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熱點話題
熱點話題一:汶川大地震
熱點話題背景: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區總面積約五十萬平方公里、涉及川、甘、陜、渝等十個省區市,逾4625萬人受災,六萬九千二百二十七人罹難、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失蹤。災區房屋大量倒塌損壞,基礎設施大面積損毀,工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高達8451億元,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舉世罕見。災區不少學校倒塌,令眾多學生罹難。
抗震救災,全國總動員,堅持把搶救人的生命擺在首位。廢墟中共救出八萬四千余人,并千方百計安置受災群眾生活,全力搶修交通、電力、通信、廣電、水利、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及時處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災害,及時準確公布災情,為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創造了有利條件。全國掀起賑災熱潮的同時,國際社會亦紛紛伸出救援之手,協助災民和災區重建。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2)對于自然災害,屬于突發事件的范疇,國際有關部門需要針對性地建立突發時間的緊急反映機制。(3)在災后重建過程中,要注意規劃,注意災后居民的生活和就業問題。
熱點話題二:北京奧運
熱點話題背景:八月八日至二十四日,北京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二百○四個國家和地區一萬多名運動員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十六天內刷新了卅八項世界紀錄和八十五項奧運會紀錄;中國代表團取得了五十一枚金牌、一百枚獎牌的優異成績,首次名列金牌榜首,創下最好成績。
北京奧運會完善的比賽場館設施,出色的組織服務工作,精彩的開幕式和閉幕式,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贊揚“這是一屆w正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九月六日至十七日,北京還順利舉辦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奧運是一次很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機會。(2)奧運場館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節儉辦奧運”,避免出現“奧運虧損”。(3)奧運舉辦,對旅游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4)奧運結束后,奧運精神的延續性問題,以及奧運對人的價值觀的正面促進作用不可忽視。
熱點話題三:“神七”航天員漫步太空
熱點話題背景:九月二十五日,“神舟七號”飛船搭載三名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二十七日下午,翟志剛順利出艙,揮舞五星紅旗在太空漫步十分鐘,行走總里程九千一百多公里。翟志剛在太空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問候,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神七”在太空預定軌道繞地球飛行了四十六圈,其間太空人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釋放了伴隨衛星“天鏈一號”繞飛試驗,獲得重要成果。二十八日十七時三十七分,“神舟七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成功著陸,三名太空人安全出艙。“神七”載人航太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標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這是我國科技不斷發展的一種結果,充分體現科技精神。(2)這對我國突破國外太空技術的封鎖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3)“神舟七號”極大鼓勵中國人民,具有巨大的精神指導意義。
熱點話題四:四萬億拉動內需,抗金融海嘯
熱點話題背景:2008年下半年,我國經濟受國際金融海嘯影響,出現下行趨勢,股市節節下跌。面對逆境,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應對危機。11月5日推出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宣布將投資40000億元人民幣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并大幅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他還有: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等等。這些措施注重打基礎,強民生。此外,為了擴大消費,還提出繼續提高農民收入及離退人員離退休費等五大措施。
十二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首要任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世界經濟大格局中,中國將盡全力辦好自己的事情,而中國保持發展繁榮,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這是從保障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出發的正確政策(2)擴大內需應該重點落實到社會保障領域,通過計劃,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兼顧普通老百姓的民生問題。(3)避免個別投資領域出現投資過熱,戴斌老師認為還應該均衡地將投資落實到不同的經濟領域。
熱點話題五: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熱點話題背景:九月十一日衛生部證實,三鹿牌嬰幼兒奶粉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導致全國各地出現許多嬰幼兒腎結石病例。為此,國務院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級回應機制,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回收問題奶粉、免費醫治患者、徹查事件、通報世衛組織及嚴懲有關責任人。
全國因食用問題奶粉而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患兒逾二十九萬人,其中住院五萬一千九百人,死亡六人。經追查全國二十二家奶粉企業發現問題奶制品,相信是在奶源生產、收購、銷售環節中出問題。九月十七日,國務院決定全面檢查奶制品,整頓奶制品行業;停止所有食品生產企業的國家免檢產品資格;對食品安全法草案作重要修改。九月廿二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因“奶粉事件引咎辭職”,成為又一名因處理重大公眾安全事故失當而請辭的正部級官員;三鹿集團所在的石家莊市市委書記遭撤換,市長被免職;三鹿董事長及多名涉案者被拘捕。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這涉及到我國的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問題,需要重點關注。(2)對于患病兒,不僅企業要承擔責任,社會也從“公共危機”的角度給予關懷。必要時可以號召群眾捐款。(3)這對中國企業而言,敲響了“警鐘”,誠信再次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熱點話題六:南方十多省遭冰凍災害
熱點話題背景:2008年1月中至2月上旬,南方十多個省區連續四次遭受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襲擊,導致一百二十九人死亡,一百六十六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一點七八億畝農作物受災,倒塌房屋四十八萬五千間,直接經濟損失一千五百一十六點五億元。大雪災使南方數十萬準備返鄉的農民工滯留火車站,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全面癱瘓;數省市的電線塔被積雪壓垮,城市供水系統在低溫下爆裂,多個城市大面積的停水和停電,通訊業遭重挫;公共交通受阻,嚴重影響煤碳、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的運輸。
