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草炭土怎么配?
????培養基質的原則:疏松、肥沃、肥效長,濾水性和透氣性好。以下介紹幾種配方:配方一:草炭土40%,腐熟有機肥20%,礱糠灰20%,蛭石10%,珍珠巖10%。配方二:草炭土40%,腐熟有機肥30%,蛭石30%。
??配方三:草炭土40%,腐熟有機肥30%,煤餅灰30%。配方四:草炭土40%,腐熟有機肥30%,碎磚屑30%。???? 以上配方和配比只做參考,可根據現成的材料和植物的需要另行增減。
??
??配方中的煤餅灰要經過清洗脫堿處理,摻入蛭石、珍珠巖、煤餅灰、碎磚屑是為了防止草炭結塊,起疏松作用;礱糠灰是稻殼悶燒而成的炭,不是灰,不但含鉀肥還起疏松土的作用。 另外還有可用的基質有:椰糠、木屑、赤玉土、鹿沼土、陶粒等。
日本政府或最快下周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我們有何影響?
時隔10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帶來的影響,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據福島核電站管理者東京電力公司描述,用于處理福島地震核泄漏事故的蓄水罐,每日增加量約為135-165噸,估計到2022年夏季,所有用于稀釋核污染的存水罐都將被裝滿,且核電站周邊也基本再無空地,無法再增加新的蓄水罐,因此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將稀釋后的廢水釋放到海洋當中,利用大自然來完成最終的處理。這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經發出,便引起軒然大波,國內外學者、環保組織等紛紛指責日本:既沒有考慮環境保護,也沒有考慮環太平洋地區的人身公共安全。
據日本方面稱,這些水經過稀釋過濾后,基本沒有放射性,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排放到海洋不會有任何危害,但所有的數據都是東京電力公司以及日本單方面的說辭,周邊國家、世界組織等從來未對樣品進行過獨立測試,因此根本無法確定釋放到海洋中的污水是否安全。當然了,未知的危害我們不能過度揣測,畢竟日本在福島污水處理上采用的過濾系統已經很先進了,但僅就目前公開的系統數據、稀釋數據,我們就可以說出諸多危害。
核泄漏代表著放射性核素暴露,雖然日本已經在努力將放射性核素減少到不可檢測的水平,但并沒有完全消除。根據2017年收集的84個福島核電站污水樣本顯示,有45個樣本還包含有碳、碘、釕、銠、銻、碲、鈷、鍶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釕-106的含量超過安全水平。放射性元素碘-129的半衰期為1570萬年,受輻射后可引起甲狀腺癌,而釕-106是通過核裂變產生的,攝入后會滯留在腎臟和骨骼,對機體產生急性中毒損傷。
此外還有碳-14,雖然日本對外公布的數據稱,放射性碳-14同位素符合標準,但碳-14是人類集體遭受輻射的主要貢獻者,且有可能破壞人類DNA,只不過關于DNA的破壞目前還沒有實踐證實,但并不能因此確定百分百安全,這一點世界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都已經發出了警告。
除了可能引起的人類直接危害外,釋放受污染的水無疑也將會影響環太平地區的漁業資源,尤其是日本本國漁業、西太平洋地區漁業,勢必會遭到重創,就算日本排放的污水真的符合安全標準,但談核色變的思想下,人們依然很難接受,尤其是日本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核轟炸過的國家。在核污染的潛在危險下,以生魚片、刺身著稱的日本料理,估計也會面臨危機,因為誰也無法保證海洋中的魚類不受核元素影響,誰也無法保證這些魚類會不會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內。
最后,海洋是地球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地球垃圾場,更不是承擔人類錯誤的受害方。如果日本最終真的將污染的水排放到太平洋,毫無疑問,不但日本的國家形象會受損,環保組織肯定也會采取措施,而作為普通人類的我們,伸手向日本海鮮說NO,此刻從你我做起。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