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葉子發黃是什么原因?
感謝,關于這個問題,請參考本人的往期文章“”藍莓樹發黃——為什么與怎么辦?,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土壤濕度持續過高,導致根系無氧呼吸嚴重,最終藍莓毛細根壞死,無法正常給植株輸送水分和養分,從而葉綠素合成受阻,引起葉片發黃的現象。
改善措施:
(1)控制澆水量,保持土壤濕度在18-22%之間即可。
(2)注意雨季排水,特別是地勢較低或易積水的地塊,種植藍莓的地塊積水不能超過24小時,否則可能導致植株永久無法恢復正常生長。
二、土壤物理結構較差,澆水后表面易板結或保水性較差,產生澆水后的水無法滲透到土層中或蒸發較快,導致大部分根系無法吸收到足量的水分和養分,產生葉片失水失養出現黃葉癥狀。
改善措施:
(1)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的含量,最好在40-60%之間,有條件可進行整體改良,為節約成本,也可只采用穴改的方式。
(2)土壤更換,種植藍莓的土壤要求PH4.5-5.5,沙性壤土為佳,土壤的透氣性和持水性較好,這樣的土有利于根系生長。
(3)增加表面有機質覆蓋,土壤表面覆蓋有機質一方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另一方面有機質持續分解有利于改善土壤表層結構,促進根系生長。
圖片一
三、病蟲害也容易引起黃葉現象,比如蚜蟲、銹病危害,地下害蟲蠐螬啃食根系等,都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葉片失綠。
改善措施:
(1)蚜蟲危害可噴施氯氰菊酯或吡蟲啉,銹病可噴施代森錳鋅或石硫合劑。
(2)地下害蟲蠐螬,可在春夏季在藍莓植株根系周圍穴施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也可直接用液態乳油兌水澆灌。
圖片二
四、缺素癥導致葉黃,一般情況下主要是缺鐵性失綠。
改善措施:
按照一定比例和間隔時間施用硫酸亞鐵或者螯合鐵,可改善葉片失綠現象。
圖片三
以下重點介紹一下缺素癥的用肥方法:
1、肥料選擇:硫酸亞鐵、螯合鐵。
2、濃度及用量:硫酸亞鐵兌水400倍,每株灌根1KG。、螯合鐵兌水3000倍,噴霧器葉面噴施。
3、時間間隔:硫酸亞鐵和螯合鐵交替進行,兩者間隔為7天,施肥周期為30-50天,葉片轉綠后可停止。
4、注意事項:嚴格控制肥料濃度,遇雨則延遲1-2天。
5、效果觀察:選定具有代表性的葉黃植株,每7天在同一角度拍照記錄
藍莓怎樣管理?
藍莓管理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搞清楚分類,高叢 矮叢 半高叢和兔眼等,我們市面上常規種植的品種是高叢和兔眼,高叢又分為南高叢和北高叢,南高叢和北高叢主要區別在于需冷量和耐寒性,兔眼適應性強,簡單的改土就可以種植,但是一定要異花授粉。
高叢藍莓大部分可以自花授粉,但是搭配花期相近的同一大類的更好,但是種植對土壤的要求特別高,需要充分的改土,需要做到疏松透氣多腐質pH4.0-5.5之間
肥料也很講究,要選擇低硝態低氯的,有機肥要選擇腐熟的羊糞。
具體的你可以看我寫的藍莓系列文章,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下面是我種植的一些藍莓的果實照片!,
藍莓種植管理就這個問題很高心為你回答。
首先,藍莓為杜鵑花科越橘屬多年生灌木, 因其果實含青花素很高呈藍色而得名。
一般我們見到的藍莓樹多為叢生且樹體不高大約在 0.3-1.5 米, 葉互生, 倒卵狀, 橢圓形。
長度1—2.5 厘米, 全緣。 花著生于上年枝頂, 下垂。花綠白色, 壺形, 花期 6 月 。 漿果近球形,
成熟時黑紫色, 果實被白粉包裹。
藍莓果7月末成熟, 果肉細膩, 甜酸適度, 具香氣。 藍莓喜光、 耐寒, 喜空氣濕潤和酸性的土壤。 藍莓除可供鮮食外還有極強的藥用價值和營養保健功能。
藍莓在種植方面對土地選擇比較高,喜歡酸性土壤, 土壤的 PH 值在 5.5以下, 最好是 4.5-5.0。
有機質含量要大于 5%。 應選擇土質疏松、 透氣及排水性能好, 濕潤但不積水的地塊。 盡量選擇小氣候條件好的地塊并且避免晚霜。
當土壤的 PH 值大于 5.5 時,就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的 PH 值。 常用的方法
是加入酸性草灰和硫磺粉進行土壤的改良。在定植前進行穴改, 每立方米的土壤加入 0.6千克的硫磺粉和 1: 1 的草灰和土或其它的有機質, 如松針、 鋸末和腐殖土等。
在定植前要對土地進行整理, 同時要做好排水、 道路等的安排。 對整理完的土地要進行深翻, 深度以 30 厘米為宜, 然后對定植行進行起壟, 壟面高度為 30 厘米, 壟寬為80 厘米左右, 藍莓行距在 2.2-2.5 米之間。
土壤改良一定要在壟上進行, 定植穴為( 50×50×40) 厘米。 把土壤、 草灰或有機質和硫磺粉混勻后回填到定植穴內。
因為藍莓植株比較矮小,在栽植時可以密植。密度要根據樹種和立地條件合理確定, 一般選擇株行距為 1×2.5 米, 1×2米和 0.5×2 米。 在事先挖好的定植穴內定植藍莓, 但不能定植太深, 應達到和苗木根莖同樣的深度。 定植后要及時澆一遍透水, 以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澆水后可能會有一些苗木下沉或傾斜, 要及時對苗木進行整理。
藍莓在定植時, 土壤中可摻入有機物,所以后期施肥主要是以追肥為主, 以含氮、 磷、 鉀三種元素為主。 如用農家肥, 最好是人畜糞尿腐熟或植物秸稈葉子腐熟后形成的天然肥料, 注意不要摻入草木灰、 石灰等堿性物質。
氮、 磷、鉀三者的比例以 1: 1: 1 為宜, 深度以 10-15 厘米為宜或以撒施為主。 施肥時期在早春萌芽前即可進行。 其施肥量必須根據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狀況而定。
藍莓屬于須根系, 分布淺并且喜歡濕潤的土壤, 所以及時灌水非常重要。 灌水的理想水源是地表池塘和水庫水,深水井一般 PH值偏高, 鈉和鈣的含量也高, 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量。
藍莓樹苗在越冬時要注意防寒保暖。盡管藍莓的抗寒能力較強, 但仍時有凍害發生。 主要表現為越冬抽條和花芽凍害,有時會使地上部分全部凍死。
因此, 在冬季可以進行人工堆雪防寒。其特點是取材方便、省工省時, 并且能有效地保持土壤的水分。一般覆蓋厚度以樹體高度 2/3 最好, 厚度為15-30 厘米。 另外, 也可用稻草或稻草編織袋、 樹葉等覆蓋樹體, 也可以起到越冬保護的作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