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怎么處理呢?
? ? ?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農村供水事業不斷發展,沖廁、淋浴、洗衣機等衛生設施的普及,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越來越多,污水排放量巨大。根據調查顯示,96%的村沒有排水溝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未經過處理就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放到臨近的水體,這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急需采取措施對我國農村污水進行有效治理。
? ? ? ? ?對于農村地區以及一些邊遠地區,管網覆蓋率通常較低,如果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通常需要配套建設大規模的市政管道,這樣既耗費大量資金,又不便于管理。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國污水處理事業存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我國農村更適合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 ? ? ? 可以緩解市政管道的建設壓力。另外,對于分流制排水系統,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就近排入水體,既不污染環境,也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
生活污水處理中各種污染物的去除原理城市污水主要的污染物有三類,**一類為懸浮物SS,**二類為有機污染物COD和BOD5,**三類為無機營養鹽N和P。幾種污染物的去除機理及方法分別簡述如下:1、SS的去除污水中的SS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處理廠中懸浮物的濃度不僅僅只涉及到出水的SS指標,而且出水的BOD5、COD等指標也與其有關,這是因為組成出水懸浮物主要是活性污泥絮體,所以控制污水處理廠出水的SS指標是**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環節。為了盡量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濃度,需在工程中采用適當的措施。常用的措施是選用適當的污泥負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較小的二次沉淀池表面負荷、較低的出水堰負荷或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懸浮層的吸附網捕作用等。2、BOD5的去除污水中BOD5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吸附與代謝作用,然后對吸附代謝物進行泥水分離來完成。在活性污泥與污水接觸初期,會出現很高的BOD5去除率,這是由于污水中有機顆粒和膠體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從而被去除所致,但是這種吸附作用僅對污水中懸浮物和膠體起作用,對溶解性有機物不起作用。溶解性有機物需靠微生物的代射來完成,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污水中一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得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終產物是CO2和H2O等穩定物質,這也是污水中BOD5的降解過程。微生物的好氧代謝作用對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有機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謝產物是無害的穩定物質。3、COD去除污水中的COD去除的原理與BOD基本相同,即COD的去除率取決于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它與城市污水的組成有關。對于那些主要以生活污水及其成分與生活污水相近的加工工業廢水組成的污水,對于這種情況,所選擇的處理工藝是要在前端設置厭氧段,即可提高BOD5/COD的比值,也就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處理設備
4、N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氮,在生化處理系統中將很快水解為氨氮,而后在氧充足的條件下,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將氨氮氧化成亞xiaosuan鹽氮和硝酸鹽氮;在缺氧的條件下,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時,由反硝化菌作用,將xiaosuan鹽氮和亞xiaosuan鹽氮還原成氮氣逸出。影響其脫氮效率的因素是溫度、溶解氧、pH值以及反硝化碳源;生物脫氮系統中,硝化菌增長速度較緩慢,要有足夠的污泥齡,也就是要求系統必須維持在較低的污泥負荷條件下進行,就可達到硝化的目的。反硝化則需在缺氧條件下進行,并且要在有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的情況下,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順利進行。5、P的去除(1) P的化學法去除投加鐵鹽和鋁鹽與PO43-形成難溶化合物,再經沉淀從污水中去除,化學除磷簡單可靠,但對城市生活污水如此規模,需增加投藥裝置,藥劑耗量大,增加運行成本,剩余污泥量也增大,相應也增加了污泥處理的費用。(2) 生物除磷生物除磷是污水中的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受到壓抑而釋放出體內的磷酸鹽,產生能量用以吸收有機物,并轉化為PHB(聚β羥丁酸)儲存起來,當這些聚磷菌進入好氧條件下時就降解體內儲存的PHB而產生能量,用于細胞的合成,同時過量地吸收磷,形成高含磷濃度的污泥,將這些高含磷濃度的污泥隨剩余污泥一起排出污水處理系統,就可達到除磷的目的。好氧段磷的吸收取決于厭氧段磷的釋放,而磷的釋放又取決于厭氧段的厭氧條件(厭氧要求既無分子態的氧也無硝態氮的氧)以及可快速降解的有機物的含量(此值一般為進水COD的1/4~1/3),即P/COD比值越小越好。普通活性污泥法,其剩余污泥中磷的含量僅1.5~2%,而厭氧、好氧生物除磷系統中的污泥磷的含量可高達8~10%。根據上述原理,在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生物脫氮系統前再設置一個厭氧池,這樣就形成了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AA/O系統,即厭氧、缺氧、好氧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云南歐朗環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