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些年對環境保護做出的措施?
中國近些年對環境保護做出的措施?
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保護,締結或參加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公約、議定書和雙邊協定,其中主要有: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該議定書的修正;
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關于特別是水禽生境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及其該公約的修正,東南亞及太平洋區植物保護協定、國際熱帶木材協定;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防止因傾倒廢物及其它物質而引起的海洋污染的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于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污染公約的1978年議定書,關于油類以外物質造成污染時在公海上進行干涉的議定書,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國際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核材料的實質保護公約,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核事故及早通報公約,禁止在海底洋床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條約;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節能減排措施有哪些國家政策
“十三五”節能減排的措施有哪些?具體如下:
一是堅定不移推進節能降耗。強化標準和政策約束,用綠色“標尺”推動去產能,制定發布《節能監察辦法》,組織開展能耗限額標準專項節能監察,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建設,通過競爭方式確定18個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示范,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等試點的終期驗收。
三是切實抓好污染防治。加快推進污染第三方治理,會同有關部門批復同意北京市等七省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實施方案,組織召開《關于在燃煤電廠加快推行和規范第三方治理的指導意見》宣貫會。
四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向黨中央、國務院呈報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