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介紹?
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介紹?
簡介: 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座落在羅源灣開發區金港工業區,座北朝南,東距羅源灣魯能碼頭6公里、西接羅源縣城13公里、南瀕羅源灣海域,占地3267畝,均為灘涂填海造地。 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在2011年寶鋼集團入資控股,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冶煉、熱軋、固溶、冷軋,銷售金屬鎳、鎳合金、各類合金,熱(冷)軋不銹鋼卷板、鎳合金卷板、對外貿易。項目分期進行,共計劃投資300億,用于鎳合金生產基地的建設,最終將達到年產超過300萬噸熱、冷軋不銹鋼卷板帶的生產規模。形成全國較大規模的鎳合金生產基地之一,填補了福建省鎳合金生產的空白,對發展海峽西岸羅源灣臨港工業區經濟建設具有示范性的重大作用。 公司已收購或參股境外多家礦山、船運公司,充分利用境外礦產資源,形成礦山-冶煉-粗加工-精加工-制品加工的完整的產業鏈,并擁有焦化、倉儲、物流等相關配套項目。一期建設項目為年產92萬噸鎳Ni5-25鎳合金和年產82萬噸熱軋不銹鋼板帶,項目投資超過45億元,為2007年、2008年、2009年福建省在建重點項目。 建設項目于2005年10月開始填灘涂造地,2006年10月動工建設。2009年3月,年產82萬噸熱軋不銹鋼卷板帶項目建成試生產,同年底,年產92萬噸鎳合金項目建成試生產。項目引進烏克蘭先進的冶煉專利技術,充分利用國外的紅土鎳礦資源,開發低品位紅土鎳礦的高效利用,項目建設注重環保設施的投入,煙塵氣體排放、固體廢物處理、污水處理、廢酸液處理、消除噪音等環保設施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0%。項目采用熱送、連軋、加熱系統選用節能型蓄熱式加熱爐、高爐煤氣回收利用、電機變頻等一系列節能工藝,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一期項目達產后,將年產92萬噸鎳合金和82萬噸鎳合金熱軋卷板帶。新增年工業產值100億元以上。 二期建設項目投資87億元,達到年產25萬噸鎳15-40鎳合金、40萬噸冷軋不銹鋼和200萬噸熱軋鎳合金板的生產規模。 公司在項目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企業技術開發和公司自身管理,致力于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做到資源、效益、環境相協調,為打造全國較大規模的鎳合金生產基地而努力。法定代表人:江慶元成立時間:注冊資本:425333.3333萬人民幣工商注冊號: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地址:羅源縣羅源灣開發區金港工業區
600808馬鋼股份580010今日尾盤大幅拉升,期待近日行情?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針對目前有些專家建議通過國有股減持來擠壓股市的泡沫。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國有股是否減持要更多考慮投資者利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我多次從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來增持,來減持,偏離太高,我認為我應該減持,偏離太低我應該增持,我遠遠比你出的這個價位還高,我應該維護我的價位,不是把我的價位弄得越低越好,也不是弄得越高越好。
李榮融說,作為成熟的投資者,應該在國際上進行比較,測算這個企業應該在什么價位上。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我做的目的不是因為人家一說,你看,現在股市高了,你國有企業又去套錢進來了,我不是這個意圖,我是提示你,已經偏離了我的價值,太高了,我不值那么多錢,有時候跌得一塌糊涂了,你看寶鋼認購證,說寶鋼不值錢,20億收回,化了40億把認購證收回,為什么,我也說寶鋼不止那個價位。目的還是維護股市的穩定,更重要地是維護投資者的利益。(CCTV)
相關新聞:
李榮融:落實科學發展觀 開創央企又好又快發展新局面
李榮融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2007年工作,分析經濟形勢,部署2008年工作。國務院領導同志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曾培炎副總理會前聽取了匯報,下午還將親臨會議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精神,很好地貫徹落實。下面,我代表國資委和國資委黨委,講四個問題。
一、2007年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情況
今年是第二個業績考核任期的起步之年。中央企業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強化管理,生產經營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DD銷售收入快速增長。1-11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7162.2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的企業有143家,占93.5%,其中增幅高于上年同期的有79家;實現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有2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
DD經濟效益大幅提高。1-11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9186.6億元,同比增長31.7%,其中凈利潤5522.1億元,同比增長33%。凈資產收益率11.7%,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同比提高的企業有117家;總資產報酬率7.7%,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同比上升的企業有128家。預計全年實現利潤達到9800億元,同比增長30%。
DD效益增長基礎日趨穩固。1-11月,中央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的企業有139家,占90.8%;實現利潤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1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盈利大戶的分布,由石油石化、電力、電信擴大到船舶、汽車、航運、冶金等行業。交通運輸、冶金、汽車、設備制造、商貿5個行業企業的增利額共計681.1億元,占中央企業總增利額的30.8%。
DD運行質量持續改進。1-11月,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4.6萬億元,同比增長21%;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4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8家。凈資產6.5萬億元,同比增長23%。平均資產負債率55.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的企業8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家。總資產周轉率0.65次,同比提高0.02次,同比提高的企業95家;流動資產周轉率1.7次,同比提高0.02次,同比提高的企業91家;應收賬款周轉率12.07次,同比提高0.07次,同比提高的企業88家;成本費用利潤率11.5%,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同比提高的企業121家;百元銷售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89.5元,同比下降0.5元,同比下降的企業103家;成本費用增幅低于同期銷售收入增幅0.7個百分點。
