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日是幾月幾日?
一、環境保護日是幾月幾日?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
二、幾月幾日是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水,從來都不是無限供給的資源,尤其我國地理氣候條件特殊、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水情最為復雜、治水最具有挑戰性的國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自此,節水成為國家意志和全民行動。近年來,我國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和強度,協同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節水重點行動,推進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不斷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全力做好節水這道“必答題”。
三、世界姐妹日是幾月幾日?
世界閨蜜日是10月10日。
生日說:在10月10日這天出生的人十分堅強又有決心,他們必會毫無畏懼地探究周遭環境,最后還會因為追根究底的天性,而向遠方的世界前進。他們將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面臨各項挑戰,這些目標通常是既遙遠又難以達成的。
四、世界航空日是幾月幾日?
世界航空日是每年的4月12日,
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發射升空,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55年前首次登上宇宙飛船遨游太空,繞地球飛行一周后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壯舉實現了自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使人類能夠從一個新視角對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了更好的了解。
在紀念人類首次太空飛行50周年之際,聯合國舉行了一個與其相關的圖片展。同時,聯大2011年4月7日通過決議,決定將每年的4月12日定為“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并強調外層空間屬于全人類,應確保外層空間的和平利用。
五、世界教育日是幾月幾日?
1月24日
“國際教育日”是為幫助人們更好地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由第73屆聯合國大會第44次全體會議決定成立的節日,為每年1月24日。
2018年12月3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第44次全體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通過決議。
決議說,必須努力確保小學、中學、大學和職業培訓等所有教育機構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使所有人都能擁有終生學習的機會,從而有機會充分參與到社會中來,為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尼日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班德在會上發言時說,教育對全球化發展極其關鍵,為教育設立專門的國際日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班德同時呼吁國際社會支持并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日,為弱勢群體擴大受教育機會。
六、世界微笑日是幾月幾日?
1948年,國際紅十字會將其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過微笑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減少人與人的隔閡。
而今年的5月8日的世界微笑日,也許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對面口罩下人的臉,但是正是這樣的原因我們更應該讓人感到微笑的力量。
微笑沒有語言壁壘,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愛和希望。5月8號,世界微笑日,讓我們都對別人報以微笑,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七、世界懷孕日是幾月幾日?
懷孕日,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于2007年設立的一個節日,日期為每年的9月12日。懷孕日這天,參賽的夫婦可以享受一天假期,專職在家“造人”,如果在下一年俄羅斯國慶節生下嬰兒還將有汽車等獎勵。設立該節日的目的鼓勵生育,緩解俄羅斯人口出生率低的壓力。
八、世界讀書日是幾月幾日?
世界讀書日是每年4月23日,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和秘魯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的辭世紀念日。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
九、世界拔牙日是幾月幾日?
是每年9月20日1989年由國家衛生部、全國愛衛會、國家教委、文化部、廣電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全國老齡委九個部委聯合簽署,把每年9月20日確立為“全國愛牙日”。動員社會各界力量來支持和參與口腔預防保健工作,增強人民自我口腔保護意識,提高全國人民口腔健康。愛牙日設立的宗旨就是通過愛牙日活動來動員社會力量,來預防牙病。主要由于我國因牙齒問題所帶來的健康問題發生過多,更危害了兒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長發育,所以希望通過設立愛牙日來提醒大家建立口腔保健行為。
十、世界濕地日是幾月幾日?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由國際濕地公約常委會于1996年10月確立,以便開展各種活動來提高公眾對濕地的認識,促進濕地保護。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薩爾簽署了全球性政府間的保護公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濕地公約(也稱為:拉姆薩爾公約,英文:Ramsar Convention),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保護公約,全稱為《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公約的宗旨是: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濕地公約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發起締約國。濕地公約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4年1月,拉姆薩爾公約總共有168個締約成員,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2170片總面積超過207萬平方公里的重要濕地。中國于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為紀念濕地公約的簽署,故將每年的2月2日列為世界濕地日。1999年5月,在哥斯達黎加召開的第7屆締約方大會上,正式確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濕地國際(WI)為公約的伙伴組織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