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領世界環境保護的做法?
在環保日益被重視的今天,在環保方面,中國一直是努力而敬業的。環保帶來了美好的中國,也成就了中國的美好。據報道,近年來,聯合國提出了“人權主流化”的口號,旨在將人權保障納入立法、決策和實施過程。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
在環境保護立法、決策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人對良好環境的需求,保障人的環境權益。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將環境保護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中國政府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采取完善環境法律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中國不斷加強環境保護的力度。
一是強化了國家保護和管理環境與資源的基本職能和責任。1978年,中國憲法首次明確規定了國家保護和管理環境的職能。1983年,環境保護被確立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2007年修改的節約能源法和2008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增加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中國建立了專門的環境保護機構環境保護部。
二是環境政策的核心從注重末端治理轉向了“防重于治”。2002年出臺的環境影響評價法,進一步強化了環境治理的源頭控制制度。
三是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強化了環境政策制定的公眾參與機制。比如,環境影響評價法對公眾參與作出制度性規定。
四是重視民間組織和環保志愿者的發展和作用。據統計中國目前有非政府環保組織3000多家,他們開展的各種活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環保事業的進步。
五是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中國制定《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2010年)》等文件,注重開展全國性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六是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中國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等50多項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條約。中國為保護環境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國順利完成了《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的階段性削減指標。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占所有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50%。
2009年11月,中國政府鄭重地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