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去除水中大約5%濃度氯化鈉(主要問題是氯離子),堿性水(應該是氫氧化鈉),問用嗜鹽菌是否可行
一、需要去除水中大約5%濃度氯化鈉(主要問題是氯離子),堿性水(應該是氫氧化鈉),問用嗜鹽菌是否可行
嗜鹽菌不可除鹽,而且,氯化鈉為5%時,嗜鹽菌估計也沒生物活性了(死了或是休眠),離子交換也夠嗆(可行性非常小)。唯一的辦法是蒸餾?;蛘呋卣{后投銀鹽或亞汞鹽。
嗜鹽菌是生活在高鹽濃度下的菌類,不能除去鹽。
如果要除去廢水中的氯離子,可以用離子交換法除去,有些公司有相應的處理設備。
這個問題真是特別的深奧。
二、嗜鹽菌的排鹽作用
嗜鹽菌的生長雖然需要高鈉的環境,細胞內的Na+ 濃度并不高,因為它們由光介導的H+質子泵具有Na+ /K+反向轉運功能,即具有吸收和濃縮K+和向胞外排放Na+ 的能力。嗜鹽菌是采用細胞內積累高濃度K+來對抗胞外的高滲環境。嗜鹽甲烷菌是在胞內積累大量的小分子極性物質如甘油、單糖、氨基酸及它們的衍生物,這些小分子極性物質在嗜鹽、耐鹽菌的胞內構成滲透調節物質,幫助細胞從高鹽環境中獲取水分,而且這些物質在細胞內能夠被迅速地合成和降解,這對環境的改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細胞內溶質濃度的調節
因為水往往是從高溶質濃度的地方流向較低溶質濃度的地方,所以懸浮在高鹽溶液中的細胞將失去水分,并成為脫水細胞,除非它的細胞質內含有比其環境更高的鹽(或一些其它溶質)。嗜鹽微生物由于產生大量的內溶質或保留從外部取得的溶質而得以在高鹽環境中生存。氨基酸在嗜鹽細胞內溶質濃度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隨培養基食鹽的增加,氨基酸濃度有規律的增加,其中主要是谷氨酸和脯氨酸,及甘氨酸,它們具有滲透保護作用,是溶質濃度調節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革蘭氏陰性菌在高鹽條件下,主要積累谷氨酸,以抵抗外界的高滲透壓,同時積累K+以中和谷氨酸所帶的負電荷;革蘭氏陽性菌則主要積累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K+變化不明顯。嗜鹽菌的細胞質蛋白特異地含有許多低分子量的親水性氨基,這樣,在高離子濃度的胞內環境中,細胞質可呈現溶液狀態,而疏水性氨基酸過多則會趨向成簇,從而使細胞質失去活性。如嗜鹽真核生物、嗜鹽真細菌和嗜鹽甲烷菌在胞內積累大量的小分子極性物質,如甘油、單糖,它們在胞內能夠被迅速地合成和降解構成滲透調節物質,能夠幫助細胞從高鹽環境中獲取水分。
特殊產能系統
它們可通過兩條途徑獲取能量,一條是有氧存在下的氧化磷酸化途徑,另一條是有光存在下的某種光合磷酸化途徑。實驗發現,在波長為550―600nm:的光照下.其ATP合成速率最高,而這一波長范圍恰與細菌視紫紅質的吸收光譜相一致。
三、需要去除水中大約5%濃度氯化鈉(主要問題是氯離子,堿性水(應該是氫氧化鈉),問用嗜鹽菌是否可行
嗜鹽菌不是除鹽類的。
如果要降低廢水中的氯離子,可以用相應的離子交換設備,有做此類設備的公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