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監測指標? 土壤評價指標原則?
一、瓦斯監測指標?
1,瓦斯壓力;
2,煤的堅固性系數;
3,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
4,煤的破壞類型。
二、土壤評價指標原則?
土壤質量評價是指按一定的原則、方法和標準,對土壤污染程度進行評定,是環境質量評價體系中的一種單要素評價。
從內容上,一般分為單項評價和多項評價;在評價方法上,要以有效、可靠、敏感、可重復及可接受的指標為原則;在評價指標的選擇上,則要以有效性、敏感性、實用性、通用性為原則。
三、土壤動物在土壤監測中的作用?
土壤生物是土壤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涉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如原生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等。 具有數量大、種類多、移動范圍小和對環境污染或變化所產生的反應敏感等特點,因而通過對污染區土壤動物群落結構、 生態分布和污染指示種的系統研究,能反應土壤被污染程度、 時間變化和生物學效應,為土壤質量評價和土壤污染監測提供重要依據。
四、監測指標的含義?
監測的含義:通過測量儀器對測量對象的強度、含量等信號值,進行變化的檢測的過程,稱為監測。不同領域的監測,有具體的概念和定義
五、核廢水監測指標?
核廢水監測的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放射性物質濃度:監測核廢水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包括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放射性強度等參數。
2. pH值:監測核廢水的酸堿度,以保證廢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
3. 溶解氧:監測核廢水中溶解氧的濃度,以保證廢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代謝。
4. 溫度:監測核廢水的溫度,以保證廢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
5. 化學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監測核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濃度,以評估廢水的處理效果。
6. 氨氮和總磷等營養物質:監測核廢水中的營養物質濃度,以評估廢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7. 重金屬等其他污染物質:監測核廢水中的其他污染物質濃度,以評估廢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和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指標的監測可以通過實驗室分析、在線監測儀器等方式進行。同時,在核廢水處理過程中,還需要對廢水進行定期取樣、分析和監測,以確保處理效果達到國家標準和相關法規要求。
六、厭氧監測指標?
(1)氧化還原電位:利用測定氧化還原電位的方法判定厭氧塔內的多個氧化還原組分系統是否平衡狀態,雖然這種方法可靠性較差,但由于氧化還原電位測定簡單,和其他監測指標結合起來應用,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丙酸鹽和乙酸鹽濃度比:如果厭氧塔有機負荷超過正常范圍,在其他運行參數發生變化之前,丙酸鹽和乙酸鹽濃度之比會立即升高。因此可以將丙酸鹽和乙酸鹽濃度之比作為厭氧塔超負荷引起運行異常的靈敏而可靠的提示指標。
(3)揮發性酸VFA:揮發性酸的異常升高是厭氧塔中產甲烷菌代謝受到控制的較有效指標。
(4)苯醋酸:苯醋酸是降解芳香組氨基酸和木質素等大分子有機物產生的中間產物,當處理含有這類污染物的污水時,厭氧處理出水中苯醋酸含量是比揮發性酸更為敏感的反映厭氧塔運行狀態的指標。
(5)甲硫醇:甲硫醇氣味獨特,即使含量很低,人們也能憑嗅覺感覺出來。甲硫醇含量突然增加(氣味突然出現或加大)往往表明進水中氯代烴類有毒物質含量突然增加。
(6)一氧化碳CO:CO的產生與甲烷的產生密切相關,CO難溶于水,可以實現在線監測。氣相中CO的含量和液相中乙酸鹽的濃度有良好的相關性,CO的含量變化與重金屬和由有機毒性所引起的控制作用也有關系。
七、旱情監測的指標?
農業干旱指標包括土壤相對濕度、作物水分虧缺指數距平、降水距平、遙感植被供水指數。上述指標從不同角度反映出農業干旱的程度,但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 Pa)、相對濕潤度指數(Mi)、標準化降水指數(SPI)、綜合干旱指數(Ci)、帕爾默干旱指數(PDSI)等五種干旱指標來反映旱情
八、監測指標與考核指標的區別?
監測指標 就是監控與預測各項事物的發展態勢的一個綜合指數. 比如城市環境的監測指標監測項目包括: 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均值 二氧化硫濃度年均值 二氧化氮濃度年均值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 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 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 汽車尾氣排放達標率 工業企業排放達標率。
考核指標,就是將工作過程中的表現,用科學方式結合組織特性劃分項目與標準,用求得量化的考證,使之達到提高績效的目的。一般情況下來說,考核的主要指標是指跟考核主要相關專業知識內容掛鉤的一些標準性的內容指標。
九、土壤理化性質指標?
最常見的土壤指標:
物理性質:孔隙率,粒度分布,穩定下滲率,土壤組分含量(主要是砂礫和粘土比重,用于確定土壤性質的)
化學性質:幾大金屬(常見的Cu、Zn、Fe、Cd、Cr、Pb、Hg、As主要用于表征土壤受到污染程度)以及形態,有機質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氮和磷,陽離子交換量。
生物指標:我感覺你所說的指標應該就包括在這里,這種指標并不經常測定,只有研究需要才會測定,包括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半致死劑量,微生物種類(DNA、RNA也包括在內)。
十、土壤墑情的重要指標?
土壤含水量有三個重要指標。一個是土壤飽和含水量,表明該土壤最多能含多少水,此時土壤水勢為0。
第二是田間持水量,是土壤飽和含水量減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0.3巴。
第三是萎蔫系數,是植物萎蔫時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15巴。
田間持水量與萎蔫系數之間的水稱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當然,一般在田間持水量的60%時,即土壤水勢-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進行灌溉。
土壤水勢可細分為重力勢、基模勢和溶質勢。
土壤水分重力勢以土壤水面與土表面相平時為0。水面高于土表面時為正值(此時也稱為壓力勢)。水面低于土表面時為負值。
土壤基模勢指土壤中礦質顆粒表面和有機質顆粒表面對水所產生的張力。它的值永遠是負值,即總是將土壤表面的水分向土體內吸進來。
土壤水分溶質勢與土壤溶液中所含溶質數量有關,溶質越多,溶質勢越小(即越負)。點水源入滲時,水沿濕度梯度從高水勢處向低水勢處流動,逐漸形成一個干濕交界分明的橢球體形狀,稱為濕潤球,球面各處土壤水勢相等。該球面稱為入滲鋒,在水頭固定不變時,入滲鋒的前進速度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慢。
大部分植物養分都是溶于水后隨水移動運輸到植物根系被吸收的。無論根系以質流、擴散、截獲哪種方式吸收植物養分都在土壤溶液中進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