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低碳生活手抄報的資料!!!!!!!!!!!!跪求!!!!!!!!!!!!
基本概念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二氧化碳
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轉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制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于冷柜,而敞開式冷柜電耗比玻璃門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柜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于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門冰柜,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 4521萬度,相當于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千克。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雖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
個人意識
人類意識 低碳生活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么,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
林業碳匯
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無機鹽和水分,釋放氧氣通過篩管把制造的有機物再運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細菌再把有機物分解,從而產生物質循環,對于低碳方面來說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節約。
[編輯本段]背景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 “受傷”的地球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2009年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島國:圖瓦盧,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南極上方的臭氧空洞,就是過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的。
物種減少
美國媒體2009年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第三,腎結石增加,由于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
臭氧空洞
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低碳生活,已成為人類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會使溫室效應加劇,因此算作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在通常條件下空氣質量預報中不報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50%的時候會引起窒息,所以應當避免到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地方去(例如儲藏蔬菜的地窖),在去這些地方前要先通風。
[編輯本段]實行方式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2009年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 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縱然世界各國仍舊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 低碳,是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對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任官平強調,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 什么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愿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并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編輯本段]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干衣機;用在附近公園等適合跑步的空氣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編輯本段]低碳生活小訣竅
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應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空調啟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調開啟后馬上開電風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90%。將空調設置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溫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制冷模式省電。 洗衣機在同樣長的洗滌時間里,弱檔工作時,電動機啟動次數較多,也就是說,使用強檔其實比弱檔省電,且可延長洗衣機的壽命。按轉速1680轉/分(只適用渦輪式)脫水1分鐘計算,脫水率可達55%。一般脫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脫水時間則意義不大。 微波爐較干的食品加水后攪拌均勻,加熱前用聚丙烯保鮮膜覆蓋或者包好,或使用有蓋的耐熱的玻璃器皿加熱。每次加熱或烹調的食品以不超過0.5千克為宜,最好切成小塊,量多時應分時段加熱,中間加以攪拌。盡可能使用“高火”。為減少解凍食品時開關微波爐的次數,可預先將食品從冰箱冷凍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凍,并充分利用冷凍食品中的“冷能”。 計算機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也就是待機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對電池完全放電;盡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接口;關閉屏幕保護程序;合理選擇關機方式:需要立即恢復時采用“待機”、電池運用選“睡眠”、長時間不用選“關機”;電池運用時,在WindowsXP/VISTA下,通過Speed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燃氣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不宜讓火超出鍋底,以免浪費燃氣。夏季氣溫高,燒開水前先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至空氣溫度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燒煮前,先擦干鍋外的水滴,能夠煮的食物盡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飪,不易煮爛的食品用高壓鍋或無油煙不銹鋼鍋燒煮、加熱熟食用微波爐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節省燃氣。 