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的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果樹由于在果園生長周期比較長,加之有些果農在施肥上存在著問題,很容易導致果園土壤發生問題。果樹長期吸收利用需要的養分,造成土壤中養分不平衡,同時樹根在吸收養分時,也會分泌出有毒有害的物質會污染土壤的。這樣難免會造成土壤板結,鹽堿化等問題,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和果品質量。那么,應該如何改良土壤呢?
各地情況不一樣,比如南方果園土壤可能會出現酸化現象,而北方果園土壤可能鹽堿花現象比較多一些,就是同一個地方的果園,土壤存在問題的程度也會不一樣。所以要想改良果園土壤,就要根據自己果園土壤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衛農以為土壤改良的方法,應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施肥,就是通過施肥加強土壤管理。要克服傳統的只是重視化肥,尤其是偏施氮肥的做法。重視多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或者商品有機肥,全面合理施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培肥地力。同時注意果園土壤墑情,旱澆澇排,盡量避免果園出現積水情況,影響土壤的通透性。
二是深翻改土。每年定期對果園土壤深翻一遍,增加土壤活土層,熟化土壤,增加土壤縫隙,提高土壤通透性。尤其是生草的果園,每年結合施底肥深翻土壤,把土壤中的草根都翻動破壞了,讓其腐爛變成有機質,不但有利于消滅地下害蟲,而且也能提高有益菌的活性。
三是秸稈還田。每年秋末冬初清園和施底肥的時候,結合深翻土壤,施入一定數量的作物秸稈,或者落葉雜草等。堅持連續幾年的施入的話,就能有效的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改變土質的。
四是果園生草。果園生草或者種草,這種做法現在已經逐漸被許多果農接受,通過種草調解果園小氣候。同時果園雜草長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進行刪割覆蓋樹盤,腐爛以后埋入土壤變成有機質。也可以采取種植綠肥的方法,把青草直接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除此之外,如果果園土壤酸化,或者鹽堿化比較嚴重的話,還可以采取運用化學藥劑調解土壤酸堿度,或者調換果園土壤的方法,就是把果園有問題的土壤挖走,運來優質好土改換果園土壤。
總之,果園改良土壤的方法雖然比較多,但是關鍵的是,要根據自己果園土壤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改良,達到既改良了土壤,又不增加勞動量,也為以后果樹的生長打好了基礎。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
稻殼改良土壤方法有哪些?
親,稻殼因為高纖維素,稻殼改良土壤方法,需要進行粉碎覆蓋,這些覆蓋物經過一年后,連同施入肥料和地表的其它有機物被翻入土中,很快成為土壤微生物的營養,促進土壤圖案粒結構形成。朋友們,這種模式已經被廣大種植戶接受哦,也可以保護環境哦
果園的土壤為什么要改良?都用哪些方法?
土壤對于果樹生長來說至關重要,土壤的狀態涉及到土壤的孔隙度、保水保肥能力、肥力情況等,會直接影響到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以及植物的抗病能力、抗旱、抗寒、抗逆性等等。
? ? ??其實小編更愿意把土壤比作一個有生命的生命體,包含健康的骨骼、強有力的呼吸、穩定的血壓、均衡的營養等。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對土壤進行剖析。
1、健康的骨骼
? ? ??對于土壤來說,團粒結構是它的骨骼,團粒多是土壤健康的標志,良好的土壤結構利于通氣,保水,保肥,促進有益微生物繁殖,保證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強大的碳匯能力,所以,穩定的團粒結構是根本。
? ? ??而往往因為過度消耗,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就像一個人吃過多的油炸食品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一樣,土壤已經千瘡百孔,晴不耐旱,雨不耐澇,對作物生長造成了嚴重影響,沒有穩定的土壤結構,澆再多水,補再多肥都是徒勞,因此,重新建立穩定的土壤結構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2、強有力的呼吸
? ? ??不僅僅只有人,動物,植物,微生物要呼吸,土壤也要呼吸,土壤也需要氧氣,也需要二氧化碳,我們獨立設計的田間試驗表明,團粒結構穩定的土壤呼吸強度明顯大于板結土壤和鹽堿地土壤,由此可知,土壤呼吸強度與穩定的土壤結構間有密切的關系。
3、穩定的血壓
? ? ??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就像人體的血壓,容重越小,則孔隙度越小,隨之土壤結構穩定性喪失,接下來就是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嚴重,土壤各種病害也就接種而至。較大的土壤的容重和較高的土壤孔隙度是衡量土壤結構穩定性的標準。
4、均衡營養
? ? ??我們每天都要攝入適量的鈣鐵鋅硒維生素等,既要全面還要適量,土壤也一樣,它需要適量的大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中微量元素(鐵、錳、硼、鋅等),足夠的有機質含量,一旦你給土壤“喂食”過量,它也會“消化不良”,引起土壤“腸胃疾病”,而這所有的營養元素只有在穩定的土壤結構中放能被分解,轉運,利用,從而創造價值。
選擇好的有機肥
? ? ??有機肥除提供營養外,主要是土壤團粒中粘結劑的來源,可選擇有機質含量高,菌劑含量比較大的有機肥。
? ? ??施用量可土壤情況而定,土壤結構不理想可選擇高性價比肥,增大施用量;土壤結構較好可選擇高品質肥,適當減少施用量。
3、改良過程
(1)土壤改良時機
? ? ??一般在采果后,氣溫較低(13℃左右),天氣晴朗,土壤干燥的時候;
(2)挖弧形溝
? ? ??選根系較為茂盛處(滴水線附近,依樹勢不同而異),挖弧形溝(長:盡量長,寬:30-40cm左右,深:較根系茂盛處深10-20cm左右)把挖出的泥土盡量搗碎。
? ? ??注意:若樹的列距較窄,從人工與效果上來考慮可在行距間挖條溝,行距間挖弧形溝。
(3)加肥混肥:
? ? ??加入有機肥,充分混合泥土后(原土壤過黏、過砂可添加其他土壤改變土質)填回溝中。
? ? ??注意:部分果園有機肥未混合泥土就填回,如此肥效差,根系不生長,未完全腐熟肥還會有燒根危險,不但達不到改良土壤結構目的還會使土壤結構更差,應注意。
? ? ??往后逐年向外改土(挖溝方位每年調整,盡量擴大根系生長范圍),已改土處無需再動,上面可進行生草栽培鞏固土壤結構,平時淋施含腐殖質等的有機水肥即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