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藥、中藥制藥、化學制藥哪個就業前景好?
簡單的說。
化學制藥對應本科專業是制藥工程 。學科體系體系偏有機化工。
生物制藥對應本科專業是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制藥工程。學科體系偏生物發酵,基因工程。
藥物研發對應本科專業是應用化學,臨床藥學,制藥工程。學科體系偏藥物發現和有機合成。
制劑對應本科專業是制藥工程和藥物制劑。
藥理學,藥代動力學等對應臨床藥學。
先勸退,這是坑,珍愛生命,遠離化生材。
下文太長,勸不退再看下文。
化學制藥和生物制藥。生產中,二者區別主要是原料藥來源,制劑類型也有點不同。
化學制藥的原料藥由有機合成得到的,天然產物分離也算。合成工藝是化學制藥的核心技術。
生物制藥原料藥主要通過發酵,單克隆抗體等途徑得到的,生物半合成也算。菌種和細胞培養就是生物制藥的核心技術。
化學制藥國內行情是,便宜的藥,大家都在做,產能過剩。售價貴的藥,國內一般舍不得花錢花時間做藥物篩選,專利都在國外那里,等著國外專利到期,做個仿制的,吃國外剩下的,到時候行業惡性競爭,利潤也不高。
生物制藥,研發和生產技術的門檻太高。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率更高。現在國外藥企的趨勢是做生物制藥,這個方向更有前景。賺錢的藥,國外企業是不會隨便賣菌種,克隆細胞的。國內一般是行業頂尖專家做,一般是一類新藥,很賺錢。再或者,做抗生素這種國外做爛了的低附加值產品。
不建議讀制藥專業。情懷不能當飯吃,勸退。
一是,國內行業不景氣。
低端制藥,產能過剩。高端制藥,研發投入太大,還不見得能研發出來,幾十億美元都可能打水漂,參見禮來。國內除了國企,找不到這么財大氣粗的主,缺錢做不起,有錢也舍不得花。
目前國內藥企大多做低端的,要死不活,然后拚廣告,拚銷售。很多藥廠都轉做保健品,如地黃丸,美其名曰中藥現代化。
二是,行業人才供過于求。
這并不是說中國制藥人才多了。恰恰相反,人口體量還算少,就是國內的藥廠太不給力了,要不了那么多畢業生。
現在大學一窩蜂的都開制藥專業,而藥廠規模就那么大。國內一個大中型藥企,多了算也就千把人,人才已經過飽和了,畢業了競爭壓力大,搞不好只能去當藥販子或轉行,否則失業。
三是,不賺錢。
不賺錢的原因就是做的太低端,產品附加值低。藥企利潤的大頭,讓醫藥代表,俗稱藥販子賺了。其他工種,待遇就那樣,可能老板都沒有手下那一堆藥販子賺得多,體制是這樣的。藥販子全國人民都在罵,不值當。
至于制藥行業未來。毫無疑問是有前景,有錢賺,朝陽行業。這需要國家政策扶持,藥廠老板也需要長遠眼光。
目前看,國家政策是大力支持,補貼新藥研發的也不少。但很多錢,都被無良企業騙補貼,進而洗掉。反正大家都知道,制藥研發是無底洞,研發成功率低,大不了到時候說研發失敗就可以了。
但人才供需過剩,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年疫苗廠制劑生產,三年藥物合成研究生。碩士畢業了,我這種有藥廠工作經歷,都擠不進藥企。不想當藥販子,已轉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