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藝的五大要素是什么 ?
1、溫度:料筒溫度、材料溫度、模具溫度、干燥溫度、油溫度、環境溫度等
2、壓力:注塑壓力、保持壓力、背壓、脫模壓力、開模壓力、鎖模壓力等
3、時間:注塑時間、保持時間、冷卻時間、干燥時間、計量延遲時間等
4、速度:射出速度、回車速度、開閉模速度、脫模速度等
5、位置:計量位置、頂出位置、開模位置等
擴展資料:
根據不同塑料材料的性能來設定螺桿料筒溫度,料筒設定溫度一般高于塑料熔點10℃-30℃。必須注意,不同廠商所提供的材料因合成方法或添加助劑類型的不同,它們的熔點和在料筒中允許停留時間也會有差異。
模具溫度在設定時一般使用循環水冷卻,但在生產精密尺寸或表面質量要求較高的制品時,應根據工藝要求使用能夠進行準確控制的模溫機。
在成型中,首先須確定注射行程,理論上,注射行程可按下式計算:
S1=4(CVp+Va)/ρDs2
公式中:注射行程Vp–產品體積ρ–樹脂密度C–型腔數目Va–澆口體積Ds–螺桿直徑
在實際生產中,若已知“產品+澆口”的總重量,則可用下式來計算注射行程S1=(M/Mmax)·Smax+(5~10)mm
公式中S1:注射行程,mm M–“產品+澆口”總重量,g Mmax–注塑機最大注射量,g/Smax–注塑機最大注射行程
由于澆道系統及模具各部位幾何形狀不同,為滿足產品質量要求,在不同部位對充模熔體的流動狀態(主要指流動時壓力、速度)有不同要求。在一個注射過程中,螺桿向模具推進熔體時,要求實現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壓力和速度,稱之為多級注射成型。
一般塑件在成型時至少設定三段或四段以上注射才是比較科學的,即主流道處為第一段,分流道至澆口處為第二段,產品充滿型腔約90%為第三段,剩余部分為第四段,可用計算重量法來確定各段的切換位置點;
實際生產中,應根據產品質量要求、流道結構、模具排氣狀況等對多級注射工藝參數進行科學分析,合理設定。
通??刹捎谜{試觀察法進行設定,將注射時所需找切換位置點的壓力/速度設定為0,觀察熔體的走向位置及產品缺陷狀況,逐步進行調整,直至找出合理的位置點。但在調試觀察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欠注產品的脫模狀況,以免在模具某些凹陷部位因欠注而發生粘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注塑成型工藝
五要素是:溫度,壓力,速度,時間,位置.總的來說溫度不但包括料管溫度,還有模溫.壓力也有其它的壓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