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氫離子濃度? 井水中離子濃度?
一、水中氫離子濃度?
在標準溫度(25℃)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例如:純水)為中性,這是因為水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自然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水的離子積常數)始終是1×10?1?,且兩種離子的濃度都1×10??mol/L。pH小說明H?的濃度大于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于OH?的濃度,故溶液堿性強。
二、井水中離子濃度?
低于50ppm屬于好質量的水。
ppm是水的硬度的單位,硬度就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濃度,1ppm代表水中碳酸鈣含量1毫克/升(mg/L)。 水中鈣、鎂等離子,含量低于80ppm的稱之為軟水,含量介于80ppm-160ppm之間的為中度硬水,160ppm-300ppm為硬水,300ppm以上為非常硬水。
三、鈰離子濃度怎么測?
比較準確的方法是用ICP進行鈰離子濃度檢測,也可以用XRF檢測鈰元素含量,從而推算出硝酸鈰含粒。
四、陽離子濃度怎么測?
陽離子度的檢測方法
已知重量的聚合物在陽離子染料存在的情況下,用陰離子的 PVSK 標準溶液 進行滴定,溶液顏色將由藍色。
測量方法 通過測定二硫藍活性物質的吸光度,以十四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的校準曲線上查得的濃度作為大氣中陽離子表面有機活性物質的表觀濃度。
五、怎樣測水中的氧氣濃度?
用途,解決方法應該不同,而且,所要求的精確度也不同。 比如,有種氧傳感器,可以直接測量。 還比如,可以讓白磷燃燒,耗費氧氣,然后,水就順著口向下的量筒向上??梢宰x出讀數。
化學的,物理的方法都很多的。 溶解氧儀,可以在線監測溶解氧含量。在環境工程公司或者水設備公司應該有賣或是能幫助找到廠家,給水和污水處理中基本都要測這個的。
精度高低看價格,需要精確到多少都可以。
六、氯離子的濃度怎么測?
要測氯離子的濃度總共有三種:
1、硝酸銀滴定適用范圍:適用于復合肥等。方式提要:試樣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定量的硝酸銀標準溶液,使氯離子成為氯化銀沉淀,以高鐵銨釩為指示劑,用硫氰酸銨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硝酸銀。
2、氯離子選擇性電極適用范圍:適用于復合肥、硫酸鉀等。方式提要:試樣在檸檬酸和過氯酸的混合液中,攪拌后,在pH2.5時,用氯離子選擇性電極和甘汞參比電極測量溶液的電位,從標準曲線上求得氯的含量。
3、氯化銀比濁適用范圍:適用于復合肥、硫酸鉀等。方式提要:試樣在微酸性溶液中與硝酸銀形成凝乳狀氯化銀懸浮液,進行比濁。擴展資料混凝土試樣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100盤,但不超過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2、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其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注:預拌混凝土應在預拌混凝土廠內按上述規定取樣?;炷吝\到施工現場后,尚應按本條的規定抽樣檢驗。每組三個試件應在同一盤混凝土中取樣制作。其強度代表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取三個試件強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每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2、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3、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時,該組試件的強度不應作為評定的依據。當采用非標準尺寸試件時,應將其抗壓強度折算為標準試件抗壓強度。折算系數按下列規定采用:1、對邊長為100mm的立方體試件取0.95;2、對邊長為200mm的立方體試件取1.05。
七、水中離子濃度計算公式?
某離子的濃度=某離子的物質的量÷ 溶液的體積
單位是mol/l
如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的cl-濃度是
c(cl-)=2mol/l *3=6mol/l (與體積無關的)
與化學式中該離子的個數有關
八、工業廢水中銅離子濃度?
這個很不好說,跟流程的生產工藝有關,銅離子的濃度不相同的。工業廢水也分好多,像屠宰廢水,制藥廢水根本不含銅離子,但電鍍廢水含量就很高了,要求得具體點、導電率適用在純水上,廢水上一般不用測。
2、其次,廠區具體在哪個位子?
a:沒什么特別要求的地方,你就按照國家排放標準。
b:特別地區,如太湖流域,你就要遵守太湖流域規定的標準,地方標準先于國家標準。
九、測cod怎么判斷氯離子濃度?
在測定COD時,當向水樣中加入硫酸一硫酸銀溶液時水樣出現渾白色沉淀,基本可以判斷水樣中含有一定濃度的氯離子。
十、Fe2+離子濃度怎么測?
1、看顏色,因為2價鐵離子是淺綠色的。
2、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因為二價鐵離子的還原性,所以溶液褪色證明有二價鐵離子。
3、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如果有白色沉淀,那就是氫氧化亞鐵,表明有亞鐵離子。如果只有紅褐色沉淀,說明沒有亞鐵離子,只有鐵離子。4、加鋅粉(金屬活潑性比鐵的都可以,但是不能加入鈉、鉀等活潑性極強的金屬),如果顏色消失或變色,說明有鐵離子存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