對氧化影響
當吸收塔起泡溢流,為了減少溢流,只有大幅降低液位,直接導致氧化效果下降,亞硫酸鈣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4)對脫硫效率的影響
當吸收塔起泡后,泡沫富集在液面上,影響SO2的反應吸收
2.吸收塔起泡原因分析
泡沫是由于表面作用而生成,它的產生式由于氣體分散于液體中形成氣-液的分散體,在泡沫形成的過程中,氣-液界面會急劇的增加。若液體的表面張力越低,則氣-液界面的面積越大,泡沫的體積也就越大。
吸收塔漿液中的氣體與漿液連續充分地接觸,由于氣體是分散相,漿液是分散介質,氣體與漿液的密度相差很大,所以在漿液中,泡沫很快上升到漿液表面。
純凈的液體不能形成穩定的泡沫,吸收塔起泡是由于系統中進入了其他成分。
(1)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投油、燃燒不充分,未燃盡成份歲鍋爐尾部煙氣進入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漿液有機物含量增加。(皂化反應)
(2)鍋爐電除塵運行狀況不好,煙氣中粉塵濃度超標,含有大量惰性物質的雜質進入吸收塔后,致使吸收塔漿液重金屬含量增高。重金屬離子增多引起漿液表面張力增加,從而使漿液表面起泡
(3)脫硫用石灰石中含過量MgO,與硫酸根離子反應產生大量泡沫
(4)脫硫用工藝水水質達不到設計要求(如中水),COD/BOD超標。
3.起泡對策
吸收塔漿液起泡溢流后,首先要消除已產生的泡沫,然后通過調整運行方式,緩解起泡溢流現行,最后分析起泡原因,嚴格控制進入吸收塔內各種可能引起起泡的物質。
(1)從吸收塔地坑定期加入脫硫專用消泡劑。最初可先取部分漿液進行試驗,有效果好再向吸收塔內加入。
(2)必要時,停運一臺循環泵,減小吸收塔內部漿液的擾動,降低漿液起泡性。
(3)加大石膏脫水量,進行漿液置換。
(4)脫水的同時,加大廢水排放量,降低漿液中重金屬離子、CL離子、有機物、懸浮物及各種雜質的含量。
(5)嚴格控制脫硫用工藝水水質,避免用中水。同時嚴格控制石灰石原料,重點控制石灰石中MgO含量
(6)制定嚴格的運行制度,當主機投油或電除塵故障時,短期可恢復時,可暫時打開旁路,降低風機開度;如時間長,應停運脫硫裝置。
(7)加強吸收塔漿液、廢水、石灰石漿液、石膏的化學分析工作,有效監控脫硫系統運行狀況,發現漿液品質惡化趨勢時,及時采取處理手段。
(8)當吸收塔起泡溢流,必須定期打開煙道底部疏水閥疏水,防止漿液到達增壓風機出口段。
(9)如采取多種處理手段,同時控制工藝水、石灰石品質后,吸收塔仍然溢流,必須盡快實施吸收塔漿液倒空置換。
設備操作及維護保養
1.操作規程
除塵脫硫裝置在運行時要對各部件進行檢查:
(1)首先對脫硫進行檢查、排污口要關閉、不可無水運行、不得漏風,以防不能閉縫運行。
(2)鍋爐在點火前就要把水池放滿水,檢查水泵是否正轉,檢查無誤后,在點火前必須開啟水泵或打開自來水開關(閥門),保證脫硫塔內正常有水,以防玻璃鱗片被煙氣燒破。
(3)在正常運行期間,脫硫裝置要保證一定的水位,確保脫硫效果。
(4)一般情況下,在鍋爐點火的同時,就需開啟脫硫泵(供水泵),否則會造成脫水系統阻塞,最終導致防腐燒壞,塔體損壞。
(5)對脫硫液,保證PH值≥12時才能達到脫硫效果。
(6)該設備采用循環水,水的清潔度≥90%以上,否則會將脫硫塔體沖刷透孔,最終造成設備癱瘓。
(7)每班要求循環檢查3~4次,看是否流水。如流水,但引風機不能帶水,如引風機帶水要立即降低除塵內水位,直到引風機不帶水為止。
2.停車
(1)短時間減量或切氣,則脫硫不必停車,可依時間長短適當減量,或保持原狀,否則吸收再生液量減少后,一旦加量有時難以保證脫硫效果。
(2)長時間停車,應先與有關人員聯系好,分別關脫硫泵、沖洗泵出口閥門,停泵,關入口閥門,從泵導淋排液,切斷上述泵電源,并定期盤車,將溶液分別存放在三個槽內,并檢查有無泄漏處。冬天要保溫,少排導淋,防凍堵。。
在正常情況下每班要檢查兩次,對耐腐脫硫泵要保證有水運行,定期加足機油,對除塵脫硫設備每班要檢查3~4,特別要確保循環池用水的清潔度,定期更換排查,最長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星期。
1.工藝水中斷處理
(1)故障現象
1、工藝水壓力低報警信號發出。
2、生產現場各處用水中斷。
3、相關漿液箱液位下降。
4、真空皮帶脫水機及真空泵跳閘。
(2)產生原因分析
1、運行工藝水泵故障,備用水泵聯動不成功。
