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食品生產需要什么設備?
做食品生產需要什么設備?
生產設備需要清洗機、干燥機器、稱重設備、分裝封口機、生產日期標注設備、先辦理公司營業執照,現在都三證合一啦,經驗范圍需要包含干果制品,配置相應的生產廠房。
達到衛生要求,要有衛生許可證,人員要有健康證,無腸道及嚴重疾病。排煙,排污設施達到防疫站要求,作坊設備的安全,合格要求要符合生產要求.放蠅燈,紫外線殺蟲燈要配備。
器具要有消毒設施,如紅外線消毒柜,建立24小時內開機關機清洗流程和記錄,月度季度清潔計劃和記錄。采購規章及防止采購和鑒別蔬菜肉類不符合食用產品的處理匯報上級單位的制度。
做好一張平面圖,下水、地漏、洗手‘消毒、更衣、車間、倉庫布局合理、安裝設備、買檢驗設備、在堅定檢驗設備,準備工人10個,都辦好健康證。按要求到省里做一套申報資料。,樣品送檢合格。現場檢測合格,即可發證。
2020年肉制品行業發展現狀?
肉類加工是指用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調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稱為肉制品,如香腸、火腿、培根、醬鹵肉、燒烤肉等。也就是說所有的用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添加調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藝不同而異,均稱為肉制品,包括:香腸、火腿、培根、醬鹵肉、燒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調理肉串、肉餅、腌臘肉、水晶肉等。
從肉類加工行業產業鏈來看:我國肉制品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禽畜養殖以及飼料加工業;中游屠宰加工以及肉制品的深加工,再經過(冷鏈)物流運輸等鏈條,肉制品最終到達消費者終端。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肉制品產業鏈中游行業現狀
1、我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
我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肉類總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豬肉占到一半以上。受非洲豬瘟的影響,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下降幅度超20%,雖然其他肉類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肉類總產量還是下降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肉類總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同比下降10.2%。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從細分肉類產品產量看,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2、肉制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2019年除了豬肉產量下降,其他肉類產量均呈現增長的狀態。2018年我國肉制品產量為1713.1萬噸,按照肉制品產量占總肉類產量的占比趨勢來看,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19年我國肉制品產量約1580萬噸。
由于目前生豬產能恢復進度好于預期,豬肉市場供應逐步增加,供給緊張局面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需求方面,復工復產有序推進,豬肉消費需求充分釋放。隨著市場供需穩定,豬肉價格趨于平穩,2020年我國肉制品產量應該有所上漲,但由于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肉制品產量或將于去年持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從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我國肉制品行業市場規模呈穩定趨勢發展。2019年肉制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003億元,據預測,2020年我國肉制品韓各樣市場規模將突破2億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高溫肉制品占主導市場
目前,中國仍以高溫肉制品為主導,出于餐飲文化的差異,消費者對純低溫肉制品的接受度仍不高,但滲透率逐步提升應是發展大方向。據了解,高度重視烹飪場景,食材化尋找新空間。早在十多年前,火腿腸就已經成為一種食材,火腿腸炒荷蘭豆、黃瓜炒火腿腸、火腿炒雞蛋等菜品更是家喻戶曉。純低溫肉制品的加工工藝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營養,具有鮮嫩、脆軟、可口、風味佳的特點,在品質上明顯優于高溫肉制品,西方國家多以低溫肉制品為行業絕對主導力量。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肉制品主要企業
目前,國內肉制品的生產、研發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肉類加工企業對產品的內在品質不夠重視,缺乏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溯源與召回的技術支撐有待加強。特別是中小肉類加工企業的生產設備還較為落后,自動化水平較低
未來肉類加工企業為了取得行業領先地位,必須要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方法,加強對食品的檢驗檢測,加強對生產設備的改造和研發,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質。以下是肉制品加工重點企業一覽:
肉制品加工行業重點企業一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全世界來看,肉制品占肉類的消費比例在45%以上。其中,發達國家的肉制品消費比例超70%。從我國情況來看,目前消費還是鮮肉為主,占80%左右,肉制品的消費量只占到整個肉類的20%。若對標發達國家,我國的肉制品還有2倍以上發展空間,未來低溫肉制品的占比也將持續提高。
肉制品產業鏈
我國肉制品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3個板塊:養殖業,屠宰業務及肉制品業務、終端銷售。具體來看,肉制品產業鏈上游為禽類養殖及畜牧養殖廠,生豬養殖企業通過購入種豬、飼料等產品以培育產品豬,中游為生豬屠宰企業及肉制品加工企業,生豬屠宰企業通過從養殖戶購入產品豬,或者通過自育豬進行屠宰,從而得到鮮肉及凍肉,一部分產品通過在農貿市場等渠道分銷給終端客戶,另一部分則供給肉制品生產廠家進行深度加工,肉制品加工企業最后將低溫、高溫肉制品分銷給終端客戶。
豬肉占肉類產量一半以上
我國為肉類生產及消費大國,其中肉類產量占世界總量約三分之一,豬肉市場空間最大。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2019年我國肉類產量僅有7649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11.3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肉類產量7649萬噸,其中豬肉4255萬噸,占比55.6%;禽肉2239萬噸,占比29.3%;牛肉667萬噸,占比8.7%;羊肉488萬噸,占比6.4%。
肉制品還有2倍以上發展空間 低溫肉占比將持續提高
2018年我國肉制品產量占肉類產量的20%左右,而發達國家同期在40%-60%左右。我國肉制品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行業規模至少還有2倍以上發展空間。從全世界角度看,肉制品占肉類消費比例普遍在45%以上,而2018年我國肉制品消費量僅占肉類約20%,對標世界水平,我國肉類至少還有2倍以上發展空間。
低溫肉制品是指使肉制品處于較低溫度(0-4℃)環境下抑制微生物生長,使肉制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風味和保質期。從肉制品市場份額方面來看,低溫肉制品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到2018年已經超過65%,由于低溫肉具有口味鮮嫩且影響豐富的特點,復合消費升級及健康化發展趨勢,低溫肉制品占比將持續提升。
――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看圖了解,分析2020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