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競爭環境的特點?
國際競爭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或者國際組織之間綜合實力的較量。
當今國際競爭的特點:
1、目前局勢正在朝多極化方向發展了,很多國家既合作又競爭;
說到合作,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或者國際組織之間,因為某種共同的目標或者利益進行的相互間的配合、協作
2、國際競爭不同于自由競爭。
(1)、從現象上看,國際競爭與自由競爭最大區別是自由競爭遵循優勝劣汰原則,在自由競爭中的落后企業、落后 部門要破產和被淘汰,而國際競爭中的落后國家、落后部門和落后企業不一定破產和被淘汰。
(2)、從理論上分析,國際競爭不同于自由競爭的基本前提,是世界經濟中存 在著各個國家主權政府,只要有國家政府存在,它們必然以各種方式干預國際競爭格局,可見,國際競爭表現為一種有保護的競爭。
3、國際競爭又不同于壟斷競爭。
(1)、從現象上看,國際競爭與壟斷競爭的最大區別在于,壟斷競爭的目的是以壟斷排斥競爭或消滅競爭。而國 際競爭的目的則是以競爭作為獲取本國經濟利益的主要手段,因此,國際競爭不是消滅競爭,而是強化競爭。
(2)、從理論上分析,國際競爭不同于壟斷競爭的基本前提, 在于國際競爭的主體囊括了世界市場上各種經濟實體,諸如關心本國經濟利益勝于關心他國經濟利益的國家政府;為實現國家經濟利益為目標的國有企業;以本集團 經濟利益為首要目標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市場廣闊存在和發展的眾多大中小私人企業。可見,國際競爭比壟斷競爭范圍更大,它表現為包括壟斷競爭在內的強化型競 爭,是在政府保護下的強化競爭。
4、世界在向多極化發展過程中,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
國際間的合作也是以經濟貿易為主,政治上基本是獨立的。
5、國際競爭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而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當前國際競爭越來越多地轉向經濟和科技領域,能否增強以經濟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6、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如何推動國際市場競爭戰略——國際戰略聯盟產生,國際戰略聯盟推動國際市場競爭的發展。
7、國際經濟關系相對平等是國際競爭關系存在的前提。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資本原始積累,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充斥著以殘酷的暴力進行殖民的掠奪。在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時期,通過商品輸出帶動資本輸出,殘酷掠奪殖民地。在上述時代,相對平等的國際競爭關系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二戰后,國際經濟關系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才出現了相對平等化的過程。
(1)一系列國際經濟機構的建立,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相對平等化
(2)發展中國家經濟集團的形成推動了國際經濟關系的相對平等化
(3)原材料生產和出口國組織的建立,推動了國際經濟關系相對平等化
(4)貿易優惠制度的實施進一步促進國際經濟關系平等化的發展
8、經濟全球的發展是國際競爭擴展至全球的強大動力 。
國際競爭使國際市場競爭變成更加廣泛、復雜和激烈。換句話說,經濟全球化是國際競爭擴展至全球的強大動力,主要表現在:
(1)經濟全球化內容的深刻化和廣泛化推動著國際競爭的發展,這體現于以下幾方面:
在生產領域方面,由于新技術革命成果的應用,促進了產業結構大規模的調整。一方面,是傳統產業利用新技術進行改造,另一方面是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技術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促進國際范圍內的產業結構實行大調整。
在銷售領域方面,由于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高科技的運用,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國內市場飽和,競爭激烈。國內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向多層次化發展。國內市場這些競爭特點延伸到國際市場的競爭。
在金融領域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高新技術應用于金融業,建立起資金轉移的全球網絡和國際標準化的信息網絡。
(2)各經濟領域的全球化出現合流趨勢使國際競爭更加復雜。
表現為:跨國公司的大發展與二戰后,消費和市場的全球化。
(3)新技術革命推動經濟全球化從而推動國際競爭的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90年代全面地展開,由于信息技術的特點及當 代經濟的開放型,信息產業一開始便是全球化的產業經濟。當今高技術信息產業在改造或取代傳統產業,而成為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經濟主導部門。互聯網絡的建立與發展,使全球經濟的連接更加廣泛和快捷。可見,高新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國際競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