許多中央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整體素質和實力進一步提高,競爭力明顯增強,不但居于國內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較大影響。建筑行業,中交集團、中冶集團、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都是國內龍頭企業,1-11月銷售收入都在100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增幅都超過60%。中交集團在2007年全球最大225家承包商中排名第14位,居中資企業第一。煤炭行業兩家企業的規模和實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神華集團2007年煤炭產量將超過2億噸,銷量超過2.6億噸,均居世界第一;百萬噸死亡率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航運業,中遠集團船隊規模居世界第二,經濟效益在全球同行業中名列前茅。造船業,中船集團、中船重工2007年新接訂單、手持訂單均居世界前列。設備制造業,東方電氣集團發電設備產量連續三年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將超過3000萬千瓦。商貿業,中化集團、中糧集團、中國五礦均進入世界500強,這幾年的成功轉型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糧集團在食用油、葡萄酒、巧克力等幾類產品中形成了知名品牌。
中央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顯現。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增加財政收入、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促進國防現代化和航天事業發展等方面,中央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1-11月,中央企業上繳稅金7654.3億元,同比增長24%,比去年同期增加1481.8億元。石油石化企業在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嚴重倒掛的情況下,采取綜合措施,確保成品油市場供應。商貿企業落實國家政策,積極組織糧、油、肉等食品供應,為穩定市場做出了貢獻。建筑企業嚴格管理,確保工期,高質量完成奧運場館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軍工企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軍品科研和生產任務,航天科技等企業為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實施做出重要貢獻。14家中央企業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全面履行服務承諾,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兩大電網企業供電的可靠性明顯提高,平均供電可靠率,城市達到99.8%,農村達到99.5%。電信企業投訴率下降,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有所減少。民航企業在異常天氣增多的情況下,投訴率有所下降。旅游企業投訴率大幅下降,服務滿意率達到近年新高。11家中央企業相繼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獲得普遍好評。
一年來,中央企業突出主業、突出創新、突出管理,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改革力度加大,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
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今年以來,中央企業抓住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快整體上市和回歸A股市場步伐。9家企業實現了境內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中國中鐵實現了主業資產整體上市。中國遠洋、中國神華、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中海油服、中海集裝箱等6家企業H股回歸A股。鞍鋼股份、中國船舶等12家企業境內增發、配股。
董事會試點取得積極進展。19家試點企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17家企業的外部董事達到或超過董事會成員的半數,3家企業進行了外部董事擔任董事長的探索,絕大部分董事履職良好。實行了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制度,初步建立了外部董事人才庫。一批中央企業借鑒董事會試點辦法,向二、三級企業派出董事、監事,規范董事會運作,取得了較好效果。中央企業董事會試點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
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今年又有22家中央企業的22個高管職位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兵器工業集團大力推進以“考評、用人、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新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了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中國海油把收入分配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擴展到存續公司。中國聯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個省級分公司副總經理。南航集團公開招聘空乘人員和自費飛行學員,市場化用工改革步伐明顯加快。
(二)調整步伐加快,主營業務進一步做強做大。
突出主業,加快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發展。1-9月,中央企業主業投資比例達到97.8%,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石油石化企業投資重點用于油氣勘探開發、增加油氣地質儲量和油氣生產能力。電信企業投資主要用于電信基礎網絡的建設、補充、完善和優化。電力企業加強電網和電源等主業項目建設,新能源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新投產容量中,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容量占73.2%。華潤集團逐步從石油產品經銷和鋼鐵業務中退出,主業更加清晰,競爭能力穩步提高。
多種形式重組整合,積極構筑競爭優勢。今年共有13家中央企業參與7次重組,中央企業戶數減至152家。國投對中包公司及下屬企業的破產重組改制,誠通集團對中唱公司及下屬企業的托管重組改制,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寶鋼重組新疆八一鋼鐵、武鋼重組云南昆鋼、中國建材聯合重組部分地方水泥企業,擴大了企業規模,優化了資源配置。中鋁公司收購云南銅業部分股權,實現了強強聯合,增強了競爭優勢。中央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鞍鋼收購澳大利亞金達必公司、中鋁公司收購秘魯銅業和開發澳大利亞奧魯昆鋁土礦項目、中冶集團收購阿富汗銅礦、中國五礦與俄羅斯北方鋼廠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南航、國航先后加入天合聯盟和星空聯盟,中央企業配置全球資源、拓展海外市場步伐加快,國際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
關閉破產和困難企業重組脫困工作進入收尾階段。列入總體規劃的312家擬政策性破產企業基本完成項目審核工作,進入組織實施階段。中包公司等4家企業整體重組脫困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債務重組基本完成。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取得積極進展, 76家企業上報方案并得到批復,涉及改制單位5043個,分流安置富余人員81.4萬人。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穩步推進,共移交中央企業辦中小學、公檢法機構2021個,移交在職人員9萬多人,退休教師近5萬人,每年減輕企業負擔48.7億元。
(三)企業管理加強,提升效益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加強資金成本管理,促進經濟效益提高。中央企業針對管理“短板”,積極采取措施降本增效。國家電網推行輸變電工程標準化建設,統一技術標準,簡化設計程序,采用通用設備,優化管理流程,節省了工程投資和招標采購成本。今年以來,集中招標金額1210億元,節約資金84.7億元。中國石油增強集團資金控制力度,每天集中閑置資金平均余額達300億元以上。中煤集團按生產環節逐層落實物耗、能耗控制指標,推行限額領料和限額承包,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單耗整體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航空企業在航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大力開展降本節支管理,成本費用總額增幅下降9個百分點。