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擴音用電都能省下來。即將過期的香水,可噴灑在塞入枕頭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過的地板上。任何電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頭。 盡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開車節能: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高速莫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多用電郵,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機,多植樹。 少吃帶包裝袋的食品,減少使用包裝袋的次數 多乘公交車。交通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排放量30%以上,減少此類排放量的最好辦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車。美國公共交通聯合會稱,公共交通每年節省近53億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堅持小習慣 1.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0.218kg的碳排放量; 2.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0.621kg的碳排放量; 3.少吹電扇1小時,就減少0.045kg的碳排放量; 4.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0.096kg的碳排放量; 5.少用燈泡1小時,就減少0.041kg的碳排放量; 6.少開車1公里,就減少0.22kg的碳排放量; 7.少吃1次快餐,就減少0.48kg的碳排放量; 8.少燒1kg紙錢,就減少1.46kg的碳排放量; 9.少丟1kg垃圾,就減少2.06kg的碳排放量; 10.少吃1kg牛肉,就減少13kg的碳排放量; 11.省一度電,就減少0.638kg的碳排放量; 12.省一噸水,就減少0.194kg的碳排放量; 13.省一度天然氣,就減少2.1kg的碳排放量; 14.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可以每天減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 如果全中國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每天可以減少kg的碳排放量,約合3x10^7噸。 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每天可以減少kg的碳排放量,約合1.1x10^8噸。
[編輯本段]低碳生活50條準則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相比開車族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用擔心油價漲,二不用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和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3、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4、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25、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26、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松了,靠慣性滑過去; 27、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夸張; 28、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29、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0、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1、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2、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賬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3、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干脆關掉; 34、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5、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6、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7、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8、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39、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0、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1、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2、冰箱內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3、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4、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5、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6、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7、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8、烘干真的沒必要,讓衣服曬曬太陽,會消毒殺菌; 49、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50 、在后備箱里少放些東西吧,那也是重量,浪費汽油資源,還易被盜。
[編輯本段]低碳家居
