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凈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淀、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淀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占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于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脫氮除磷,又由于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淀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回流,運行費用低。
污水的處理方法及原理
一、污水處理方法按原理分類
1.物理處理法:沉淀法、篩濾法、上浮法、氣浮法、過濾法、和反滲透法;
2.化學處理法: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汽提、萃取、吸附、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等;
3.生物化學處理法:好氧還原法、厭氧還原法。
二、污水處理方法按處理手段分類
1.分離處理:
(1)離子分離:離子交換、離子吸附、離子浮選、電解沉積、電滲析;
(2)分子分離:吹脫、汽提、萃取、吸附、浮選、結晶、蒸發;
(3)膠體分離:化學絮凝、生物絮凝、電泳、膠粒浮選;
(4)懸浮物分類:重力分離(沉淀、浮上)、離心分離(離心機、旋流分流器)、阻力截留(篩網、濾池等)、磁力分離
2.轉化處理
(1)化學轉化:中和、氧化還原、化學沉淀等
(2)生物轉化:好氧、厭氧法。
三、污水處理方法按按處理程度分類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
3.三級處理:是在一級、二級處理后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磷和氮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