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苗玻璃苗怎么處理? 墨抗蝦苗跟高抗蝦苗的區(qū)別?
一、蝦苗玻璃苗怎么處理?
1 應該把蝦玻璃苗放置在水族箱內,并避免外力的猛烈碰撞
2 蝦玻璃苗是一種比較脆弱的生物,在運輸或者放置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損傷,因此需要特別小心的處理
3 正常情況下,蝦玻璃苗只需要放置在水族箱內,讓其自然生長即可。
如果需要加速成長或者美化水族箱,可以適當提高水溫或者加入一些水草等。
另外,不要與其他較大的淡水生物放在一起,以免造成傷害或被捕食。
二、墨抗蝦苗跟高抗蝦苗的區(qū)別?
區(qū)別:墨抗是墨西哥西北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出一種抗病力特別強,產量又特別高的"超級蝦"新品種,這種蝦的蝦體外殼呈淡藍色.經試養(yǎng)表明,"超級蝦"能有效地抵抗目前的各種可能感染蝦體的病毒,在相同飼養(yǎng)周期和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與目前的蝦種對照,產量高38%~45。
高抗苗,其實就是一種叫法,只有為數不多的選育公司會基因培育出對病毒免疫的品種,并非攜帶病毒的品種。都是在SPF條件下的才行。
三、養(yǎng)蝦苗幼體苗怎么看苗?
一是帶水看魚,即把小魚苗放入白色盛水的瓷盤中,讓其自由游動,從背面仔細觀察魚苗的體形、顏色和游泳姿勢等特點。
二是干水看,即把瓷盤中的水慢慢倒干,讓魚苗留于盤中,并從側面仔細觀察魚苗的體形、顏色等特征。
四、頂峰蝦苗介紹?
頂峰蝦是蝦的一個品種。蝦苗是指蝦子的幼苗。
五、蝦苗投放標準?
蝦苗放養(yǎng)密度關系到對蝦養(yǎng)殖成活率、生長速度、養(yǎng)殖產量和效益。
放養(yǎng)密度應根據蝦池的水深、換水條件、增氧設施、水源、水質、養(yǎng)殖方式、種苗大小、飼料供應、養(yǎng)殖規(guī)格、養(yǎng)殖季節(jié)及管理經驗等情況綜合考慮。
如蝦池條件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配套有提水設備和具有效的中央排污系統(tǒng)、每畝養(yǎng)殖水面配置一臺增氧機,則放養(yǎng)密度通常為6萬~10萬尾/畝。
養(yǎng)殖產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養(yǎng)殖成活率和提高對蝦的上市規(guī)格,而不能單純依賴于加大放養(yǎng)密度。
無增氧設施時,應根據水深和換水率來考慮放苗數量。目前一次性投放蝦苗、分批捕撈上市的養(yǎng)殖模式已被廣泛采用
六、蝦苗怎么養(yǎng)?
1、蝦苗放養(yǎng)時間:畝放蝦苗5~10萬尾,規(guī)格1.5厘米以上,時間宜在6~7月。畝放蝦種20~25公斤,規(guī)格1000~1600尾/公斤,時間宜在10~12月。然放養(yǎng)的時間越早越好,5月初進的龍蝦苗均是上年9月左右繁殖,越冬前后孵化出來的龍蝦苗,此批龍蝦苗均能在今年9月份左右成熟繁殖,6月10日以后進的龍蝦苗大部分要在下年5月份左右成熟繁殖。因此,要獲得較好的養(yǎng)殖效益,必須做到早進苗,進早苗,對提供養(yǎng)殖效益有幫助。
2、放養(yǎng)注意事項:蝦苗種放養(yǎng)宜在陰天或陰雨天進行,如遇晴天應在一早一晚進行,以免陽光直射,影響放養(yǎng)成活率。蝦苗種要求一次性放足。
3、搭養(yǎng)花白鰱魚種:每畝蝦塘搭養(yǎng)花白鰱魚種80~100尾,規(guī)格30尾左右/公斤,也可搭養(yǎng)花白鰱夏花魚種,每畝200尾。花白鰱魚種放養(yǎng)須在蝦苗種放養(yǎng)10~15天后,以保證青蝦對餌料生物的需求。搭養(yǎng)花白鰱一是可調節(jié)水質,二是可充分利用水體,增收魚。
4、防病:體質強抗病能力才強,因此在防病過程中增強小龍蝦的體質也是關鍵,小龍蝦屬于甲殼類動物以及蛻殼頻繁,池塘及時補充鈣質有利于小龍蝦體質的恢復以及增強。
七、怎么繁殖蝦苗?
