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有哪些特點(什么是環境固體污染?)
一、什么是環境固體污染?
固體廢物按來源大致可分為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三種。此外,還有農業固體廢物、建筑廢料及棄土。固體廢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處理處置將會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危害人體健康。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
固體廢物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的不同之處在于固體廢物自身便是污染物,所以固體廢物污染主要指固體廢物進入水體、大氣等環境,造成環境污染后,直接或間接對人類以及環境要素產生影響和危害。如果對固體廢物作合理的處置,使其不污染環境,也就不稱其為固體廢物污染了。
二、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及危害?
1固體廢物來源 固體廢物來自人類活動的許多環節,主要包括生產過程和生活過程的一些環節。
固體廢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化學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轉化,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采取的處理方法不當,有害物即將通過水、氣、土壤、食物鏈等途徑危害環境與人體健康。一般工業、礦業等廢物所含的化學成分會形成環境污染,人畜糞便和有機垃圾是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場,形成病原體型污染。2固體廢物的分類 固體廢物有多種分類方法,按其化學性質可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其危害狀況可分為有害廢物和一般廢物;通常為了便于管理,我們按其來源分類,可分為礦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城市垃圾、農業廢棄物和放射性固體,簡稱之為礦業廢物、工業廢物、垃圾、農業廢物和放射性廢物。3固體廢物的危害 3.1侵占土地 3.2污染土壤 3.3污染水體 3.4污染大氣 3.5影響環境衛生 3.6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三、土壤污染包括哪些?
土壤污染物是指使土壤遭受污染的物質。
其來源極其廣泛,主要包括來自工業和城市的廢水和固體廢棄物、農藥和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殘體以及大氣沉降物等,另外在自然界某些礦床或元素和化合物的高集中心周圍,由于礦物的自然分解與風化,往往形成自然擴散帶,使附近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超出一般土壤含量。
污染可以分為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其中以化學污染最為普遍,分為無機污染物,包括對動植物有危害作用的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有Hg、Cd、Cu、Zn、Cr、Pb、As、Ni、Co、Se等重金屬,Sr、Cs、U等放射性元素,N、P、S等營養物質及其他無機物質如酸、堿、鹽、氟等;
有機污染物主要是有機農藥,包括有機氮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脂類等。此外,石油、多環芳烴、多氯聯苯、洗滌劑等也是土壤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
四、什么是固體廢棄物污染?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產品邊角廢料、已報廢新產品、喪失實際利用價值或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為所有人拋棄的呈固態或半固態狀態的物品、物質。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從其對各環境要素的影響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水體的污染。固體廢物投入水體,影響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排入海洋的廢物會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區。廢物堆積或垃圾填埋場,經雨水浸淋,滲出液和濾瀝亦會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2)對大氣的污染。固體廢物中的尾礦、粉煤灰、干污泥和垃圾中的塵粉會隨風飛揚,污染大氣。許多固體廢物本身或者在焚化時,會散發毒氣和臭氣,危害人體健康。(3)對土壤的污染。固體廢物及其滲出液和濾瀝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性質和土壤結構,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有礙植物根系生長,或在植物體內積蓄,通過食物鏈影響到人體健康。許多種固體廢物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通過生物傳播外,還以水汽為媒介傳播和擴散,危害人體健康。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