“低碳”是一個涵蓋內容非常廣的概念,所有能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都可以統稱為低碳,包括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工業生產上的節能減排、建筑的綠色設計、汽車的節能。低碳生活對于家居來講,也能盡量節約能源,減低有害物質的排放。 簡約大方最利于節能 近幾年來,簡約的設計風格漸漸成為家庭裝修中的主導風格。而簡約的風格恰恰就是家裝節能中最為合理的關鍵因素,當然簡約并不等于簡單,只要設計考慮周全,簡約的風格是很適宜現代裝修,特別是年輕人的裝修來使用的。而且這樣的設計風格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庭裝修當中的材料浪費問題。通透的設計如今也慢慢被越來越多的業主所接受,而這樣的設計在保持通風和空氣流通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能源浪費。 色彩回歸環保自然 以前的家總是千篇一律的白色,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家居的顏色越來越多。其實色彩的運用也是關系到節能的,過多使用大紅、綠色、紫色等深色系其實就會浪費能源。 特別是高溫時節,由于深色的涂料比較吸熱,大面積設計使用在家庭裝修墻面中,白天吸收大量的熱能,晚上使用空調會增加居室的能量消耗。 綠色建材筑就低碳生活 在裝修過程中,其實可以更多在一些不注重牢度的“地帶”使用類似輕鋼龍骨、石膏板等輕質隔墻材料,盡量少用粘土實心磚、射燈、鋁合金門窗等。而在一些設計上也可以考慮放棄,比如絕大多數家庭只是偶爾使用的射燈和燈帶,其實是造價不菲的設計,很可能成為一大浪費。完全可以通過材質對比、色彩搭配等各種手段,替代射燈和燈帶。 此外,搬新居時,能繼續使用的家具盡量不換。多使用竹制、藤制的家具,這些材料可再生性強,也能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消耗。 低碳生活,家居業似乎已經領先一步。從環保材料到環保裝修,從砍伐樹木到建設速生林,從發光頂設計到太陽能燈具…… 人類生活活動需要消耗能量,并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學家發現,近200年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經上升30%,人們普遍認為各類極端氣候都和此有關。人們開始呼吁“低碳經濟,低碳生活”。這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潔能源,減少能耗,減少污染的生活模式。 低碳生活并不深奧。設計師認為,“低碳”最原始的表現形式,就是如何用最少的錢干最多的事。裝修初期,業主和設計師都想方設法用最低的成本,最常見的材料和最簡單的設計,布置出一個舒適、安全又健康的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開始在個性風格、特殊材料和高科技智能產品上下工夫,此舉無疑消耗了許多不必要的能源。如今,環境污染嚴重,能源缺乏和經濟危機等因素,促使最初簡樸的裝修理念升級為低碳生活了。 簡約設計風潮再回歸 “近年來,盡管家裝風格概念一直在不停變換,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始終是主流。”瑞家裝飾設計師說,許多中高端的客戶主動提出,拒絕采用過去那種崇尚奢華的家裝設計理念,改走簡約路線,以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為原則,減少空調、電燈的使用幾率,節約裝飾材料、節約用電、節約建造成本。 “如果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房屋內部結構改造,那就更‘低碳’了。”裝飾設計師認為,從設計上而言,低碳理念其實與這兩年一些家裝公司強調的“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是吻合的。在裝修設計的時候,一些較為時尚的家庭也不再簡單地用吊頂、壁柜,以及用一些昂貴的裝飾材料打造的裝飾造型等將空間堆砌裝滿,他們更講究空間布局、功能設置等,注重裝修和裝飾的區分,會利用實用的家具與恰到好處的裝飾品來表現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情趣。 設計師建議,簡約裝修要遵循“少改動少修飾”的原則。即使房間結構存在很多問題,也不要大規模改動。消費者可以和設計師多溝通,用其他辦法解決或彌補。房間中少用隔斷等裝飾手法,盡量用空間的變化來達到效果。如果一定要使用隔斷,盡可能將其與儲物柜、書柜等家具合二為一,減少其獨立存在的機會,增大室內空間。另外,減少隔斷的設置,還可以加速室內空氣流動,減少空調、電扇等家用電器的耗能。 充分利用可循環材料 家居行業的原材料在采集、生產制造和運輸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能夠做到“低碳”、“可持續發展”的不多。“家裝設計正在流行‘天然風’,并非只為了迎合田園式、鄉村式的風格。”華泰經典裝飾設計師認為,家裝流行“天然風”的意義在于它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建議業主在選擇木材、棉花、金屬、塑料、玻璃、藤條時,要盡可能地使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 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很多人并非不注重環保,而是容易陷入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在裝修過程中,其實可以更多地選擇一些類似輕鋼龍骨、石膏板等輕質隔墻材料,少用黏土實心磚、射燈、鋁合金門窗等資源浪費較大的材料,也可以從側面降低家裝工程的碳排放量。 一些家居配飾師也認為,在家居生活中合理利用廢舊物品對于營造“低碳”的生活環境同樣意義重大。比如,將喝過的茶葉曬干做枕頭芯,不僅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用廢紙殼做煙灰缸,隨用隨扔,省事且方便。這些毫不起眼的廢物經過精心的DIY,都可以變廢為寶,讓自己的家變得更環保、更溫馨,又充滿實現創意的歡樂。 節約能源 低碳家居的核心是節能,但是節能并不意味著要犧牲居住的舒適度,并非就是要把空調或采暖系統關了。其實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就是在對人類生存環境影響最小,甚至是有助于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前提下,讓人的身心處于舒適的狀態。比如,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照明和供暖;還有歐洲現在建設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熱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風的條件下,隔熱層可以把室內溫度調控到一個合適的水平。
[編輯本段]大眾的疑惑
在氣候壓力日趨加大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共識。然而,一些市民乃至政府部門官員對實現低碳生活還普遍存有五大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
困惑一
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是水蒸氣,它造成的溫室效應達80~95%。根據不同研究資料 ,一、二氧化碳只占溫室氣體的10-14%,而這其中又有85-97%是自然界產生的。因此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際上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極為有限(0.2-0.3%)。大氣物理學家Fred Singer 計算,如果京都協定能夠達到目標,溫室效應可以減少,對2050年地球氣溫的影響是區區0.05度。西方社會在經濟危機的今天突然倡導低碳生活的用意是什么?
1。少喝瓶裝水。一個瓶子重復使用20次可減少30%的碳排放量,帶上漂亮的水壺外出吧。
2。電視,電腦不用就關掉。閑暇的周末是不是一整天開著電腦,電視,給家里制造一些聲音呢?如果離開的時間比較長,至少關上顯示器。
3。夏天空調溫度應盡量調高一度。夏天只要吧空調調高一攝氏度,全國每年節電33億度。
4。少開私家車,開車用掉100公升汽油,會排出二氧化碳270公斤。
5。使用省電燈泡。11瓦的節能燈就相當于80瓦白熾燈的亮度,使用壽命比白熾燈長6到8倍。
6。多種樹,一棵樹一年大概能吸收265公斤二氧化碳,是美化環境和環保的兩全之策。
7。購買本地產品。長途運輸產品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不如選擇本地的新鮮產品。
8。少吃肉,特別是牛肉。牛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生產1公斤牛肉會產生36.4公斤的二氧化碳。
