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環境標識系統和一般標識系統的區別
1.統一原則
博物館標識系統與博物館的 CIS、品牌文化相統一;與博物館的信息管理相統一;統一與環境的和諧需求;相同的標識元素在空間中重復出現,讓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身份中,憑借相同的標識 元素自覺地行進、參觀。標識系統的元素除了文字、圖示風格、色彩外,還包括相同的版式、材質、安裝形式等,既符合設計的功能和目的,又要方便、簡潔,和周 圍環境相協調。
2.實用原則
博物館標識系統的圖示圖形形象、易理解,文字與背景的色彩應有明顯的對比,應選用沒有襯線的文字,供觀眾在一定距離內準確辨認。在無障礙通道的博物 館標識系統設計中,要符合國家標識系統行業標準。有資料顯示,我國有關導向系統的國家標準目前已經公布執行的:GB/T100011-2000《標志用公 共信息圖形符號》、GB/T10001.3-2004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GB/T15566.1-1995《圖形標志、設置原則與要求》;正在制定中的有《導向系統設置原則與要求》《城市街區導向 圖的設置原則》等等。
3.清晰原則
信息傳遞清晰有效,這就要求標識系統設計的理性表達。設計師的工作要領之一就是要對信息進行整理,通過冷靜地構建讓信息明了易懂。清晰、準確的設計能促使導向信息質量的提高,能使其更便捷、迅速地傳播。
4.審美原則
博物館標識系統牌的外觀造型和材質、工藝、色彩和諧、對比搭配,是產生美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材質能夠體現不同的質感,激起觀眾豐富的審美聯想;精湛、考究的工藝會給觀眾帶來現代技術美的享受。
如燈箱式樣的光色效果與大理石底座的配合,在夜晚就形成了視覺對比的效果,突出指示和導向的審美功能;簡單而精致的標識系統牌有時是協調周圍環境的好辦法,在博物館內,色彩和構造對式樣影響很大,小而精巧的設計能夠帶來更好的視覺感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