加強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內控機制進一步完善。中央企業普遍加強了投資管理,投資結構趨于合理,自有資金比重進一步增加。1-9月,中央企業投資中自有資金比重達到60%,石油石化、電信、冶金和汽車企業投資中自有資金比重分別達到79.5%、95.6%、70.7%和89%。一些企業還實行了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后評價制度。不少企業積極開展全面風險管理,防范風險能力顯著增強。中國華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所屬的紐約上市公司,強化內控機制,均以零缺陷通過了薩班斯法案內部控制評審。中央企業“五五”普法和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取得積極進展,53家中央大型企業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目標按期實現,中央企業經營決策中法律論證和各類合同的法律審核把關進一步加強。
(四)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
中央企業以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為重點,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技術難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50家企業先后分兩批開展國家級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20家企業正在籌建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神華集團、中國農機院、中國鋼研、中國化學工程等企業積極開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央企業自主研制開發的1.5萬噸世界最大自由鍛造水壓機、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電站成套設備、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柴油機電控共軌技術、750千瓦和1300千瓦風電葉片、特高壓試驗基地等,填補了我國同類技術的空白,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更成為我國企業自主創新、集成創新的典范。
中央企業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帶頭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今年前11個月,電力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1246萬千瓦,比去年增加1012萬千瓦,占“十一五”時期計劃關停總量的29.2%;火力發電企業供電煤耗每千瓦時平均下降了6.2克標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38.5萬噸。國家電網開展“以大代小”發電權交易,全年可節約572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74萬噸。南方電網在全系統推行線損分壓、分區、分線、分臺區“四分”管理,綜合線損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增加供電12億千瓦時。石油石化企業積極實施節能減排達標考核,節能260萬噸標煤,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9萬噸,減少化學需氧量(COD)排放426噸。鋼鐵企業瞄準同行業能耗先進指標,廣泛開展節能技術攻關,噸鋼綜合能耗平均下降11千克標煤,二氧化硫排放同比下降1.44萬噸。水泥企業帶頭加快淘汰落后裝備,等量替代立窯水泥熟料25萬噸。中央企業較好地完成了節能減排指標,發揮了表率作用。
(五)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
中央企業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教育成果,建立和完善“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團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出席了黨的十七大,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中央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緊密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和具體措施,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中國海油、寶鋼認真研究現代企業制度下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政治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方法和途徑,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性安排。中央企業積極實施《關于建立和完善中央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指導意見》,職代會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緊密結合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新變化,繼續深入開展“四好”領導班子建設,領導班子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繼續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加強班組長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組織開展職工技能大賽,收到很好效果。以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主線,深入推進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積極開展企業紀檢組長交流任職工作,促進了廉潔從業,規范了用權行為。企業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中央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奮力拼搏的結果。我代表國資委和國資委黨委,向你們和中央企業全體職工表示衷心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央企業改革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管理還比較粗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從財務角度分析,突出的問題有以下三個。
一是部分企業盈利基礎不牢固。部分企業集團內部發展不均衡,利潤集中于少數子企業。1-11月,在累計實現利潤超過5億元的86家企業集團中,有43家盈利額的一半以上來自于所屬的1戶二級子企業;52%的二級子企業實現利潤占整個集團利潤總額的比重不足5%;所屬二級子企業虧損面超過50%的企業集團有16家。部分企業主業盈利能力下降,75家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低于去年同期。中央企業新增利潤中,非經常性收益占31.2%。
二是部分企業償債風險加大。1-11月,中央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上升的有65家,負債增長高于資產增長的有69家,資產負債率高于75%的有44家;流動比率為104.3%,同比下降的企業有76家;速動比率為78.7%,同比下降的企業有66家。少數企業過分依賴銀行貸款擴大經營規模,短貸長投,加大了財務風險。
三是部分企業預算管理有待加強。有的企業預算缺乏科學性,預算目標較為保守,甚至半年完成全年預算目標,難以發揮預算的引導作用。有的企業安排投資、籌資和成本費用預算不合理。18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預算70%以上依賴貸款,91家企業成本費用預算增長超過收入增長;86家企業利潤預算下降,但工資預算仍較快增長。有的企業財務風險預算控制意識淡薄,有74家企業預算資產負債率高于去年。
這些問題都是企業經營的命門,事關企業生死存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認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逐步加以解決。
二、2008年的形勢和任務
