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低碳經濟有那些比較有前途的產業?
一、現在低碳經濟有那些比較有前途的產業?
低碳經濟有這兩大產業:新能源與節能減排兩大產業。
1、新能源:包括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氫能等。
2、節能減排:包括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建筑節能、半導體照明節能、變頻器、余熱鍋爐、余壓利用、清潔煤發電和清潔煤利用(包括CMD項目)等。
個人看好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節能和變頻器的產業。
(內容僅供交流與參考)
二、落實節能減排和開發新能源的關鍵是什么
關鍵還是科技的發展,在核能或是太陽能利用方面有比較大的突破。
三、低碳,減排,新能源的意思
就是要使用的能源要清潔、干凈、環保,這樣對環境不會產生較大負作用
四、開發新能源比節約能源更重要的原因。
積極推進技術創新
近年來,隨著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發展理念逐步內化為企業的經營理念,許多企業意識到要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就應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發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新技術新工藝。
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告訴記者,近年來,集團通過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在發展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技術、城市污泥處理技術、利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原料、余熱發電等水泥低碳環保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并積極研發水泥低碳生產技術,這將為企業提升能效水平提供更為有力的抓手。”譚仲明表示,只有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才能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提供可靠保證。
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務的益海嘉里集團則先后投入了1億多元,開發出了一套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利用該公司研發的高效稻殼燃燒鍋爐,水稻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稻殼被用于發電,不但可以滿足工廠自身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剩余電力可以上網。
根據該公司在佳木斯的示范工廠運行的情況,1.75噸稻殼的發電量相當于1噸標準煤。“如果全國的稻殼都能用于發電,這意味著每年可節省2000萬噸標準煤。”該集團副董事長穆彥魁說。
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十一五”前三年的節能情況估算,我國通過結構調整實現的節能占60%,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的節能占20%,通過管理創新實現的節能占20%。不過,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技術創新在實現節約能源,提高能效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并將成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有力支撐。
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告訴記者,從目前看,我國鋼鐵、石油石化等行業在技術水平提升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這意味著這些行業通過加強技術創新,有望實現以最少的資源、最低的成本、最小的排放,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產品。今后,哪家企業的能效高,或者說能夠創造出幫助顧客提高能效的產品與技術,就能夠成為贏家。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
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的形勢下,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努力開發新能源,是實現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到2015年,大唐集團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將提高到25%以上。屆時,這些‘低碳’能源將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大唐集團董事長劉順達說,要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加快促進我國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和向低碳經濟轉型,就必須積極發展清潔能源。
劉順達介紹,大唐集團在加快淘汰落后的同時,加快大型熱電聯產機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綠色能源的發展步伐。據介紹,截至2009年底,大唐集團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7.95%,比組建時增加了6.58個百分點。
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長和國際石油價格高漲的形勢下,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努力開發新能源,是實現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董秀成介紹說,從目前看,加快發展綠色能源,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快發展核電。核電是清潔高效的能源,污染少、溫室氣體接近零排放,是有效優化能源結構的優先選擇;二是要大力發展風電和再生能源;三是要積極開發水電;四是要加強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發應用;五是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努力將傳統能源轉化為“低碳能源”。
胡兆光告訴記者,未來10年內,智能電網建設將成為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重點。在一定意義上說,智能電網是新能源技術的核心。有了智能電網,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才可以及時接入電網,其介入過程才能自行控制,由此也將對提高電力運輸效率,解決各種電力入網難題、協調電力供需不對稱等起到巨大作用,從而大幅提高新能源技術的穩定性和利用率。
多措并舉促節能
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約能源比開發新能源更為重要,畢竟很多節能舉措的實施只需要花費很低的成本。因此,中國實現向綠色發展轉型的最大潛力來自于節能。
“通過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我們不僅有效地擴大了國內的消費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大幅提升了能源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在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過程中,國家采取財政補貼方式,對能效等級達到1級或2級的空調、冰箱等10類產品進行推廣,此舉帶來了扎扎實實的節能減排效果。
據測算,2009年推廣應用的500萬臺高效節能空調,每年可節電15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40萬噸、二氧化硫0.6萬噸。
“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約能源比開發新能源更為重要,畢竟很多節能舉措的實施只需要花費很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而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則不然。”董秀成說,有些機構把節能稱為第五大能源,并與煤、石油及天然氣、水電、核電四大能源并列。實際上,節能所代表的意義十分重大。
“中國實現向綠色發展轉型的最大潛力來自于節能。”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從目前看,加快推進節能工程,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專業化分工和提高社會效率為重點,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滿足人們需求和方便群眾生活為中心,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二是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提高高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加快園區生態化改造,推進生態農業園區建設,構建跨產業生態鏈,推進行業間廢物循環。
三是要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廢物的產生,實暢駭扳較殖記幫席爆蘆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促進企業能源消費、工業固體廢棄物、包裝廢棄物的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四是組織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構建技術研發服務平臺,著力抓好技術標準示范企業建設。要圍繞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積極開展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成立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機構,研究制定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各項政策措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