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一、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安徽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合肥市蜀山區淠河路88號25幢407室。
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04MA2RG8D74A,企業法人何少青,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
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環保科技產品研發及技術咨詢;建材、環保涂料(除油漆)、日用百貨、辦公用品、五金交電、家居用品、裝飾材料銷售;家紡飾品、木質品定制;室內外裝飾工程設計及施工;室內環境檢測與評價;環境監測技術服務(除培訓)。(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安徽申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二、安徽春暖花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安徽春暖花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安徽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合肥市高新區望江西路800號合肥創新產業園A3樓815-816室。
安徽春暖花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L,企業法人張賀嶺,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
安徽春暖花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凈化技術及凈化材料、凈化及檢測環保設備、人工智能及控制系統、電子產品的研發、銷售與服務;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營及售后服務;環境監測、治理、與咨詢服務;環保技術開發與轉讓服務;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5248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23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良好。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安徽春暖花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三、合肥學院代碼是多少?
合肥學院代碼是11059,學校前身合肥聯合大學,由時任合肥市委書記鄭銳和中國科大副校長楊承宗先生創辦。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原合肥聯合大學和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合并組建合肥學院。2017年2月,合肥大學正式啟動籌建。
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全國通用),各省教育考試院為高校編排代碼有4位(此代碼一般作填報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碼也不一樣),由于高校辦學情況每年都有變動,所以高校代碼也有變化。
合肥學院簡介:
合肥學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國家和地方共同創辦,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副高職稱自主評審權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委員會副主席單位,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主席單位,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常任主席單位,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委托培養學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新工科教育與研究成員單位,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單位,全球中小企業聯盟戰略合作伙伴。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4月,該校共有國家特色專業5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國家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批準的對外合作辦學專業3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工業設計。
安徽省級特色專業(6個):電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業設計。
安徽省重點試驗培養專業(1個):金融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4個):工業設計、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物流管理、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教學團隊(3個):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教育學科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精品課程(11門):發酵工程與設備、在系統編程技術、高等數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數據結構、生物化學、物理化學、課程與教學論、人機工程學、高級財務管理、中國古代文學。
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4個):基礎實驗與實踐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機械工程實驗實訓中心(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示范實習實訓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能力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校企共建實踐教育基地(1個):合肥學院-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12個):工業設計、機械設制造與自動化、物流管理等。
學科建設
2009年,學校獲批安徽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2010年之前,學校陸續與德國的大學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
2010年,學校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先后簽署協議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獲得服務國家特需項目工程碩士(環境工程)的招生資格。
2012年,學校獨立培養的首屆研究生順利入學。
2013年,安徽省教育廳立項建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術性碩士學科,籌備處設在合肥學院化學工程系;2014年,合肥學院管理系碩士點籌備處正式設立。
2015年1月,合肥學院首屆獨立自主培養研究生順利畢業。
2018年,經教育部批準,合肥學院正式獲批碩士授予單位。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6月,該校共有專任教師919人,其中高級職稱36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師20多人,4人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11人獲得“黃山友誼獎”。
通過柔性引進,聚集了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祥科、章罕、萬印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鎖江、皖江學者羅熙淳等一批領軍人才。通過實施了“1251”人才計劃,引進一批高質量、高層次的德籍人才,一批高端的科技創新團隊正在形成。
科研平臺
截至2018年4月,該校建有兩個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開展水環境治理及污染控制和功能性離子液體動力電池電解液的研究工作;獲批安徽省第七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城市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現代電子控制與檢測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以及省級工程技術中心、行業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11個省級平臺。
2012年,德國物流協會在該校設立了合肥分會。建有“深裝合大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安徽合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合肥學院―新方舟創意工場”等一批校企共建的“嵌入式”實驗室。
學校同時還設有房地產研究所、合肥環境工程研究院、中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應用化工研究所、旅游咨詢與規劃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所、現代管理研究所、江淮文化研究所、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發酵工程研究所、中德過程―新能源技術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外國文化研究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德合作環境技術轉化中心、藝術設計研究所等研究所(中心)。
建設成果
2002年至2017年,該校多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項目、國家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國家863計劃研究子項目,省“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省優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市級、院級研究項目100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0余篇,獲國家發明9項,獲省、市科研獎項十多項。
2013年,該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基金項目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立項2項。公開發表論文被國際檢索(SCI、EI)收錄800余篇,其中,化學系就達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及編寫教材50部。其中,該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居省屬大學前列。
該校承擔了“合肥市軌道交通1、3號線主體維護結構的監測與分析”、《合肥半湯、湯池國際溫泉度假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合肥市工業設計平臺建設調研報告”、合肥熱電集團污泥摻燒技術、“高校光伏電站建設模式與應用示范研究”等一批研究項目;建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一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平臺,近五年,人文社科應用性成果的數量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術資源
截至2016年5月,合肥學院圖書館藏有印刷型圖書131.68萬冊;電子圖書102.81多萬種(冊);藏書合計234.49萬冊。購置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碩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國研網、EBSCO數據庫、Springer Link數據庫、視頻數據庫等國內外數據庫23個;自建數據庫7個,其中特色數據庫3個。
圖書館還與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合作,為校內讀者提供外文期刊、圖書文獻的原文傳遞。同時積極加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和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通過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為讀者獲取所需文獻。
院系設置
該校共設有合肥學院建筑工程系、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合肥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合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合肥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合肥學院機械工程系、合肥學院數學與物理系、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合肥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合肥學院經濟系、合肥學院教育系、合肥學院外國語言系、合肥學院管理系、合肥學院旅游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體育教學部、基礎教學與實驗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系和4個教學單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