2、工藝水泵出口門關閉。
3、工藝水箱液位太低,工藝水泵跳閘。
4、工藝水管破裂。
(3)處理方法
1、確認真空皮帶脫水機及真空泵聯動正常
2、停止石膏排出泵運行。
3、立即停止給料,并停止濾液水泵運行。
4、查明工藝水中斷原因,及時匯報值長及分場,盡快恢復供水。
5、根據沖洗水箱、濾餅沖洗水箱液位情況,停止相應泵運行。
6、在處理過程中,密切監視吸收塔溫度、液位及石灰石漿液箱液位變化情況,必要時按短時停機規定處理。
2.脫硫增壓機故障
(1)故障現象
1、脫硫增壓風機跳閘聲光報警發出。
2、脫硫增壓風機指示燈紅燈熄,黃燈亮,電機停止轉動。
3、脫硫旁路擋板、吸收塔通風擋板自動開啟,進出口煙氣擋板自動關閉。
4、若給漿系統投自動時,連鎖停止給漿。
(2)產生原因分析
1、事故按鈕按下。
2、脫硫增壓風機失電。
3、吸收塔再循環泵全停。
4、脫硫裝置壓損過大或進出口煙氣擋板開啟不到位。
5、增壓風機軸承溫度過高。
6、電機軸承溫度過高。
7、電機線圈溫度過高。
8、風機軸承振動過大。
9、電氣故障(過負荷、過流保護、差動保護動作)。
10、增壓風機發生喘振。
11、熱煙氣中含塵量過大。
12、鍋爐負荷過低。
(3)處理方法
1、確認脫硫旁路擋板、吸收塔通風擋板自動開啟,進出口煙氣擋板自動關閉,若連鎖不良應手動處理。
2、檢查增壓風機跳閘原因,若屬連鎖動作造成,應待系統恢復正常后,方可重新啟動。
3、若屬風機設備故障造成,應及時匯報值長及分場,聯系檢修人員處理。在故障未查實處理完畢之前,嚴禁重新啟動風機。
4、若短時間內不能恢復運行,按短時停機的規定處理
3.吸收塔再循環泵全停
(1)故障現象
1、再循環泵跳閘聲光報警信號發出。
2、再循環泵指示燈紅燈熄、綠燈亮,電機停止轉動。
3、連鎖開啟旁路擋板、排煙擋板,停運增壓風機,關閉兩臺機組脫硫進出口煙氣擋板。
(2)產生原因分析
1、6KV電源中斷。
2、吸收塔液位過低。
3、吸收塔液位控制回路故障
(3)處理方法
1、確認連鎖動作正常。確認兩臺機組脫硫旁路擋板、吸收塔通風擋板自動開啟,增壓風機跳閘;兩臺機組進出口煙氣擋板自動關閉,若增壓風機未跳閘、擋板動作不良,應手動處理。
2、查明再循環泵跳閘原因,并按相關規定處理。
3、及時匯報值長及分場,必要時通知相關檢修人員處理。
4、若短時間內不能恢復運行,按短時停機的有關規定處理。
5、視吸收塔內煙溫情況,開啟除霧器沖洗水,以防止吸收塔襯膠及除霧器損壞。
4.6KV電源中斷
(1)故障現象
1、6KV母線電壓消失,聲光報警信號發出,CRT報警;
2、運行中的脫硫設備跳閘,對應母線所帶的6KV電機停運;
3、該段所帶對應的380V母線將失電,對應的380V負荷失電跳閘。
(2)產生原因分析
1、6KV母線故障;
2、機組發電機跳閘,備用電源未能投入;
3、脫硫變故障備用電源未能投入。
(3)處理方法
1、確認脫硫聯鎖跳閘動作是否完成,若各煙道擋板動作不良應立即將自動切為手動操作。
2、確認USP段、直流系統供電正常,工作電源開關和備用電源開關在斷開位置,并斷開各負荷開關;
3、聯系值長及電氣維修人員,查明故障原因恢復供電;
4、若給料系統聯鎖未動作時,應手動停止給料;
5、注意監視煙氣系統內各溫度的變化,必要時應手動開啟除霧器沖洗水門;
6、將增壓風機調節擋板關至最小位置,做好重新啟動脫硫裝置的準備;
7、若6KV電源短時間不能恢復,按停機相關規定,并盡快將管道和泵體內的漿液排出以免沉積;
8、若造成380V電源中斷,按相應規定處理。
5.380V電源中斷
(1)故障現象
1、380V電源中斷聲學報警信號發出;
2、380V電壓指示到零,低壓電機跳閘;
3、工作照明跳閘,事故照明投入;
(2)產生原因分析
1、相應的6KV母線故障;
2、脫硫低壓跳閘;
3、380V母線故障。
(3)處理方法
1、若屬6KV電源故障引起,按短時停機處理;
2、若為380V單段故障,應檢查故障原因及設備動作情況,并斷開該段電源開關及各負荷開關,及時匯報;
3、當380V電源全部中斷,且電源在8小時內不能恢復,應利用備用設備將所有泵、管道的漿液排盡并及時沖洗;
4、電氣保護動作引起的電源嚴禁盲目強行送電。
首先排除是否是因沉淀物的沒有及時排除而造成除塵器主要硬件損壞,如果無法排除可以看說明書或者打電話詢問制作設備的廠家。
這種他這種除塵器的話,我就要故障,如果排除的話,你肯定用的時候要注意按照操作操作。
他出了什么樣的故障啊?而且這個故障難不難大不大小不小呢,只有提供了這些線索才好給你更好的解決和排除。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