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汞廢水怎樣治理,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
含汞廢水怎樣治理,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
含汞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沉淀法、電解法、離子交換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組合工藝處理法。
廢水中的汞除無機汞狀態外,還以各種有機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環境中任何形式的汞(金屬汞、無機二價汞、芳基汞和烷基汞等),在一定條件下,均可轉化為具有劇毒的甲基汞。甲基汞有一甲基汞(Hg+-CH3)和二甲基汞(CH3-Hg-CH3)。1967年,瑞典學者S.Jensen和Jerndov等指出淡水水體底泥中厭氧細菌可使無機汞甲基化,形成甲基汞和二甲基汞。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在水中有醋酸、乙醛、甲醇、乙醇、木醇等有機化合物共存時,經紫外線、日光照射后產生甲基游離基可使氯化汞甲基化。
水污染是怎么形成的?
由于人類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在使用水的同時,往往使某些有害的物質進入水體,引起天然水體發生物理上和化學上的變化。比如一條河流,從發源地開始,水十分清澈,沒有污染。經過漫長的河道,途經許多工廠和城鎮村莊,匯入了四面八方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后,河水就再也不是清澈的了。如果有造紙廢水匯入,河水就變成了黑褐色;如果有鋼鐵工業的廢水匯入,水中的有害物質的量就會大大增多,這時的水就受到了污染。
人類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諸如礦山的建設和開采,工業、農業生產的活動等等。工業生產活動排放的廢水和廢渣,農業噴灑的農藥和大量的施肥,城鎮生活污水等等都可導致江河湖海的污染,使天然水體逐漸失去原有的價值和作用。引起水體污染的物質,稱為污染物質。
工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工業廢水、廢渣、廢氣的污染尤為重要。工業廢水中含有多種污染物質,它們來自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這些污染物質隨著工業廢水排到河流。湖泊或近海。我們常常看見一些河流或近海水面上漂著油膜、泡沫、雜物;有些水域是黑的,有些又是黃的;有些水面上冒著熱氣,有的還放出臭氣。如果我們取一些水,送到化驗室化驗一下,就可以發現水中含有不同數量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質,例如酚、氰、砷、汞、農藥等等。
水體中所含的污染物質都來自不同的工業廢水。鋼鐵、焦化和煉油工廠一般排放含有酚類化合物與氰化物的廢水。而砷、汞、農藥等可以在化工廠、化纖廠、農藥廠、皮毛廠等企業排放的廢水中找到。
這些污染物一旦進入水體,就使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增高。有時超過地面水容許標準的幾倍、幾十倍,甚至上千倍。有些雖然含量很低,例如六六六、DDT等農藥,但它們不應在天然水體中存在,如果在河流、湖泊、近海發現了它們,我們也認為水體受到了污染。
污染物產生的地方稱為污染源。根據污染源的形態,一般把它分為點污染源、線污染源、面污染源。工廠、礦山等可以認為是點污染源;輸油管道可以認為是線污染源;農田、城市地面則是面污染源。不同形態的污染源污染水體的方式不盡相同。
工廠點污染源排放污水的方式,跟污染源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由于工廠采用不同的排污方式,它們對水體以及工廠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后果和危害都不一樣。
有的工廠首先把污水排入下水道,與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后再排入水體,這種排放方式常被一些小企業所采用。它對河流造成的污染情況比較復雜,河流中有生活污水的影響,也有工業污水的影響。還有的排污方式是用專門的排污管道或渠道把污水排入附近的水體,采用這種辦法的工廠通常距離水體較遠。這種排污方式比起直接排污來說,它對水體的污染程度相對要小一些。這是因為有些污染物已經在排污管道中沉淀了;還有一些污染物像酚,有可能在排污管道中在細菌的作用下得到部分凈化。另外一種是所謂的滲井排放,有少數工廠把污水排入滲井、滲坑,這種方法雖然不會對地表水體立刻造成污染,但是它對地下水的污染卻十分嚴重。受污染的地下水再滲入河流后,同樣會給河流帶來污染。滲并排放是一種絕對禁止的排放方式!接連不斷的水體大面積污染,使有限的水資源變得更加短缺。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年排放污水超億噸,其中80%以上未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江河。還有未經處理的工業固體廢料、有害氣體以及人類的生活垃圾等等也直接污染水源。
水污染一般來說都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說人為導致的生活垃圾排放到水源中,就容易形成水污染,還有些是因為工廠排放廢水導致的水污染,是用化肥過多化肥,順著雨水流入水中,也會導致水污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