中央迅速部署抗災救災,各地區、各部門緊急行動,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進入第一線,社會各界同舟共濟,災情在短時間內受到控制,緩解了各種困難,穩定了民眾情{。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這涉及到我國的救災應急機制問題,需要重點關注。(2)救災過程中,解放軍戰士體現大無畏精神值得贊頌,媒體需要多做相關報道,新東方戴老師認為需要在社會角度宣傳這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3)救災過程的組織流程,需要進一步優化,對于救災快速反應機制的構建需要加強。目前我國救災反應機制在國際領先,但畢竟中國是一個災害多發的國家,因此,我們還需要思考如何更快地將救援物質和人員安排到位。
熱點話題七:改革開放三十年
熱點話題背景:2008年,中國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2008年12月十8日,中央隆重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歷史新時期,是我國的“第三次革命”。胡錦濤主席宣布了中國未來發展的新目標:在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時,全國建成較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
十月九日至十二日,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規劃新一輪農村改革路線圖,提出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改革開發中,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精神不能丟。(2)改革開發,需要與中國國情相結合。(3)改革開發,在現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產業結構升級和民族品牌的構建。(4)改革開發過程,要注意民生問題的解決,需要讓全社會都享受到改革開發帶來的成果,全力推進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
熱點話題八:兩岸基本實現“三通”
熱點話題背景:11月3日至7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訪問臺灣,這是海協會領導人首次訪問臺灣。兩會最高領導人首次在臺北舉行會談,就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直接通郵等簽署協議。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從12月15日起,兩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臺北、高雄、基隆等多個城市同時舉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郵啟動儀式。這標志著兩岸直接“三通”基本實現,兩岸關系取得歷史性重大進展。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這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2)“三通”意味著兩岸人民的交流進一步增強。(3)兩岸交流應該擴大交流的領域,除了經濟交流外,文化交流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4)要進一步簡化兩岸居民往來的“手續性問題”,廣州新東方戴斌老師認為可以參照“港澳通行證”的做法。
熱點話題九:燃油附加稅的征收
熱點話題背景:按照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要求,12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調整成品油消費稅政策。主要內容為:
一是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汽油、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由每升0.2元提高到每升1.0元;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由每升0.1元提高到每升0.8元。
二是調整特殊用途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對進口石腦油恢復征收消費稅。航空煤油暫緩征收消費稅。對用外購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稅汽油生產的乙醇汽油免征消費稅。用自產汽油生產的乙醇汽油,按照生產乙醇汽油所耗用的汽油數量申報納稅。對外購或委托加工收回的汽油、柴油用于連續生產甲醇汽油、生物柴油的,準予從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原料已納的消費稅稅款。
2010年12月31日前,對國產的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免征消費稅;對進口的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已繳納的消費稅予以返還。
成品油消費稅政策調整,是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促進節能減排和經濟結構調整、規范政府收費行為和公平社會負擔,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有利于我國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2)實施過程中,可能會給部分群眾增加一定的經濟負擔,但長期而言有利于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3)國家通過的經濟手段,調控能源價格,充分發揮了宏觀調控的作用,值得支持。
熱點話題十:政務公開
熱點話題背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從2008年5月1日起將正式施行,將在建設公開透明的政府,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方面帶來深刻影響。
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對于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條例還規定了應該重點公開的內容:財政預算、決算報告;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這些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項,從5月1日開始,只要按照相關程序規定,公眾都可以予以查詢和了解。
可能涉及的答題要點:(1)政務公開是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必然體現,也是行政工作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必然要求。(2)“罪惡止于陽光”,在透明的環境下,行政相對人獲取有關政務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行政的效能原則和服務宗旨,(3)民眾可以基于公開的程序和信息對政府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督,“暗箱操作”也能最大限度被避免。(4)廣州新東方戴斌老師認為政務公開的意義不僅在于方便行政相對人,更在于對政府行為的監督。
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現在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于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2007-2008環球金融危機
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后,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并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中國企業應對金融危機三大秘訣
首選之策:對員工進行教育
把握關鍵:創立企業自己的品牌
制勝之舉:創新企業管理
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