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鉛含量鎘含量各多少?
一、土壤重金屬鉛含量鎘含量各多少?
按國標15618-1995的要求。1級土壤(自然保護區)鎘含量0.20毫克每公斤以下,鉛含量35毫克每公斤。
二級土壤(農業種植),PH值6.5以下,鎘0.3以下,鉛含量250以下
PH值6.5到7.5.鎘0.6以下,鉛含量300以下,
PH值7.5及以上,鎘1.0以下,鉛含量350以下
三級土壤(農林業)鎘不檢測,鉛含量500以下
二、土壤中鎘含量超標如何處理?改變土壤不超標?
鐲是優越的熱中子吸收材料,可以考慮提煉以后賣給核燃料組件生產廠家,既改善了土壤,又賺了錢。
如何修復鎘超標的土壤?
宣哥無限叼2568LV.42017-12-16
對鎘(Cd) 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物理/化學修復技術客土、換土、去表土、深耕翻土法:
1、成本高,且不能從根本上清除重金屬,存在占用土地、滲漏和二次污染等問題。此類方法適合于小面積污染土壤的治理。
2 玻璃化技術:將重金屬污染土壤置于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待其冷卻后形成堅硬的玻璃體物質。此類物質結構穩定,很難被降解,可以實現對土壤重金屬的永久固定。玻璃化技術最早用于處理核廢料,處理土壤的話,處理完就不是土壤了。
3 電動修復:向重金屬污染土壤中通直流電,使重金屬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進行定向遷移,在電極附近富集,再進行適當的物理或化學處理。
4、 土壤淋洗:用淋洗劑去除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可用于大面積、重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尤其在砂質土中效果較好。土壤淋洗需添加昂貴的淋洗液,且淋洗液對地下水也有污染風險;另一方面,淋洗液在淋洗土壤重金屬的同時也將植物必需的 Ca 和 Mg 等營養元素淋洗出根際,造成植物營養元素的缺失。土壤淋洗后淋洗液也需要處理。
5固化/穩定化:固化是通過添加藥劑將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屬包被起來,形成相對穩定性的形態,限制土壤重金屬的釋放;穩定化是在土壤中添加穩定化藥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沉淀(共沉淀)、絡合作用來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6、 離子拮抗技術:土壤中某些重金屬離子間存在拮抗作用,當土壤中某種重金屬元素濃度過高時,可以向土壤中加入少量對作物危害較輕的拮抗性重金屬元素,進而減少該重金屬對作物的毒害作用,達到降低重金屬生物毒性的目的。向 Cd 污染土壤中加入適量的Zn,可以減少植物對 Cd 的吸收積累[1]。
二、生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
1、植物提取:利用超積累植物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并在地上部積累,收割植物地上部分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雜交狼尾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L.)Leek × P. purpureum Schumach)和熱研 11 號黑籽雀稗( 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 11)都對提取Cd有較好的作用。
2、植物固定: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土壤重金屬的過程 重金屬被根系吸收積累或者吸附在根系表面,也可通過根系分泌物在根際中被固定。串葉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inn)可用于固定 Cd。
3、 微生物修復技術:土壤中一些微生物對重金屬具有吸附、沉淀、氧化、還原等作用,因此可以通過工程菌培養、微生物投放來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活性和毒性。例如,香蒲( Typha latifolia)根際中分離出的一些菌株能鈍化固定土壤中的Cd,降低它們在土壤中的可交換態含量。
三、農業生態修復技術因地制宜地調整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向土壤中添加物質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在污染土壤中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等,從而改變土壤重金屬的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減少重金屬從土壤向作物的轉移。這是一種較為綜合、且溫和的方法。
一個案例:1、湖南農業大學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單位承擔了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整治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 的一個子課題研究,負責湘江流域重金屬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的工作。據他們說,在其中的一個施用硅鈣肥和石灰的 3.33 hm2 水稻的示范工作中, 2011-2012 年稻谷增產49.8%~51.4%;水稻糙米 Cd 含量降低 56.6%~63.8%;示范區排水 Cd 濃度降低 54.7% (數據尚未發表)。
2、在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土壤添加生物炭的示范工作中,生物炭添加顯著地降低了 Cd 在水稻、根系、莖葉、稻殼和籽粒中的含量,水稻籽粒 Cd含量降低 26%~71% 。 注:“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俗稱水專項,一個子課題一般至少幾千萬,但是幾乎不起作用,滇池幾百個億砸進去不還是老樣子嘛。再比如遼河水專項中的遼河源頭區子課題,5500萬,跟打水漂似的,不過倒是富了一幫人。國家容易被騙,也樂的被騙。
三、鎘含量標準?
