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怎么辦?聽說水是可以凈化的,用什么凈化好?
明礬凈水:吸附能力強卻對人體有害
明礬吸附能力強,可吸附水里懸浮雜質,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礬是一種較好的凈水劑,一直被人們廣泛使用。但近年發現,明礬中含有的鋁對人體有害。長期飲用明礬凈化的水,可能會引起老年性癡呆癥。
礦泉壺:口感清甜但易滋生細菌
采用無紡布初步過濾,再經過活性炭凈化,礦化材料對水質進行礦化。比自來水口感清甜,但不是活水,易滋生細菌,水質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威脅。
小型超濾膜凈水:濁度低但凈化不夠全面
超濾水不是純凈水也不是軟化水;它去除了水中濁度、鐵銹、膠體和微生物,濁度很低,水質清澈,但無法去除有機物、消毒劑等有害物質。水中余氯、有機物仍在,口感不好。膜易堵塞。比較適用于發達國家水質優良的地區。
各種桶裝飲用水:便利卻難保新鮮
其實桶裝水是為了那些人多又不方便獲得水源的地方設計的,比如辦公大樓、野外作業等場所無法安裝凈水機,用桶裝水即可方便解決問題。家里一桶水飲用數天,顯然是不健康的。
小型反滲透膜:幾乎不含任何雜質,但仍需檢驗
家庭自制純凈水:生產出基本上不含任何雜質的水。能去除水中各種污染物和礦物質,主要適用于水的脫鹽。出水口感不好,而后置活性炭在改善口感的同時又導致細菌指標難以控制。出水量很小,產水率很低,一般只有不到20%,其余80%多的水被作為廢水排放掉,極為浪費水資源。RO膜造價高、使用困難、易堵塞。完全純凈的水和人類發展繁衍的水環境完全不同,是否對人類健康有益,還需要長期的實踐來檢驗。
管道分質供水:取水方便卻易導致二次污染
“管道分質供水“是在居住小區內設凈水站,將自來水進一步深度處理、加工和凈化,在原有的自來水管道系統上,再增設一條獨立的優質供水管道,將水輸送至用戶,供居民直接飲用。優點是用戶可隨時打開水龍頭取用凈化水,既省去了搬運桶裝水的麻煩,價格也相對便宜。缺點是長距離運輸很容易導致水的二次污染;同時由于用量不大,入戶管路中的水經常處于停滯狀態。其凈化工藝各不相同,但大多數為純凈水,不利健康。仍然只是解決飲水的方案。
家庭中央凈水系統 —凈水史進程的大飛躍,飲水、用水全部凈化
家庭中央凈水系統可以凈化全屋飲水、用水,避免家庭遭受水污染的困擾,提高生活品質。現制現用,新鮮活水,杜絕二次污染。根據目前上海地區家庭用水中主要存在的有機物、消毒劑所帶來的有害物質、異味、色黃等問題,最有效的就是中央凈水系統,在去除了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保留了水中天然的有益的礦物質,可以讓喝的水和洗、用的水全部實現優質標準,流量大,不堵塞。雖然貴了一些,但考慮到可以長期使用并保護全家人的健康,還是非常值得的。所謂財富有價,健康無價。
國外農村的生活污水是如何處理解決的?
澳大利亞利用污水直接灌溉土壤,利用耕種的作物來吸收分解污水中污染物質與水分,有效實現了污染物去除和污水減量的目的,降低了污水中的氮、磷、鉀含量, 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后,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美國、日本、以色列、俄羅斯和西歐等國,采用將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構造的滲濾溝中, 污染物通過物理、化學、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得到處理和凈化。該技術對懸浮物、有機物、氨氮、總磷和大腸桿菌的去除率均較高, 一般可達70%~90%。
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廣泛應用人工濕地處理系統,該系統一般由人工基質和生長在其上的沼生植物組成,是一種獨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德國、法國、美國采用氧化塘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該技術主要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基建投資少、運轉費用低、維護簡單、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以及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