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氣體壓縮?
常見的例子就是自行車打氣筒,還有汽車輪子,都是充的壓縮空氣。
汽車的空氣懸掛,也是利用了空氣可以被壓縮的原理。
制氧機先是用空氣壓縮機將空氣壓縮,然后再用吸附劑吸收壓縮空氣中的氮氣,剩下的氧氣輸出,實現空氣的分離。
家具噴漆也是用的壓縮機將空氣壓縮,然后壓縮的空氣與油漆接觸,帶動油漆噴出。
縮空氣的干燥通常指去除空氣中水分的過程,而壓縮空氣的凈化常指去除壓縮空氣中除水以外的其他污染物。
分離空氣的方法?
首先你說的是分離,而不是吸收或者去除等。分離就是說兩種(水和空氣)分開而其成分或狀態沒有改變。那可以采用:
1、汽水分離器(或叫脫水板、除霧器),含水;空氣通過百葉形分離器時,霧滴撞擊脫水板并被捕集,達到汽水分離。
2、降溫,使空氣中的水分結露甚至結冰,可以分離氣和水。
3、采用旋轉的方式,把空氣通入旋風裝置,利用霧滴的慣性將霧滴甩在旋風裝置的內筒壁上然后靠重力流下并匯集。
4、采用干燥的且不與水反應的吸附劑吸附水,然后通過加熱冷卻或離心脫水回收水并還原吸附劑。我用過的就這些了。
六種分離提純物理方法的原理?
一、分離提純的基本原則
把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叫提純;將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質彼此分開而得到相應組分的各純凈物叫分離。在解答物質分離提純試題時,選擇試劑和實驗操作方法應遵循三個原則:
1. 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即分離提純后的物質應是純凈物,不能有其他物質混入其中。
2. 分離提純后的物質狀態不變。
3. 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即選擇分離提純方法應遵循先物理后化學,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
二、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思路
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思路是根據分離提純物的性質和狀態來定的。具體如下:
1. 分離提純物是固體(從簡單到復雜方法) :加熱(灼燒、升華、熱分解) ,溶解,過濾(洗滌沉淀) ,蒸發,結晶(重結晶) ,電精煉。
2. 分離提純物是液體(從簡單到復雜方法) :分液,萃取,蒸餾。
3. 分離提純物是膠體:鹽析或滲析。
4. 分離提純物是氣體:洗氣。
說明:
(1) 蒸發與結晶
蒸發與結晶方法都可以將溶液中溶質以固體形式析出,具體采用何種方法,取決于溶質的性質和溶質的溶解度。
①溶質的溶解度:蒸發一方面由于溶劑的減少,析出溶質,另一方面由于溶液溫度的升高再溶解溶質,要使蒸發過程析出較多固體溶質,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應變化不大或減少,所以將溶液蒸發提純出的固體是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或減少的物質。結晶(一般指降溫結晶) 要析出較多的固體,溶質的溶解
度隨著溫度升高增加很快,這樣才有可能從不飽和的熱溶液降到低溫時,析出固體,故將溶液降溫結晶提純出的固體是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增加很快的物質。例如NaCl 和NaOH 混合溶液,如果將混合溶液蒸發一段時間,析出的
固體是NaCl ,母液中是NaOH 和少量NaCl 。如果將混合溶液降溫,使溶質以晶體析出,則析出的固體是NaOH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NaOH。
②溶質的性質: 蒸發過程,溶液的溫度升高,溶液中溶質可能要發生反應變質,下列二種情況不能用蒸發方法,應選擇結晶方法。
其一:溶質在受熱時易分解。
如AgNO3 、Ca (HCO3) 2 、KMnO4 等,當然,
若能使水的蒸發溫度低于溶質的分解溫度,還可以用蒸發方法的,像NaHCO3 溶液在低溫低壓下蒸干,得到的是固體NaHCO3 。
其二: 鹽水解產物中有揮發性的酸生成的。
如FeCl3 、AlCl3 、Cu (NO3) 2 等溶液,在蒸發時,因HCl 、HNO3 的揮發,促進了鹽的水解,最后得到的固體是水解產物的分解產物Fe2O3 、Al2O3 、CuO。像Al2 ( SO4 ) 3 、NaAlO2 、Na2CO3等鹽溶液,雖然也發生水解,產物中Al (OH) 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揮發性物質,在蒸發時,抑制了鹽的水解,最后得到的是溶質不變的固體。
(2) 萃取與蒸餾
萃取與蒸餾是用于互溶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提純方法。如果在互溶液體中加入一種試劑(萃取劑,通常是水或物質的水溶液) 能將其轉化為不互溶分層的液體,就用萃取法;如果 不能將其轉化為不互溶分層的液體,那就用蒸餾法。為了能更好地分離和提純,往往在蒸餾之前加入一種試劑,使其中一些物質轉化為非
揮發性的鹽
。
三、例題解析
例1. 現有SiO2 、NH4Cl 、ZnSO4 固體混合物,欲將它們分離,寫出實驗方案和操作名稱。
解析:因為分離的對象是固體混合物,應按加熱、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方法考慮分離。
先加熱,NH4Cl 分解生成HCl 和NH3 脫離固體,后氣體又在容器上化合成NH4Cl 。留下的固體用水溶解后過濾,再經洗滌干燥得固體SiO2 ,最后將余下溶液蒸發即可達到分離目的。
分離方案為:
例2. 請設計分離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實驗方案。
解析: 分離對象是三種互溶的液體混合物,應按分液、萃取、蒸餾方法考慮分離方案。
因三種液體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方法,考慮到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醇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乙酸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故加入飽和Na2CO3 溶液萃取劑,就可將其轉化為兩層上下不互溶的
液體,分離出乙酸乙酯;留下的是乙酸鈉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因不能再將其分層,采用蒸餾法分出低沸點的乙醇,最后在留下的混合液
中加入濃H2SO4 ,然后再蒸餾分出乙酸。分離方案為:
雖然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與以前的“3+ 2”考試試題相比,已有較大的區別,但對于能力的考查和要求依然是相同的。下面就高考復習中如何提高化學科學科能力的問題提出一些淺顯的認識,供大家參考。
一、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科能力培養思維能力的實質是提高思維素質。
化學科的思維素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整體性和創造性。
1. 將化學知識進行必要的總結歸納和有序貯存,以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體現在解決問題時的靈活性、針對性和適應性。學生要做到:第一,狠抓雙基,對考試說明中規定的有關知識融會貫通;第二,對于重點、具有共性和實用性的內容,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整理、有序貯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從題目中觀察到熟悉的內容,與自己貯存的知識產生共鳴,找到應答的關
鍵。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