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水污染在哪里部門?
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包括海洋污染事故(非漁業)的調查處理等;水行政(水務)部門對水資源、河道治理實施監督管理;國土資源部門對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漁政部門負責漁業污染事故調查處理;海洋部門負責海洋工程、海洋傾廢管理等的監督管理。發生水污染糾紛,市民可按上述分工向有關部門投訴。
如何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海水?
遇到海洋溢油的事件,一般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布設圍油欄,防止污染區域進一步擴大。在將海面的污染區域圍起來后;
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出動清污船只,利用吸油器和吸油氈清理油污,等于就是把這些石油抽出來,但這樣做肯定是抽不干凈的,只能說盡量把損失降低。
采取機械回收,這是對環境造成最小污染的一種方法。機械回收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在溢油水域布設圍油欄,然后將“撇油器”也就是油水分離器放到水面上,利用油和水不同物理機制將兩者分離,然后通過水泵抽到存儲艙,達到一定量后轉到岸上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達到環保標準后再排到海里,油則回收。
浮在海面上的油污一般比較好清理,但海水下層的油污因為會在海浪的震蕩下形成較難清理的乳狀液油污,這就需要第三步;
第三步用專門的破乳劑使得油、水分層,然后再加以清理,也就是用一些消油劑,將污染物徹底分解。
??首要的一點是要阻止石油的擴散,方法有兩種
A 屏風 用致密隔板材料將污染海域隔離,此種方法隔離完全,但是費時費力,且材料造價昂貴。
B 沉浮式 由于石油的密度低于水,所以可以用浮子簡單的將油膜圍起來,此方法簡單易行,但是無法阻止水生生物進入污染海域。
??
接下來就是處理石油,由于石油是珍貴的能源,所以優先考慮回收,方法如下
A 用吸附材料吸收
B 專用的油料回收船只
C 人海戰術,用工具將油料舀出
最后就是處理,可以用萃取等手段可以將油料回收
當情況實在無法控制,那么只好用焚燒的手段消除石油的影響。
??此種方法是最后的手段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出現了用生物手段處理石油污染的方法。即用微生物將油料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此法是最為高明,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手段,但是此法尚未普及,一旦科技發展到位,處理石油污染將不再是難題。
但是,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最佳的治理手段就是扼殺石油污染的源頭
A 嚴格控制江河,工礦企業的排污口
B 加強海洋運輸
C 嚴防井噴事件
。
??
難道海葬不會污染海水嗎?
如果情況太嚴重會造成污染,但一般海水會自己凈化干凈,
故去的人了.別跟他們計較太多
怎么不會,不過那是一種習俗,原諒他們把
人的身體和其他動物一樣,沒什么特殊的。投入海里后,會和魚的尸體一樣,被海洋動物吃掉并被細菌分解,不會造成污染。
海水養殖為什么有污染
??報警臺:海水養殖已嚴重污染近海
專家警告: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必須以法律規范海水養殖活動并實施監督監測,以確保海洋產
專家警告: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必須以法律規范海水養殖活動并實施監督監測,以確保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新華社北海電 (記者梁思奇、馬順)被認為是海洋產業經濟增長點的海水養殖,在帶來重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引起了一系列環境問題。日前在廣西北海市召開的全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會議上,專家警告: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必須以法律規范海水養殖活動并實施監督監測,以確保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會議提供的資料表明:我國近岸海域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近年來隨著沿海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不斷加大,污染程度日益加劇。海水三類水質以上占近岸海域面積約56.8%,一類水質僅為14.7%。赤潮發生由20世紀七十年代的每年1-2次增加到九十年代的每年20多次。
??
從海水污染的成分分析,我國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成因除了河流和城市生活污水入海外,魚蝦貝類海水養殖因素也不容忽視。以養蝦為例,專家介紹,即使是管理最好的養蝦場,也有30%的餌料未被攝食,殘餌溶生的氮、磷營養物質是對蝦池及其鄰近淺海的主要污染源。
??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近海富營養化研究及赤潮調查”課題組組長覃秋榮指出:海水養殖的自身污染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使其繁殖加快,誘發赤潮。
“海水養殖熱”由于缺乏規劃,對生態系統造成了直接破壞。與沿海沼澤地、珊瑚礁、上升流并稱“四大最富生物多樣化海洋生態系統”的紅樹林,具有防水土流失、凈化海水和預防病毒的作用。
??近年來,為灘涂養殖人為砍伐紅樹林的現象時有發生。1999年10月到2000年4月,北海市閘口鎮圍墾養殖毀掉紅樹林30多公頃,北海市沿海其他地方零星砍伐達數十公頃。欽州灣茅尾海興建圍墾工程,一期工程達760公頃,沒有考慮保護堤內200多公頃紅樹林。
??專家指出,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只有一個狹小出口與外海相通,水體交換能力低,如此大面積圍墾毀林將導致污染加重,威脅這個海區四大名貴海產品———牡蠣、青蟹、對蝦、石斑魚的生存,最終將得不償失。
北海市一份關于水產業發展的介紹材料稱:北海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灘涂面積298萬畝,目前只開發40萬畝,僅13.4%,淺海幾乎還沒有開發利用。
??
廣西海洋研究所紅樹林專家范航清博士說:海水養殖一定要有科學論證,一窩蜂地無序開發,只考慮效益而忽視整體生態環境效益,遺留的生物多樣化破壞、土地鹽堿化等生態負效應將是非常嚴重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