不得超過0.01mg/L。
食品中鎘含量要求標準:飲用含鎘0.1~10mg/L的水,腎、肝鎘含量均增加。據悉某地居民長期bai飲用含鎘0.047mg/L的水,未發現任何癥狀。
我國各地飲水鎘的平均濃度幾乎低于0.01mg/L.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確認從食物、水、空氣中攝取鎘的總量每周不得超過0.4~0.5mg,故規定飲用水含鎘量不得超過0.01mg/L。
食品中硒含量要求標準:硒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人和動物攝入過量硒均可發生中毒。實驗表明大鼠在68天內每周攝入硒的總量為1.5mg/kg時,動物的白細胞數和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等雖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但肝中硒含量增高。
四、2021土壤鎘標準?
按國標15618-1995的要求。1級土壤(自然保護區)鎘含量0.20毫克每公斤以下,鉛含量35毫克每公斤。
二級土壤(農業種植),PH值6.5以下,鎘0.3以下,鉛含量250以下PH值6.5到7.5.鎘0.6以下,鉛含量300以下,PH值7.5及以上,鎘1.0以下,鉛含量350以下三級土壤(農林業)鎘不檢測,鉛含量500以下
五、水稻土壤鎘標準?
根據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谷物的鎘殘留小于0.2毫克每公斤。
根據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谷物的鎘殘留小于0.2毫克每公斤;過去GB2715-2005,稻谷、豆類是0.2。
稻谷重金屬鎘的安全標準是不超過0.2亳克每公斤。
精白米中隔含量≤0.2毫克/千克。
稻谷重金屬鎘的安全標準是不超過0.2毫克每公斤。
稻谷中重金屬鎘的安全標準規定值為≤0.2mg/kg。
水稻重金屬鎘的安全標準是不超過0.2毫克每公斤
六、鎘的國際標準檢測含量是多少?
食品中重金屬鎘的國際標準含量是多少?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食品規范委員會日前對食物中鉛、鎘的限定最高含量設定新的國際標準,以提高食品安全。
根據新標準,每千克精白米中鎘的含量最高不能超過0.4毫克;在除牡蠣和扇貝外的貝殼類以及魷魚、章魚等頭足類海產品中,鎘的含量不能超過每千克2毫克;在魚類中,鉛的含量最高不能超過每千克0.3毫克。
國際食品規范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食物中鉛含量過高能導致貧血、肝損傷和神經失調,鎘含量過高能損害腎臟。新標準將由各國自愿
七、鉛酸電池鎘含量?
2014年《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實施以后生產的鉛酸蓄電池產品及其含鉛零部件極板產品中鎘含量、砷含量檢測數據做統計分析,表明:鎘含量符合限量要求的鉛酸蓄電池產品及其含鉛零部件、極板產品占比約99%
八、2021水稻土壤鎘標準?
國際標準分類中,稻谷的鎘涉及到谷物、豆類及其制品、食品綜合、食品試驗和分析的一般方法、農業機械、工具和設備、農業和林業、詞匯、機械安全、食品工業廠房和設備、橡膠和塑料制品、飼料。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稻谷的鎘涉及到、、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食品加工與制品綜合、農機具、食品衛生、、、、糧食加工與制品、糧食與油脂加工機械、農副產品與飼料加工機械、合成樹脂、塑料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畜禽飼料與添加劑、農、林機械與設備綜合。
九、飼料中鎘含量標準?
1.一般魚粉中鎘的含量要高于植物性飼料,魚粉含鎘量平均高達1.2 mg/kg,而污染海域的魚粉含鎘量可高達25 mg/kg。
2.我國飼料衛生標準(GB 13078-2001)要求飼料原料魚粉中鎘的含量不能超過2 mg/kg。
十、大米鎘含量國際標準?
衛生部新修訂完成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標準對鉛、鎘、汞、砷等13種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等20余大類食品的限量作出規定,刪除了硒、鋁、氟等3項指標,共設定160余個限量指標。大米中的鎘限量,國際標準是0.4毫克/千克,我國標準是0.2毫克/千克,比國際標準嚴格。這是根據我國居民膳食中大米鎘的風險評估結果來制定的。通俗來講,就是因為中國人食用的大米比外國人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