200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一年。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總結改革開放近30年來的偉大歷史進程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工作,系統闡述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內容,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指針。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扎實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特別是要深化對中國特色的認識,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牢記中央企業的責任和使命,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要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正確方向,遵循企業發展規律,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中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環境,明確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深刻闡述了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和主要任務。關于明年的經濟形勢,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作了深入分析。從國際上看,明年世界經濟形勢對我國發展總體有利,但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也在增加,金融市場風險增大,石油和糧食價格持續走高,貿易保護主義和投資保護主義加劇,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但當前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新問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趨勢尚未緩解,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針對面臨的形勢,中央提出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中央企業要高度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深入分析匯率、利率、稅率、能源原材料價格變化以及信貸從緊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制訂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要打好基礎,練好內功,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確保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一要更加注重主業發展。突出主業是我們一直強調和重視的企業發展戰略,也是基業長青企業的普遍發展規律。近年來,中央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突出主業。同時也要看到,一些企業發展中仍存在精力過于分散、主業不強的問題,甚至個別企業超出主業范圍盲目投資,造成重大損失。突出主業需要恒心和毅力,特別是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機會和誘惑很多,陷阱也很多,中央企業一定要始終堅持突出主業,集中力量發展主業,不僅要注重擴大主業規模,更要注重提升主業的盈利能力,在做優做強上下功夫。
二要更加注重基礎管理。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強化管理永無止境。近年來,中央企業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了戰略管理、財務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投資管理,標準、計量、定額、統計等基礎工作也得到了加強。但也要看到,一些企業仍然存在基礎管理薄弱,集團控制力不強等問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企業管理粗放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可能被掩蓋。一旦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問題就會顯現出來,企業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中央企業一定要正視問題,查找差距,狠抓管理薄弱環節,夯實發展基礎。
三要更加注重風險防范。風險防范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防火墻”。近年來,中央企業普遍提高了風險防范意識,加強了風險管理,風險管控能力不斷增強。但也存在著盲目對外擔保、盲目貸款投資、違規進入高風險投資業務等現象,有的企業甚至因此陷入困境。企業在市場中生存發展,必然會面臨各種風險,特別是在經濟生活中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潛在的風險更多,防范和控制風險尤為重要。中央企業要切實強化風險意識,加強對生產、經營、財務、投資等各個環節風險點的控制,把各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做到風險可控。
四要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近年來,中央企業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開發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實力得到提升。但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很大差距。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中明確提出,中央企業要在自主創新中走在前列,這是對中央企業的殷切期望,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企業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著眼于未來,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在集聚人才、技術研發、創立自主品牌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五要更加注重節能減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是中央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行動,也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近年來,中央企業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很多指標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中央企業要從民族振興和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為全社會企業作出表率。
六要更加注重隊伍建設。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沒有一流的職工隊伍,不可能成為一流的企業。應該說,我們中央企業的職工隊伍是一支作風優良、能打硬仗的隊伍。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們相當一部分企業領導人不比他們差,我們的職工技術尖子也不輸給他們,但整體素質還是有不小差距。中央企業要以世界一流企業職工為標桿,兵對兵、將對將地查找差距,比學趕超,打造一流的職工隊伍。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2008年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企業發展規律,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強化管理,轉變發展方式,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新進展,努力實現中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新貢獻。
尾市隨其他鋼鐵股反彈,屬板塊效應,正常現象,預計明天鋼鐵股仍有表現~
有短線資金活動的跡象,可以短線參與。
少聽所謂的專家長篇大論瞎羅羅,絕對是誘盤。一定慎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