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業廢水處理應加投哪種凈水劑?
(1)污泥量太多的話,看看使用氫氧化鈉是否合適。 (2)出水顏色問題,還是混凝不足,是否有投加PAM,并輔以砂濾應該能夠緩解。 武漢格林環保的工藝還不錯,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什么樣的污泥要焚燒?什么樣的污泥要填埋?依據什么指標確定的???
焚燒和填埋都是污泥處理的一種方式而已,處理不了的當然要燒和埋了,一般要進行消化的。
如泥離電廠、泥窯近,可考慮焚燒;如地方確實很多,可填埋;如都不行可消化+利用。鼓勵資源利用,如重慶就鼓勵污泥好氧發酵+林用,而且上了不少這樣的項目。如要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還是利用的好。
武漢工業廢水處理污泥狀態差的原因是什么?
(1)低負荷運行,通常都是這樣的 (2)調整曝氣頻率也很好,既可以節電也可以降低污泥老化程度;不要企望過高的污泥濃度,其實越高的污泥濃度,你的出水渾濁越厲害。 (3)當然,你的工藝還兼具脫氮除磷,所以,好氧段溶解氧也不可以降低過多,否則影響了硝化反應的有效進行,對脫氮不利。 武漢格林環保的工藝還不錯,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工業固體廢物包括哪幾類?
(1)冶金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各種金屬冶煉或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渣
(2)能源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燃煤電廠產生的粉煤灰、爐渣、煙道灰、采煤及洗煤過程中產生的煤矸石等。
(3)石油化學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石油及加工工業產生的油泥等。
(4)礦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采礦廢石和尾礦。
(5)輕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食品工業、造紙印刷工業、紡織印染工業、皮革工業等工業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動物殘物、廢酸、廢堿以及其他廢物。
(6)其他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機加工過程產生的金屬碎屑、電鍍污泥、建筑廢料以及其他工業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渣等。
武漢的空氣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武漢市的環境保護現狀及對策
1、環保投資力度加大。2006年武漢市城市環境基礎建設完成投資額474410萬元,比上年增長26.80%,環境基礎建設投資額占GDP的比重達1.85%,比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
2、工業廢水、廢氣排放量下降,排放達標量提高。2006年武漢市工業廢水排放量24822萬噸,比上年下降4.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8.6%,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工業SO2排放量132613噸,比上年下降0.6%,工業SO2去除量56127噸,比上年增長22.8%;工業煙塵排放量44653噸,比上年下降3.5%,工業煙塵去除量2497328噸,比上年增長18.72%;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88.07%,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三廢綜合利用程度提高,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223002萬元,比上年增長19.2%。
3、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2006年武漢市煙塵控制區總面積為27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4平方公里,增長19.1%;高污染燃料禁燒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總面積145平方公里,均與上年持平;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65.79%,比上年高28.79個百分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67.98%,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2006年武漢市園林綠化面積進一步增加,其中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216公頃,比上年提高2.68%,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8399公頃,比上年提高1.44%,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二、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武漢市環保工作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認識環保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
1、環保投資偏小,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根據世界銀行估算,環境保護投入達到GDP的2%,才能抑制環境的惡化趨勢,達到GDP的3%才能使環境質量趨向改善。雖然近年來,武漢市大幅提高了環保投入,但投資僅占GDP的1.83%,尚不足防止環境惡化的最低標準。環保投入的不足導致城市污染綜合治理能力薄弱,城市環境基礎建設步伐緩慢,污水、生活垃圾、危險廢棄物處理能力、城市綠化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2、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政策、制度還不夠健全嚴密,制約了環境保護監管工作的到位,城市開發、新建工業園區的環保評價不夠全面,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缺乏全方位的環境評估,一些重點污染源缺乏實時監控,環保監控手段和統計考核的指標體系尚不健全。
3、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城市空間布局有待優化。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武漢市第二產業特別是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比重較大,而高新技術企業、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相對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從源頭上導致了能耗高、污染大,企業節能減排任重道遠。隨著城市的發展,部分工業企業已不適應現有城區功能定位,但搬遷緩慢,工業園區內的循環產業鏈聚集度低,三廢綜合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加強環境保護的對策和建議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實現“四城同創”創建目標,必須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具體的對策和建議是:
1、加快城市環境基礎建設,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加強生活垃圾焚燒、填埋等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及處理,完善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加強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置利用,強化醫療、放射性等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監管。
2、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武漢從老工業基地、傳統商貿重鎮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中心轉變。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約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培育環保節能型產業,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和產品。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分類發展,突出中心城區居住、金融、商貿及科教文化功能,加快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提高工業園區內循環產業聚集水平,實施污染分類控制、集中處理,對居民小區合理規劃,建設集中式生活服務設施,完善公共綠化配置。
3、強化環境執法監督。加快制定完善環境管理與資源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制度。加強重點項目的環境監管,全面實施排污申報、排污許可證制度,建立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確保重點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
4、依靠科技進步,節能減排。加大環境保護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轉化應用。依靠科技進步,推廣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排放。
5、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宣傳監督作用,號召全社會重視節約,保護環境,政府帶頭,全民參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