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查現在抽血都是論管,有些甚至十幾管。多余的哪去了?
這個答案,我來告訴你。
其實,去醫院做血液檢查,一次抽血五六管,非常正常。如果抽血十幾管,想必疾病比較嚴重,需要增加檢測項目,比如基因測定、血型分型等外送標本。血液檢測抽血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原因。
1.不同項目的要求不一樣。
在臨床檢驗中,不同的檢查項目,需要用到不同成分的血,比如血常規需要用全血;生化包括肝功、腎功、血脂、酶類、腫瘤標志物等要用血漿或者血清,因此,無法用同一管血完成所有的檢驗。
再者,如果同一管血液標本在不同的科室之間進行交叉檢測,特別容易出現操作污染的問題,這樣,就會影響到血液檢查結果。
2.多管抽血既科學又節省時間。
現在所有醫院采血均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血人員通常嚴格遵守臨床醫生的醫囑分類采血,一般按照臨檢、生化、免疫、PCR等項目大類把血液采集到不同的試管,以便送檢,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和人力,又能保證血液不會被污染。
當然,每個項目抽取的血液標本管都是標準負壓管,生產廠家在出廠前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質量進行設定,并不存在可以多抽血的問題。
3.血液檢查能幫助醫生判斷病情。
醫生通過化驗單上血液檢測指標高低是否處于正常水平,來初步判斷患者的病情,同時結合病人臨床癥狀,進行綜合性分析,以便確診和下一步治療。
當然,除了鑒別疾病外,血液檢查還可以發現病人是否得了傳染病,比如乙型、丙型肝炎或艾滋病,通過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有效避免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發生職業暴露,造成意外感染。
面對不同的疾病,一般情況下,越是等級高的醫院,其檢驗科開設的檢驗項目就更多,分類也會越細。尤其對于那些疑難雜癥,額外增加抽血化驗的管數,進行分類送檢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4.用不完的血,都去哪里了?
當然,檢驗人員在化驗血液時,不可把一整管血都用完。通常都只吸取規定標準的量進行檢測分析,所以,就有人猜測了,那些剩余的血都去了哪里呢?是否被另作他用?
首先,檢驗人員化驗完血液標本后,并不會馬上把試管中剩余的血液處理掉,主要是防止患者或醫生對檢驗報告產生疑問后,再次備查。
其次,對于檢測后的血液標本,要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進行處置,過程非常嚴謹,必須經過高壓滅菌消毒后統一處理,以免發生醫廢泄露或污染。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后抽血的經歷,也一定做過血液檢查。也許,有的人看到護士從自己的血管里一管又一管地抽血,非常擔心會失血過多。
其實,化驗所用的血液,每個試管中也就3~5毫升,即便抽了10管血,也不過三四十毫升,這點血,不會影響您的身體健康。
試想一下,正常情況下,我們去街頭獻血,一次最低獻血量都在200毫升,那么多獻血的人,大家都好好的,您化驗所抽的那點血,需要擔哪門子心呀?
[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相互探討。
#頭條健康#
#我要上頭條#
#今天你跑步了嗎#
關注我@血站輸血技師梅子,看我如何記錄職業與身邊的人和事,看我如何分享旅途中的人間美好!
每一項檢查都抽血量的多少是有要求的,標本量不夠,就容易造成誤差,甚至檢測不出來。一般用過的血液標本,或者剩余的,如果檢查結果無疑義,標本直接丟進醫療垃圾箱了,做醫療廢物處理。不要懷疑是否還會被回收、利用,甚至掙錢,這基本是不可能的。并且在醫護人員眼里,血液遠比大小便要臟得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