9。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鐘代替電子鐘,每天可以減少大約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0。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而是讓其順其自然晾干,可以減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1。改用接水晶淋浴噴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把熱水淋浴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
54回答者: 林夕―幻 - 一級
多運動,少看電視機,少上網,多與家人和朋友聚聚,多出去散散步。 2、盡量吃綠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類飲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盡量避免 3、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瓦數(功率)盡量低點,照明夠了就行,而且房間亮度低點更浪漫更有情趣。 4、近距離外出,盡量使用非機動車(步行或自行車) 5、不亂丟垃圾,進行垃圾分類。 6、沒人或沒必要的時候,不開燈、不使用空調。 7、多開窗多通風,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關緊煤氣灶關電視,關空調,關電腦, 8、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預備一個大桶盛起來,可以澆花,沖廁所,做到生活廢水再利用。 9、燒飯可以先把米在水里泡段時間再燒,做綠豆湯不用高壓鍋,晚上把綠豆泡在熱水瓶的開水里,早上就可以美美的喝了。 10、手機晚上最好關上,一個省電,一個有利于休息,當然有要緊事情除外。 11、有些包裝紙,廣告紙反面是空白的可以用來做便簽或草稿紙 12、合理使用冰箱,定期除霜。電腦,電視機,音響,人臨時離開時,進入待機狀態,以節省能源,不用時直接關機。 13、選購商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檔,實用,性價比高就是好商品,避免浪費。 14、能不開空調就不開空調,盡量扇電風扇,或是扇扇子,能手洗衣服,盡量不用洗衣機洗, 15、抽水馬桶貯水桶中放一個裝滿水的大號可樂瓶,減少貯水量。最好能設計兩個開關,一個用來沖大便,另一個沖小便。 16、充分利用自然能如太陽能熱水器,風力發電,能不用電梯就盡量走樓梯,可以省電又能鍛煉身體。 新新主婦麗清可不是個小氣的人,她和老公收入都不錯,家里的經濟條件怎么也算得上“中上”,因此她對父母和唯一的弟弟“出手”一直很大方。可最近弟弟卻老叫她“小氣鬼”,說她連個紙杯也舍不得用,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麗清現在是一個“低碳生活”倡導者。 “聽說歌壇‘天后’麥當娜最近‘挨批’了,原因是環保專家預計她的全球巡回演唱會,將造成1635噸的廢氣污染。看看環保專家給她算的賬:搭乘私人飛機,95噸廢氣;250名工作人員搭乘客機,1080噸碳污染;貨運交通,碳排放達460噸。”最近網上有人上傳一篇博文的片段,呼吁大家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有人問,一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算得這么精確嗎?麗清說,沒錯,不僅如此,連乘電梯、洗熱水澡、喝瓶裝飲料這樣的事,也有辦法算出碳排放。這些細節可都與每個人的生活相關啊! 從倡導環保到減少碳排放,“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今天,你節省了多少碳?”在豆瓣網和搜狐旗下網站“綠光森林?白社會”討論小組里,聚集了一群“環保達人”,少開私家車、堅持走樓梯、不用電腦時就選擇關機……在這里,如何降低生活中的碳排放,被演繹出很多種方式。網友們把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跟“排碳量”掛鉤,用詳細的清單算出自己一天的碳排放總量,并把減碳作為成果實時掛到網上。這就是眼下時興的“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生活?原意是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的生活方式。具體的解釋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少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麗清說,作為一名普通人,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一種方式。 在生活中,麗清又是如何實施她的低碳行為呢?用麗清的話說,她的低碳行為貫穿了工作生活的一整天。以2009年11月的一天為例: 早晨起床后上衛生間。在刷牙和涂抹洗面奶時,不要讓水龍頭一直開著,而是等用時再打開;洗臉用的水保留著,用來沖洗抽水馬桶。 早餐及出門。從冰箱里取出酸奶,用玻璃杯盛,而不是用一次性紙杯;熱饅頭只用微波爐熱40秒至1分鐘,不用耗時又耗能的煤氣。要帶上前一天晚上燒好的霉干菜燒肉到單位里吃,用家里的不銹鋼飯盒裝上,不用一次性的快餐盒,同時不忘帶上環保購物袋,以便下班后購物之需。離開家時,隨手關上所有的燈和煤氣灶總開關,切斷所有家用電器的電源,讓前一天晚上充電的手機充電器離開插座,因為它們即使不充電,也仍然在消耗電能。 出門上班,如果發現此時電梯無人乘坐,下樓時則選擇步行。今天單位沒有什么事需要出遠門辦,那就騎自行車到單位。當天,如果遇雨天,可以乘公交車;如果要出門辦事,而且路途較遠,非得開車的,則在塞車時不妨熄火一陣子。 上班。辦公桌上已備好了一個熱水杯和一個熱水瓶,每天早上先打好一壺開水。在口渴時選擇喝白開水或泡好的茶,而不是去附近的超市買飲料喝,倒不是麗清為了省錢,而是她早就聽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飲品,而且可以減少塑料瓶的使用。在辦公時,麗清或是開頂上的大燈,或是打開桌上的臺燈,只開一盞燈,這樣一天下來,可以為單位節省不少電呢。 有辦公資料需要復印,麗清選擇使用雙面打印。這樣由于復印而留下的碳足跡會少得多。與其他單位的文件或資料往來盡量用電子郵件的方式代替紙質文件或傳真,這樣不僅可以節省用紙,還可以節約打印機墨粉。 另外,喜歡綠色植物的麗清在辦公桌上放了兩盆小小的室內盆栽,她說,綠色植物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吸附空氣中的污染顆粒呢。 中餐。中午去飯店吃快餐,帶上自備的不銹鋼飯盒,不用一次性筷子,而用自備的小勺子,麗清說,這個小勺子既能舀菜又能舀湯,低碳又方便。用完中餐,去超市買水果吃,不僅自己盡量選擇本地產的新鮮水果,也提議同事選擇本地的,因為可減少水果在運輸過程的能源消耗。 下午開會。開會時,要給與會者每人泡一杯茶,會議持續期間,一般用一只紙杯,會間休息也不換新的,否則一個會議每人要用兩個杯子,太浪費了。 下班后。先去菜場再去超市購物,在購買一些新鮮果蔬和生活用品的時候,盡量購買簡裝的商品,拒絕過度包裝的商品等。基本不用塑料袋,而用環保購物袋裝。 燒晚飯。燒飯前,先擦干鍋外的水,能夠煮的食物盡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飪,不易煮爛的食品用高壓鍋或無油煙不銹鋼鍋燒煮,加熱熟食用微波爐等方法,也都有助于節省天然氣。用洗菜水或淘米水澆花。 晚飯后。倒垃圾的時候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區分。 弟弟帶著兩個朋友來麗清家玩,不用一次性紙杯,而用家里的玻璃杯,弟弟及其朋友在吃完麗清家的零食后,不是提供紙巾而是用干凈的客用毛巾來擦拭。當然,上述物品用完都用微波爐消毒幾分鐘。 開始洗衣服了,麗清按洗衣機轉速1680轉/分(只適用渦輪式)脫水1分鐘計算,脫水率可達55%。一般脫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脫水時間則意義不大。或者,干脆將衣服撈出來自然晾干。還有,牛仔褲可不是穿了一兩天就換洗,可以多穿幾天再洗哦! 提醒老公,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逛街買衣服,現在麗清已盡量少買衣服了,如果買,也選擇棉質衣服,拒絕皮草和化纖衣服,通過這樣細小習慣的改變來減少碳排放。 就寢前。將晚餐吃剩下的飯菜放入冰箱,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聽說這樣最節電。 