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軍艦的最快航速能到多少?
海面上最快的軍艦毫無疑問非地效翼飛行器莫屬,其最大速度能達到幾百節,節是海軍節艦艇的速度單位,一節等于1海里/小時,一海里的概念是超過1.8公里,過去大航海時代,“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由于地球略呈橢球體狀,不同緯度處的1分弧度略有差異。在赤道上1海里約等于1843米;緯度45°處約等于1852.2 米,兩極約等于1861.6 米。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通過用1分平均長度1852米作為1海里;1948年國際人命安全會議承認,1852米或6O76.115英尺為1海里,故國際上采用1852米為標準海里長度。中國承認這一標準,用代號“M”表示。
所謂翼地效應,指的是一種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流體力學效應:當運動的飛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飛行器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這就是所謂地效翼。
而就地效翼飛行器來說,這還要從前蘇聯當年的里海怪物說起,前蘇聯早于1923年已開始研究地效翼飛行器。同年,尤里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后,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大多無果,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家設計局研制地效翼飛行器,分別是別里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后者則制造船只。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于飛行器非常大型,且又在里海航行,所以綽號是“里海怪物”?!袄锖9治铩钡淖畲笃痫w重量接近500噸,航程接近8000公里,能攜載200噸搭載物,速度可以超過800公里/小時,而就我國目前研制的地效翼飛行器而言,和前蘇聯的大型化還有很大差距,速度也遠遠不如前蘇聯的里海怪物!End!
圖注:布拉多爾號水翼艇,曾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軍用艦艇
要說起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軍艦,先得來說說一種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特殊的船舶類型,它就是水翼艇。
水翼艇是指艇體下裝有浸入水中的水翼的艇。我們知道,軍艦要跑得快,主要是依靠推進系統馬力強勁,再加上船型設計合理阻力小。而對船舶航行產生最大阻力的,就是船舶浸入水中的部分受到的水阻力。水翼艇的高速原理非常簡單,那就是盡量減小船舶在水中的浸潤面積和體積,高速航行時水翼艇艇重完全由水對水翼產生的升力支持,使艇體全部離開水面,減少了水的阻力,故可達較高速度。水翼的作用原理與飛機的機翼相似。水翼就是在水中工作或割劃水面的機翼,是水翼艇的基本部件。它在水中運動像飛機機翼在空氣中運動一樣產生一定的升力。由于水的密度約為空氣密度的800倍,在同等升力之下,水翼的尺度比機翼要小得多。靠水翼升力支持艇重的水翼艇比滑行艇阻力小、興波小、受波浪干擾影響也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適航性。一副水翼,一般由產生升力的翼板、翼板與艇體間連接的支柱及其他一些附件組成。有的快艇僅首部裝有水翼,使前部離開水面,后部仍在水面上滑行。常用作載客及軍用。
自從水翼艇問世之后,打破世界船舶航行速度就成了家常便飯。1905年,一個叫弗拉尼尼的意大利工程師建造了第一艘水翼艇,并在瑞士的馬奇奧湖進行航行試驗,這艘排水量不到2噸的小艇,跑出了37節的驚人紀錄。隨后,美國人貝爾制造的水翼艇,創造了71英里/小時(約合61.7節)的世界紀錄。但當時水翼艇限于工程技術積累不足,仍處于技術驗證和試驗艇研究階段。
20世紀50~80年代以來,水翼艇特別是軍用水翼艇得到了長足發展,實現了工程應用和海軍大批量裝備,并持續把持著“最快軍艦”的紀錄。比如1979年服役的蘇聯海軍1240型水翼艇,以鈦合金為材料制作水翼,最大航速達到驚人的60節(110千米/小時)。而1971年就退役的加拿大“布拉多爾”號水翼艇,最高航速達到63節(117千米/小時),這艘用于反潛作戰的軍用艦艇,將軍艦最大航速紀錄保持至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