小龍蝦交配與產卵的適宜水溫為12-33℃,雖然3-5月份的水溫已達到產卵要求,但5月份之前的親蝦性腺尚未發(fā)育成熟,此期小龍蝦只交配不產卵,蝦卵需經4-6個月的發(fā)育后才能進入Ⅳ期末,因此上半年放養(yǎng)的親蝦在下半年才能繁育蝦苗。在自然條件下,小龍蝦的產卵和孵苗高峰期大多在9-11月,蝦卵經9-15天的孵化,即可孵出蝦苗。在華東地區(qū)80%以上的蝦苗在10-12月份孵出,因此只要在8-10月份投放親蝦,就可以通過自然繁殖培育出供養(yǎng)殖所用的蝦苗。解剖小龍蝦親蝦可知,3月份有部分雌蝦的卵巢已發(fā)育至Ⅱ-Ⅲ期,通過投喂優(yōu)質飼料和提升越冬水溫,能加快雌蝦的性腺發(fā)育速度,并實現提前產卵和孵苗。因此將親蝦的溫室越冬技術與池塘養(yǎng)殖及稻田養(yǎng)殖相結合,可形成新的養(yǎng)殖模式,有利于小龍蝦養(yǎng)殖產量和效益的提高。
小龍蝦與魚混養(yǎng)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yǎng)殖模式,這是因為魚蝦混養(yǎng)可以互利共存,魚吃剩的殘餌和排泄物均可被小龍蝦利用,減少飼料浪費,不僅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可以減少對水體的污染。因此利用小龍蝦的攝食特性開展魚蝦混養(yǎng),可以達到互利共生的目的,同時也有利于養(yǎng)殖效益的提高。
幼蝦之間的自相殘殺率遠高于成蝦對幼蝦的殘殺,尤其是大規(guī)格蝦苗對幼蝦的殘食率高達60%以上。因此大規(guī)格蝦苗及幼蝦間的自相殘殺行為是影響蝦苗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生產中應重視人工隱蔽物的設置,如投放水草、石棉瓦、塑料管和竹筒等供蝦苗和成蝦棲息與隱蔽,可起到降低自相殘殺率和提高養(yǎng)殖產量的作用。
八、蝦苗怎么孵化?
蝦苗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孵化蝦苗需要以下步驟:
a. 準備好蝌蚪蝦的卵和種苗池 b. 將飼料和發(fā)酵小苞米加入種苗池中,提供充足的氧氣和水流 c. 將蝌蚪蝦卵輕輕撒在種苗池表面,注意均勻分布 d. 控制溫度和光照,保持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 e. 等待蝦苗孵化,大約需要7-天的時間在孵化蝦苗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日常的管理和維護,例如清理水質、添加飼料、調整水溫等,以確保蝦苗能夠健康成長
九、蝦苗孵化技術?
產卵與孵化 青蝦產卵和孵化可在網箱(培育箱)內進行,蝦苗也在同一網箱中培養(yǎng)。網箱材料可選用聚乙烯網布,網目瞇196目/厘米2,縫合成網箱,在箱底與箱上口內各鑲裝一根規(guī)格為3X15的聚乙烯杠繩。箱成長方形,規(guī)格10米X6.67米X1.7米。安裝成敞口浮動式,使網箱有0.3米露出水面作防逃網。箱內放2~3平方米水草,并放入孵化用木架小網箱1~2只,孵化箱規(guī)格為1.7米X1米X0.5米,網目為12目/厘米2。孵化箱四角分別系掛磚頭一塊,使箱露出水面約5厘米。3月初對越冬親蝦開始投餌。投餌隨水溫的逐漸升高而增多。4月初,日投餌量可增加到占親蝦重量的4%~5%。讓青蝦在越冬池(箱)中育肥、交配、產卵。用于網箱繁殖的抱卵雌蝦,要求卵子開始出現復眼。每只網箱放卵抱雌蝦700~1000只,在孵化箱中經理6~7天的孵化,幼體即能破膜而脫離親體。此時,可將孵化箱連同孵化后的雌蝦拿出培育箱。產卵和孵化也可在產卵池中進行。產卵池面積宜1~3畝,水深1米左右,要求池坡無雜草,通風條件好,池底平坦,排水方便,并預先做好蝦池清整的藥物消毒工作。
網箱蝦仁苗培育 投餌應從幼體由孵化箱放進培育箱那天開始,每天用黃豆0.5~1公斤。水浸后磨成漿汁,去除豆渣,上、下午各投喂1次,潑于培育箱中。當幼蝦長到2厘米左右時,在潑豆?jié){的同時要增投少量細麥粉或糠麩,箱內水質要肥爽,透明度可控制在25~35厘米,經25天的培育,幼蝦可達放養(yǎng)規(guī)格。
水泥池、土池蝦苗培育 水泥池培育蝦苗,是利用室內羅非魚越冬水泥池作為青蝦的孵化池,水源以新鮮沒有污染的河水為好,池水深80~100厘米,水溫在20℃以上。將上年保留的親蝦(已抱卵的蝦)集中放入孵化池中的網箱(100厘米×50厘米×50厘米)內,放養(yǎng)密度為300~400尾/箱。每日按時投喂少量豆餅,并加水、排污各1次,在水溫20~26℃時,經6~7天后便能孵 出蝦苗。 土池培育蝦苗,是在室外土地池內進行的。在白天上午光線較好時,用80目網箱將幼體撈出,移至室外土池。放養(yǎng)密度為40萬~60萬尾/畝。如幼體下池后天然餌料不足,除抓緊培養(yǎng)好水質外,每天還必須投喂部分細豆?jié){。經1個多月培養(yǎng),體長達1.5~2厘米時,即可起捕分塘,進行成蝦養(yǎng)殖。
十、蝦苗養(yǎng)殖方法?
蝦苗的養(yǎng)殖是比較簡單,先把池塘整好后,水不要過深,四周要做好防護防逃,池內要做好進出水的設施,另外在池內要種適當的水草,也需要充足的光照,長期要保持池水的質量,這樣就可以有理想的收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