雖然天氣有點冷,但一般不開空調,如果實在冷得受不了,現在開空調都在18℃以下。就寢前不進食,營養過剩不但浪費資源,還得去健身房減肥,那不是資源的二次浪費嗎? 另外,還要例行檢查家里所有的電器有沒有切斷電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納說,在二氧化碳減排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麗清說,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無力解決臭氧層保護、沙漠化防治等重大課題,但我們可以身體力行做到綠色消費、低碳消費,這是一種社會時尚,說得實在一點,更代表著健康、自然、安全的進步,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減輕了我們的生活壓力,也減輕了地球的壓力,何樂而不為呢?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想避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4、等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聲部少電; 26、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2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送了,靠慣性滑過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夸張; 29、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30、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1、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2、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3、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4、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干脆關掉; 35、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濕,因為保濕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6、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7、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9、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0、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1、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2、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3、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4、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5、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6、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7、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希望采納!!!O(∩_∩)O謝謝!!!
1、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想避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4、等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聲部少電;
26、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2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送了,靠慣性滑過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夸張;
29、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30、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1、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2、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3、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4、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干脆關掉;
35、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濕,因為保濕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6、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7、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9、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0、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1、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2、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3、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4、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5、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6、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7、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8、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9、烘干真的很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50、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水、節油、節氣,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于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里,“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
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美國媒體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第三,腎結石增加,由于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慘劇。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