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水處理如何判斷污泥是否老化?
一、工業污水處理如何判斷污泥是否老化?
(1)首先要判斷是否是污泥老化了,這個可以通過最近階段的食微比來確認的。
(2)實在沒有此數據,看看出水懸浮顆粒的間隙水是否清澈,如果清澈則可能是污泥老化了;如果渾濁,那有可能是進水濃度高導致的負荷沖擊。(3)如果是負荷沖擊就不要排泥過度了,也就是說只要保持比正常排泥略低的排泥量即可。武漢格林環保的工藝還不錯,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二、工業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多少合適?
一般要求15000毫克/升~25000毫克/升,只是一個范圍,不是一個確定的值。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的控制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時設計的污泥負荷影響,在一定的反應池內當污染物濃度高時,就要求污泥濃度相應提高;當污染物濃度低時,污泥濃度可以相應降低。
其次,污泥濃度大小會影響到曝氣效果,高的污泥濃度會消耗過多的氧。還有后緒工段處理,如果有膜設備的話,對污泥濃度也有要求。
三、工業污泥分類?
原污泥(raw sludge):未經污泥處理的初沉淀污泥。二沉剩余污泥或兩者的混合污泥。
初沉污泥 (primary sludge): 從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二沉污泥 (secondey sludge):從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區)排出的沉淀物。
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曝氣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種好氧微生物群體的絮狀體。
消化污泥 (digested sludge): 經過好氧消化或厭氧消化的污泥,所含有機物質濃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趨于穩定。
回流污泥(returned sludge): 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區)分離出來,回流到曝氣池的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excess activated sludge):活性污泥系統中從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區)排出系統外的活性污泥。
污泥氣 (sludge gas): 在污泥厭氧消化時,有物分解所產生的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氫、氮和硫化氫。俗稱沼氣。
四、工業污水處理中污泥沉降比(SV)是什么?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內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靜止沉淀30分鐘后,沉淀污泥與 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有時也用SV30來表示。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在20-40%之間 。污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是評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 排放和及時反時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顯然,SV與污泥濃度也有關系。武漢格林環保在污水處理方面有著不錯的工藝和經驗,可以多了解一下。
五、工業污水處理中污泥沉降比(SV)是什么?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內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靜止沉淀30分鐘后,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有時也用SV30來表示。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在20-40%之間。污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是評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和及時反時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顯然,SV與污泥濃度也有關系。 武漢格林環保在污水處理方面有著不錯的工藝和經驗,可以多了解一下。
六、污水處理污泥過多?
可能會產生的影響如下:
1. 活性污泥量不足:根據化驗數據計算不足污泥量,盡快補充菌種;
2. 活性污泥死亡:分析具體原因,對氣量、進水量、回流污泥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3. 池面白泡過多:減少鼓風機臺數或調小出氣閥并加大污泥回流量;
4. 污泥沉淀性差:減少進水量及曝氣量,增大污水停留時間;
5. 污泥反硝化上浮:減少曝氣池末段曝氣量,加大污泥回流量;
6. 出水SS偏高:降低進水負荷或減少曝氣量,增大排泥量。
七、工業污泥與生活污泥怎么區分?
工業污泥屬于危險廢物,生活污泥屬于一般固體廢物,工業污泥腐蝕性等較強,且味道刺激,生活污泥有惡臭異味。
八、各個污水處理工藝生化池里的污泥濃度是多少?
單位體積污泥含有的干固體重量,或干固體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用重量法測定,以g / L 或mg / L 表示。該指標也稱為懸浮物濃度(MLSS)。它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進水BOD負荷還有內回流的量,像我這邊的話一般都在5000mg-9000mg/L左右.
九、sbr工藝用到什么污泥?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尤其適用于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目前在國內有廣泛的應用。
十、污水處理污泥怎么處理?
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泥。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
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