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水質改良劑方面有沒有什么標準或規范?
-我這沒有什么標準規范,不過有個漁友自己搞得對比,但是內容太多不能在這全部展出,所以只把結論放上了
結論
1、通過這個測試,人工添加硝化細菌是否有用的疑問已經有了答案。我們看到A組(自來水)在不人工添加任何硝化細菌的情況下,在第20天才有了初步的硝化系統功能,并處于不穩定狀態,直到第31天仍未完全建立。而C、D、E組在第5天開始硝化系統即完全發揮了作用,并一直較為穩定,即使中途添加有機物也未造成任何波動。因此,本次評測試驗證明了人工添加硝化細菌,確實能夠起到提前建立穩定硝化系統的作用。之所會以給大家造成“硝化細菌無用”、“硝化細菌是忽悠人的”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市場上硝化細菌產品良莠不齊,部分產品根本沒有效果,甚至會對水質產生不好的影響。
2、 C(百因美膠囊)、D(FIN帆牌膠囊)、E(FIN帆牌液態菌)在本次試驗中均表現了較好的穩定性,試驗表明這幾種硝化菌制劑經過一定時間的活化(5天左右),硝化系統已可以穩定運行。但有幾個現象仍值得關注,一個是液態菌并未象宣傳的那樣入水即生效,而是仍然需要幾天以后才開始發揮作用;二是C組(百因美)添加后2天左右會有一個大的波動,造成氨、No2 濃度的大幅升高,原因尚待討論。
3、 F組(德彩)在添加后,無論氨、NO2,在第2天開始即大幅度下降到很低的濃度,但幾天以后開始反彈,并緩慢上升,直到20多天后才與自來水一樣開始下降。我們經過認真討論和分析,認為德彩“硝化菌”的主要成份應為化學除氨劑,其NH4、No2濃度變化曲線符合化學降氨、亞硝酸的特征;結合NO3濃度一直很低的特點,我們認為其“干粉”中不含活體硝化細菌。但德彩在氨的控制上,自20天以后建立了比自來水要更穩定的硝化系統,因此其成份中可能還含有某種促進硝化系統建立的物質。這種配方適合水質急劇惡化,需要快速改善水質的應急場景,但不會長期穩定發揮作用。
4、 B組法國“科迪”,除測試初期氨有小幅度下降外,其余指標均與自來水區別不大。對此我們無法評論,只能說除了自來水外,該組是表現最差的一個。
后記
本次試驗,早在6月即進行(其實之前還有一次不太成熟的試驗,未正式公布,但兩次試驗的結果基本相同)。同類試驗并不是沒有人做過,觀賞魚之家的亦飛版主也曾經做過類似的試驗,但因某些方面的考慮,未公布試驗品牌,不免有些遺憾。其實我們也一直在猶豫,是否公布這些測試產品的品牌,因為某些較為知名產品的評測結果與我們的之前期望相比,可以說是顛覆性的,這也是我們遲遲沒有發布結果的原因。但最后我們決定公開,不公布品牌則此評測結果對大家毫無意義,第二是我們認這次測試雖然還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但我們最大程度保證了試驗的公平性、公開性,可再現性,并詳細公布了試驗方法步驟和數據,也歡迎大家監督指正,如有興趣也可重復同類試驗探討結果。
需配置1升1000mg/L的化學需氧量(COD)標準溶液,需采取多少克領苯二甲酸氫鉀?(M=204.23)
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檢查試劑的質量和操作技術時,由于每克鄰苯二甲酸氫鉀的理論CODcr值為 1.176g,所以,溶解0.8503g鄰苯二甲酸氫鉀于重蒸餾水中,轉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餾水稀釋至標線,使之成為1000mg/L的CODcr標準溶液。用時新配。
鄰苯二甲酸氫鉀:基準試劑級,用前需在105度烘至恒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